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jié)的曰記怎么寫篇1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甭牭竭@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jié)。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看到婆婆在廚房里包粽子,我便走過去,也想學包粽子。婆婆先教我卷粽葉,只見婆婆拿起一大一小兩張粽葉,把它們疊在一起,捏住兩端一卷,便成了一個漏斗形。我也學著婆婆的樣子,輕松卷成了漏斗形,接著我又在“漏斗”里放入了一大勺的糯米,再放上一塊香噴噴的肉,接著又用糯米蓋上。只剩最后一步了——扎繩。我一只手緊握住粽子,另一只手去拿線,突然,“漏斗”底下開了個小孔,兩三粒米漏了出來。我急忙扔下線,兩只手用力握住了小孔向上折了一下,封住了小口,這才阻止了急急忙忙要“離家出走”的米。我又拿起線,在粽子上繞了好幾圈,在確認繞得很緊了后打了個結。婆婆見了,開心地說:“你已經(jīng)學會啦,以后家里包棕子的活就交給你啦!”我愉快地要受了這個任務。今天,我和婆婆一起包了整整一鍋粽子。
粽子煮好了,剝開粽葉將粽子放在盤中,好似一個白娃娃。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我心里充滿了甜蜜。
包粽子與學習一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既不能馬虎大意,也不能急于求成,否則就可能會前功盡棄。
端午節(jié)的曰記怎么寫篇2
在我的老家廣東開平,粽子早已不是端午節(jié)獨有的了。這里逢年過節(jié),老人家們都得包粽子。
臘月二十七早上,奶奶早早在堂屋里支起一張小桌子,上面擺放著一盆浸泡好的綠豆,一大碗炒香的花生米,一大盆拌過五香粉的臘肉,還有泡發(fā)好的香菇和蝦仁。這些餡料準備好后主角就登場了,一捆洗得閃閃發(fā)亮的青色粽葉浸泡在盆里,白白胖胖的糯米靜靜地躺在盆里,每一粒都圓溜溜,精神飽滿地等待著。
我聞著粽葉的香味,倚在一旁等著。奶奶取來一片很大的葉子,攤開,然后擺粽葉、放上糯米,再依次放上綠豆、花生仁、香菇、臘肉和蝦仁,最后在面上蓋上一勺糯米。奶奶那長滿老繭的手左右晃動,一下子,一個六個角的粽子就包好了。
終于開始煮粽子了。紅通通的火焰在跳著舞,大鍋蓋上的蒸汽飄著粽香,我早已饞得口水直流?!翱靽L嘗熟透了沒有?”奶奶終于發(fā)話,候著一旁的我終于大飽口福。奶奶的村里有些年紀大的孤獨老人,奶奶就會把剛煮熟的粽子送幾個過去。隔壁鄰居見到也只問“包了粽子了?”或著問“還有粽葉嗎?”
奶奶每次都要包一大籮筐,粽子就成了節(jié)日里必不可少的早餐代名詞。美味的粽子已經(jīng)和春節(jié)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啦。
端午節(jié)的曰記怎么寫篇3
從前,有個人叫屈原,他因為自己的國家被入侵了,心如刀割,所以跳進了江中。人們?yōu)榱唆~和蝦們不吃屈原的尸體,就往江中扔一些飯團、蛋黃、豆子等其它食物。等魚和蝦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的尸體了。
現(xiàn)在,我們在端午節(jié)有很多習俗,比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葉、做香包……
端午節(jié)的時候,小姑奶奶包粽子,看著她嫻熟的動作,弄得我眼花繚亂,我驚羨不已。我不甘心,于是決定自己也包一個大粽子。我學著小姑奶奶的樣子把葦葉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后一折,再一擰,也成了一個漏斗??墒锹┒废旅嬗幸粋€洞,往里裝米時,“嘩”米全從下面的洞里漏了出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了桌子上??墒俏覜]灰心,決定再好好包一個粽子。這回我把粽葉卷成漏斗狀之后,檢查底下沒有洞,才往里面倒上米,再把三四個棗填在米里,撒上一層米,把蓋蓋上,三纏兩繞,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小姑奶奶說我可以把粽子包的更好,于是我更認真更細心地包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粽子。小姑奶奶和其他人都夸我包的越來越好,這就使我有點不好意思了。
