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乱码视频,日韩 欧美 国产 动漫 一区,97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国产,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1. <legend id="ppnor"></legend>

      2. 
        
        <sup id="ppnor"><input id="ppnor"></input></sup>
        <s id="ppnor"></s>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專業(yè)18篇)

        字號:

            編寫教案需要綜合考慮教材、教育要求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編寫教案前需要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準備,確保教學的有效性。教案范文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制定教學計劃,提高教學效果。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一
            跳繩是小學生十分喜歡的一種體育活動。它是一種以下肢運動為主,結合上肢協(xié)調(diào)配合的一種身體活動,它可以通過控制動作的繁簡和速度的快慢而很容易地達到調(diào)節(jié)運動量的目的,適合不同的年齡和性別。由于設備簡單,不需要很大的場地容易開展,是小學體育教材中較好的內(nèi)容。通過跳繩活動能夠促進學生上下肢肌肉、關節(jié)、韌帶和內(nèi)臟機能的發(fā)展,對于發(fā)展彈跳力、靈敏、協(xié)調(diào)性等具有顯著作用。同時還可促進少兒智力、身高的增長,增強少兒心肺功能和胃腸功能。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二
            1、學習花樣跳繩,掌握基本的動作要領并能連貫協(xié)調(diào)地跳繩。
            2、發(fā)展幼兒上下肢的力量,彈跳力和身體的靈活性、協(xié)調(diào)性。
            3、培養(yǎng)幼兒對花樣跳繩的興趣。
            活動準備:幼兒每人一根小跳繩,大繩四根,音樂磁帶。
            1、引導幼兒聽音樂做活動前準備工作。
            2、請幼兒自由練習雙腳跳繩,鼓勵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花樣跳繩;
            3、教師示范講解花樣跳繩的'種類:
            (1)雙腳交替跳:即雙腳交替落地跳繩。教師示范講解;幼兒自由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2)絞花跳:兩臂在胸前交叉論繩跳;教師示范;
            幼兒練習,教師對個別幼兒進行幫助指導。
            (3)帶人跳:一幼兒論跳繩帶另一幼兒同時跳,教師示范并請幼兒自由練習。
            (4)跳大繩:兩幼兒在兩端論繩,一幼兒或若干幼兒在中間跳,教師示范并請幼兒操作練習。
            4、幼兒自由組合,展示花樣跳繩成果。
            5、教師進行評析,并鼓勵幼兒大膽表現(xiàn)自己。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更多的花樣跳繩。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三
            1、能根據(jù)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2、會正確計算8和9的加減法。
            逐步養(yǎng)成觀察、思考、動手操作的良好習慣。
            重點:會正確計算8和9的加減法。
            難點:逐步養(yǎng)成觀察、思考的學習習慣。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跳繩嗎?知道跳繩有什么好處嗎?老師也喜歡跳繩,跳繩是一項鍛煉身體的運動,也是小朋友們課間活動的娛樂方式之一。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粡埜K照片。(課件出示)。
            師:大家看他們跳得多開心哪!仔細觀察這幅圖,你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計算8的加減法。
            師:大家觀察得真仔細,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的數(shù)學信息?,F(xiàn)在老師提出一個問題:一共有多少人?你會列式計算嗎?自己試一試。
            學生嘗試自己解答。
            師:我看許多同學都寫好了。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師:剛才同學們說出圖中的'不少信息,你還能提出其他數(shù)學問題嗎?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桌討論一下。
            2、分一分,填一填。
            學生動手操作,擺花片,填寫表格;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說一說。
            師:誰能說說3+5還可以表示什么?
            4、鞏固練習。
            教材第39頁試一試。
            根據(jù)學生情況適當教學9的加減法。
            板書設計:
            跳繩(8、9的加減法)。
            8012345678。
            876543210。
            90123456789。
            9876543210。
            教學反思:
            本節(jié)數(shù)學課,用跳繩比賽這一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引出學習內(nèi)容,提出數(shù)學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道理。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讓學生說一說、畫一畫、試一試等教學環(huán)節(jié),給學生充分的學習自主權,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索新知,勇敢地試,從而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新知的意識以及學習的能力。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四
            學生能夠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通過自主、合作、探究方式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了多種跳繩方法:單腳跳、雙腳跳、正跳、反跳等十幾種方法,了解了跳繩的基本動作要領與鍛煉身體各部位的關系:培養(yǎng)了學生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目的。使學生獲得了成功感與自信心。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五