包完粽子我們就蒸粽子。蒸粽子的時候,粽子的清香緩緩地從鍋中溢出來。我貪婪地嗅著這一絲絲、一縷縷粽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等粽子蒸熟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打開繩子,再剝開綠色的粽葉,一股粽香撲鼻而來,露出乳自色的糯米。沾點白糖,輕咬一口,嗯,這粽子的味道太好了!我讓別人也嘗了這粽子,都說這粽子好吃。
吃著香甜的粽子,我感受到了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廢,要把它做完、做好,這樣才能有收獲。
端午節(jié)的曰記怎么寫篇4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端午已至,榴花正盛,粽葉盈香。每到端午,我們一家都會包粽子,掛艾草,今年也不例外。
我們一早就來到了鄉(xiāng)下奶奶家。來過端午節(jié)。按照習俗。我們端午節(jié)要先在門口放上艾草,用來辟邪。然后就準備包粽子。
只見奶奶嫻熟地把煮好的粽葉卷成一個漏斗形狀,然后,用調(diào)羹放一點糯米,糯米上放一顆甜棗,最后再放一點糯米,這樣粽子就可以包起來了,最后奶奶用白線把它們捆起來,一個精致小巧的粽子就完成了。看著奶奶包粽子挺簡單的,我就心里癢癢的,也想學著包粽子。
我拿了兩張大小差不多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把它圍成一個漏斗形狀。然后再用勺子把米裝進粽葉里面??晌覄偘衙籽b進去,糯米就從粽葉的底部漏了下來??粗棠贪芎唵蔚臉幼?。可我學起來卻這么的吃力。就這樣,我一遍又一遍地失敗了。奶奶見狀跟我說,那你用一張粽葉包,這樣的話你會好包一點。好吧,聽奶奶的話,我拿著一張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又開始包了起來。可是,當我把米放進去的時候。底部又開始漏米了。我頓時感到很疑惑,為什么看著奶奶包很簡單,為什么輪到我包就這么難呢?實在沒辦法了,然后奶奶跟我講。你就把粽葉底部折過去一點,這樣就不會露了。
我照著奶奶的方法去做。的確,這樣一點米也沒有漏出來。然后我按照奶奶教我的方法,把粽子包了起來??婶兆泳褪遣宦犖沂箚尽C琢>尤粡倪吷下┝顺鰜?。奶奶說我粽子抓的太緊了,所以才會這樣子的。最后在我和奶奶的共同努力下,我的粽子終于包好了。
全部包完之后,奶奶往鍋里加點水,然后把粽子放進去。大概半個小時粽子熟了。奶奶一掀開鍋蓋,哇!一股粽葉和糯米的清甜香氣撲鼻而來。我一眼就從里面找出了那只我包的最小的粽子。嘗了一下,甜而不膩,好吃極了。
這天,粽葉的清香浸潤了燥熱的炎夏,連晚風都變得清涼,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品嘗佳肴,閑聊家常,靜謐而美好……
端午節(jié)的曰記怎么寫篇5
每年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可熱鬧了!插艾葉、包粽子、做香囊……我家也不例外,今天一早,房間里就彌漫著一股濃濃的粽香味,奶奶早已準備好包粽子了。
只見綠油油的蘆葉、雪白的米粒、讓人垂涎欲滴的紅燒肉、還有一些豆沙和紅棗靜靜地躺在盤子里。我看著奶奶的動作,眼花繚亂,幾秒就做完了,我吵著讓奶奶教我。
粽子很美味,今天我一定要嘗試做一個。我先用蘆葉折一個小角,角要正正好好,折大了,米粒會從小角的縫隙里漏出來,折小了,米就放不下。我算好角度,折了過去,手指按在手里,接著我把一半的米粒倒進去,第一步就好了。
接著,我把一塊沾滿汁的紅燒肉放了進去,我又用另一只手把剩下的米粒倒了進去,第二步又好了。
最后就是把蘆葉蓋上去,用繩子系好,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有點難,系繩的時候,我不知道先從哪邊系,手忙腳亂,就求助奶奶,奶奶幫我托住,我小心翼翼地從這邊繞到那邊,在打上一個蝴蝶結,一個可愛的粽子完成了。
我越包越熟練,不一會兒,我和奶奶把各種餡兒都做完了。接下來,就是煮粽子了,奶奶把粽子放在水里,“咕嘟咕嘟”,粽子的香味全散發(fā)出來了,看著香味彌漫了整個房間,我饞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一煮熟,我就讓奶奶幫我拿一個,我剝開墨綠色的蘆葉,只見雪白如玉的米飯和色澤鮮亮的紅燒肉誘人極了,我大口的咬了上去,粽葉的清香,混著米粒的甜味,和紅燒肉的咸香,那味道無與倫比。
我們一家人吃著我和奶奶包的粽子,開心極了!
端午節(jié)的曰記怎么寫篇6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每當粽子的清香在家家戶戶彌漫之時,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就快要到了。
傳說在中秋時期,屈原抱石跳江自 殺了。百姓們知道后連忙劃船去撈他的尸體,但是一直沒有撈到。百姓們?yōu)榱瞬蛔屒霍~兒吃掉,便把粽子投入江中。這就是端午節(jié)和粽子的來歷。
在我的記憶里,每年的端午節(jié)都能吃到外婆做的香甜多樣的粽子,總讓我回味無窮。我心想:“如果能嘗到自己包的粽子那該多好呀。”我把這個想法說給媽媽聽,媽媽說:“好!今年就讓你們親手體驗一下包粽子的樂趣?!蔽衣犃艘槐娜吒?。
在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我們準備好了一切材料,先泡好糯米,然后把五花肉切好調(diào)味腌制,最后洗干凈粽葉。端午節(jié)當天,我迫不及待地把糯米、五花肉、綠豆、咸蛋黃和粽葉放在桌子上,準備開始做粽子了。這是我第一次做粽子,心里雖然很期待,但也有點擔憂,不知道怎么下手??粗鴭寢屖炀毜陌?,我一邊看一邊學。首先選擇兩張粽葉把它做成一個“漏斗”形狀,填入一點糯米放到"漏斗中"打底。然后加入綠豆、五花肉和咸蛋黃,再填入少許的綠豆和糯米。把粽葉的頭部疊過去蓋住米,兩邊按形狀往側邊壓下去,壓實,把頭部多出來的部分粽葉往右翻折,做成一個三角形,用繩子綁緊,最后把粽子放進鍋里加入水細火慢燉二個小時就能出鍋了。
端午節(jié)真有趣啊!不但讓我體驗了包粽子的樂趣,而且了解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我喜歡過端午節(jié),喜歡吃美味的粽子。
端午節(jié)的曰記怎么寫篇1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甭牭竭@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jié)。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看到婆婆在廚房里包粽子,我便走過去,也想學包粽子。婆婆先教我卷粽葉,只見婆婆拿起一大一小兩張粽葉,把它們疊在一起,捏住兩端一卷,便成了一個漏斗形。我也學著婆婆的樣子,輕松卷成了漏斗形,接著我又在“漏斗”里放入了一大勺的糯米,再放上一塊香噴噴的肉,接著又用糯米蓋上。只剩最后一步了——扎繩。我一只手緊握住粽子,另一只手去拿線,突然,“漏斗”底下開了個小孔,兩三粒米漏了出來。我急忙扔下線,兩只手用力握住了小孔向上折了一下,封住了小口,這才阻止了急急忙忙要“離家出走”的米。我又拿起線,在粽子上繞了好幾圈,在確認繞得很緊了后打了個結。婆婆見了,開心地說:“你已經(jīng)學會啦,以后家里包棕子的活就交給你啦!”我愉快地要受了這個任務。今天,我和婆婆一起包了整整一鍋粽子。
粽子煮好了,剝開粽葉將粽子放在盤中,好似一個白娃娃。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我心里充滿了甜蜜。
包粽子與學習一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既不能馬虎大意,也不能急于求成,否則就可能會前功盡棄。
端午節(jié)的曰記怎么寫篇2
在我的老家廣東開平,粽子早已不是端午節(jié)獨有的了。這里逢年過節(jié),老人家們都得包粽子。
臘月二十七早上,奶奶早早在堂屋里支起一張小桌子,上面擺放著一盆浸泡好的綠豆,一大碗炒香的花生米,一大盆拌過五香粉的臘肉,還有泡發(fā)好的香菇和蝦仁。這些餡料準備好后主角就登場了,一捆洗得閃閃發(fā)亮的青色粽葉浸泡在盆里,白白胖胖的糯米靜靜地躺在盆里,每一粒都圓溜溜,精神飽滿地等待著。
我聞著粽葉的香味,倚在一旁等著。奶奶取來一片很大的葉子,攤開,然后擺粽葉、放上糯米,再依次放上綠豆、花生仁、香菇、臘肉和蝦仁,最后在面上蓋上一勺糯米。奶奶那長滿老繭的手左右晃動,一下子,一個六個角的粽子就包好了。
終于開始煮粽子了。紅通通的火焰在跳著舞,大鍋蓋上的蒸汽飄著粽香,我早已饞得口水直流?!翱靽L嘗熟透了沒有?”奶奶終于發(fā)話,候著一旁的我終于大飽口福。奶奶的村里有些年紀大的孤獨老人,奶奶就會把剛煮熟的粽子送幾個過去。隔壁鄰居見到也只問“包了粽子了?”或著問“還有粽葉嗎?”
奶奶每次都要包一大籮筐,粽子就成了節(jié)日里必不可少的早餐代名詞。美味的粽子已經(jīng)和春節(jié)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啦。
端午節(jié)的曰記怎么寫篇3
從前,有個人叫屈原,他因為自己的國家被入侵了,心如刀割,所以跳進了江中。人們?yōu)榱唆~和蝦們不吃屈原的尸體,就往江中扔一些飯團、蛋黃、豆子等其它食物。等魚和蝦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的尸體了。
現(xiàn)在,我們在端午節(jié)有很多習俗,比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葉、做香包……
端午節(jié)的時候,小姑奶奶包粽子,看著她嫻熟的動作,弄得我眼花繚亂,我驚羨不已。我不甘心,于是決定自己也包一個大粽子。我學著小姑奶奶的樣子把葦葉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后一折,再一擰,也成了一個漏斗??墒锹┒废旅嬗幸粋€洞,往里裝米時,“嘩”米全從下面的洞里漏了出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了桌子上??墒俏覜]灰心,決定再好好包一個粽子。這回我把粽葉卷成漏斗狀之后,檢查底下沒有洞,才往里面倒上米,再把三四個棗填在米里,撒上一層米,把蓋蓋上,三纏兩繞,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小姑奶奶說我可以把粽子包的更好,于是我更認真更細心地包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粽子。小姑奶奶和其他人都夸我包的越來越好,這就使我有點不好意思了。
包完粽子我們就蒸粽子。蒸粽子的時候,粽子的清香緩緩地從鍋中溢出來。我貪婪地嗅著這一絲絲、一縷縷粽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等粽子蒸熟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打開繩子,再剝開綠色的粽葉,一股粽香撲鼻而來,露出乳自色的糯米。沾點白糖,輕咬一口,嗯,這粽子的味道太好了!我讓別人也嘗了這粽子,都說這粽子好吃。
吃著香甜的粽子,我感受到了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廢,要把它做完、做好,這樣才能有收獲。
端午節(jié)的曰記怎么寫篇4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端午已至,榴花正盛,粽葉盈香。每到端午,我們一家都會包粽子,掛艾草,今年也不例外。
我們一早就來到了鄉(xiāng)下奶奶家。來過端午節(jié)。按照習俗。我們端午節(jié)要先在門口放上艾草,用來辟邪。然后就準備包粽子。
只見奶奶嫻熟地把煮好的粽葉卷成一個漏斗形狀,然后,用調(diào)羹放一點糯米,糯米上放一顆甜棗,最后再放一點糯米,這樣粽子就可以包起來了,最后奶奶用白線把它們捆起來,一個精致小巧的粽子就完成了。看著奶奶包粽子挺簡單的,我就心里癢癢的,也想學著包粽子。
我拿了兩張大小差不多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把它圍成一個漏斗形狀。然后再用勺子把米裝進粽葉里面??晌覄偘衙籽b進去,糯米就從粽葉的底部漏了下來??粗棠贪芎唵蔚臉幼?。可我學起來卻這么的吃力。就這樣,我一遍又一遍地失敗了。奶奶見狀跟我說,那你用一張粽葉包,這樣的話你會好包一點。好吧,聽奶奶的話,我拿著一張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又開始包了起來。可是,當我把米放進去的時候。底部又開始漏米了。我頓時感到很疑惑,為什么看著奶奶包很簡單,為什么輪到我包就這么難呢?實在沒辦法了,然后奶奶跟我講。你就把粽葉底部折過去一點,這樣就不會露了。
我照著奶奶的方法去做。的確,這樣一點米也沒有漏出來。然后我按照奶奶教我的方法,把粽子包了起來??婶兆泳褪遣宦犖沂箚尽C琢>尤粡倪吷下┝顺鰜?。奶奶說我粽子抓的太緊了,所以才會這樣子的。最后在我和奶奶的共同努力下,我的粽子終于包好了。
全部包完之后,奶奶往鍋里加點水,然后把粽子放進去。大概半個小時粽子熟了。奶奶一掀開鍋蓋,哇!一股粽葉和糯米的清甜香氣撲鼻而來。我一眼就從里面找出了那只我包的最小的粽子。嘗了一下,甜而不膩,好吃極了。
這天,粽葉的清香浸潤了燥熱的炎夏,連晚風都變得清涼,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品嘗佳肴,閑聊家常,靜謐而美好……
端午節(jié)的曰記怎么寫篇5
每年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可熱鬧了!插艾葉、包粽子、做香囊……我家也不例外,今天一早,房間里就彌漫著一股濃濃的粽香味,奶奶早已準備好包粽子了。
只見綠油油的蘆葉、雪白的米粒、讓人垂涎欲滴的紅燒肉、還有一些豆沙和紅棗靜靜地躺在盤子里。我看著奶奶的動作,眼花繚亂,幾秒就做完了,我吵著讓奶奶教我。
粽子很美味,今天我一定要嘗試做一個。我先用蘆葉折一個小角,角要正正好好,折大了,米粒會從小角的縫隙里漏出來,折小了,米就放不下。我算好角度,折了過去,手指按在手里,接著我把一半的米粒倒進去,第一步就好了。
接著,我把一塊沾滿汁的紅燒肉放了進去,我又用另一只手把剩下的米粒倒了進去,第二步又好了。
最后就是把蘆葉蓋上去,用繩子系好,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有點難,系繩的時候,我不知道先從哪邊系,手忙腳亂,就求助奶奶,奶奶幫我托住,我小心翼翼地從這邊繞到那邊,在打上一個蝴蝶結,一個可愛的粽子完成了。
我越包越熟練,不一會兒,我和奶奶把各種餡兒都做完了。接下來,就是煮粽子了,奶奶把粽子放在水里,“咕嘟咕嘟”,粽子的香味全散發(fā)出來了,看著香味彌漫了整個房間,我饞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一煮熟,我就讓奶奶幫我拿一個,我剝開墨綠色的蘆葉,只見雪白如玉的米飯和色澤鮮亮的紅燒肉誘人極了,我大口的咬了上去,粽葉的清香,混著米粒的甜味,和紅燒肉的咸香,那味道無與倫比。
我們一家人吃著我和奶奶包的粽子,開心極了!
端午節(jié)的曰記怎么寫篇6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每當粽子的清香在家家戶戶彌漫之時,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就快要到了。
傳說在中秋時期,屈原抱石跳江自 殺了。百姓們知道后連忙劃船去撈他的尸體,但是一直沒有撈到。百姓們?yōu)榱瞬蛔屒霍~兒吃掉,便把粽子投入江中。這就是端午節(jié)和粽子的來歷。
在我的記憶里,每年的端午節(jié)都能吃到外婆做的香甜多樣的粽子,總讓我回味無窮。我心想:“如果能嘗到自己包的粽子那該多好呀。”我把這個想法說給媽媽聽,媽媽說:“好!今年就讓你們親手體驗一下包粽子的樂趣?!蔽衣犃艘槐娜吒?。
在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我們準備好了一切材料,先泡好糯米,然后把五花肉切好調(diào)味腌制,最后洗干凈粽葉。端午節(jié)當天,我迫不及待地把糯米、五花肉、綠豆、咸蛋黃和粽葉放在桌子上,準備開始做粽子了。這是我第一次做粽子,心里雖然很期待,但也有點擔憂,不知道怎么下手??粗鴭寢屖炀毜陌?,我一邊看一邊學。首先選擇兩張粽葉把它做成一個“漏斗”形狀,填入一點糯米放到"漏斗中"打底。然后加入綠豆、五花肉和咸蛋黃,再填入少許的綠豆和糯米。把粽葉的頭部疊過去蓋住米,兩邊按形狀往側邊壓下去,壓實,把頭部多出來的部分粽葉往右翻折,做成一個三角形,用繩子綁緊,最后把粽子放進鍋里加入水細火慢燉二個小時就能出鍋了。
端午節(jié)真有趣啊!不但讓我體驗了包粽子的樂趣,而且了解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我喜歡過端午節(jié),喜歡吃美味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