            第四十課時1、跳短繩;2、做、跳“荷花”;3、播種和收割。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了解繩子的廣泛作用;
            3、情感目標:通過與游戲結合使學生更加注重配合,班級凝聚力加強,培養(yǎng)靈敏,機智,勇敢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愛國愛民的優(yōu)良品質(zhì)。
            教學重點:學習并初步掌握跳繩的基本技術,技能,方法;
            教學難點:學生甩繩動作和腳跳的節(jié)奏相呼應。
            教學準備:無。
            課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情節(jié)導入部分。
            (1)課堂常規(guī):師生問好,宣布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檢查學生服裝情況,步入課堂。
            組織方法:成四列橫隊集合(如圖)。
            要求:快、靜、齊,精、神、氣。
            情景導入,導入語:小朋友們,平時我們用繩子都是跳的,對不對?今天老師偏偏不讓小朋友把繩子都用來跳,繩子的作用可廣泛了,看誰想的法子最多最新穎,大家開動腦經(jīng),看誰最棒。
            (2)繩操:
            1、擴胸運動2、體側(cè)運動3、體轉(zhuǎn)運動4、腹背運動。
            5、踢腿運動6、跳躍運動7、全身運動8、整理運動。
            教學方法:教師一節(jié)一節(jié)進行分解示范,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思路進行模仿練習。
            二、基本部分。
            1、跳短繩;2、做、跳“荷花”;3、播種和收割。
            三、結束部分。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六
            生:好?。w回答)。
            師:在創(chuàng)編之前,老師提供幾個信息。
            1、幾個人合作的跳法。2、搖的高度和數(shù)量變化的跳法。3、多繩多人跳法。
            師:大家能不能編出來?
            生:能?。w回答)。
            (一)、創(chuàng)編短繩的跳法。
            重點:自主學練,創(chuàng)編學習。
            難點:各種跳短繩的方法。
            師:同學們我們比一比吧!看一看誰編的多、誰編的新穎。
            生:分散嘗試學練。
            師:剛才同學們練得很認真,下面同學們自薦給大家表演創(chuàng)編的跳法。教師強調(diào)動作要領、方法。教師及時給表演的同學評價,并且總結學生的跳法,供學生練習。學生再次練習。
            (二)集體練習長跳繩。
            重點:學生跑入時機,起跳時機。
            難點:集體練習,合作學習。
            師:同學們我們學習短繩手跳法,那么長跳繩大家會嗎?
            生:會。(集體回答)。
            師:下面大家舉行一場比賽吧!“八字接力”
            生:分成四個小組,自主嘗試練習,然后比賽。
            師:總結評價各組的表現(xiàn),下面請各小組研究新的跳法創(chuàng)編新的動作。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七
            教學目標:
            1、知道賴寧是怎樣苦練跳繩的,懂得不僅要學好文化知識,還要鍛煉好身體。
            2、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跳繩、體育、操場、練習、滿頭大汗、講解、一拐一拐、不好意思、回答、昨天、感動、成績、連蹦帶跳、感激”等詞語的意思。
            3、能給句子加上似的的詞語,把句子寫具體;能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來寫。
            4、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詞,了解課文是怎樣把賴寧苦練跳繩的事寫具體的。
            教學難點:
            明白學好文化知識與鍛煉好身體的關系。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拼讀生字,了解課文大意。
            2、學習理解第1自然段,教學有關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zhì)疑。
            1、讓學生說說學習《鐵棒磨成針》、《不是為了分數(shù)》后受到的教育。
            2、揭題:今天我們學習第4課《學跳繩》。這篇課文講的是一位小英雄賴寧跳繩的故事。
            可見出示賴寧畫像,簡介賴寧事跡。
            今天,我們學習課文4學跳繩,讀題??戳苏n題你有什么疑問?
            (2)他是怎樣學跳繩的?
            (3)遇到了哪些困難?結果怎樣?
            二、聽老師范讀課文。
            說說你能回答哪個問題?
            學生匯報后,教師簡介賴寧事跡——賴寧是一個品學兼優(yōu)、全面發(fā)展的三好學生和優(yōu)秀少先隊員。1988年3月,賴寧為了撲滅山火,保護國家財產(chǎn),獻出了自己寶貴而又年輕的生命。團中央號召全國青少年向賴寧學習。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難生字的字音。
            2、指名分段試讀課文,重點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評議,正音。
            賴寧、操場、一拐一拐、昨天、腳腫、連蹦帶跳。
            四、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3、教學有關字詞。
            賴:“束”加“負”,束的捺變成點。
            寧:寶蓋頭,組詞:寧靜、安寧。
            育:月字底,書空。
            4、齊讀第1段。
            5、賴寧體育成績不太好,那他事怎么做的呢?讀讀2-4段。
            五、書寫指導。
            賴:左右相等,靠緊。
            育:上下結構,一橫最長。
            老師范寫、講解,學生書寫3個。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第2、3自然段,學習有關字詞。
            2、完成部分作業(y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請一個小朋友讀第1自然段。為了學好體育,賴寧事怎樣苦練跳繩的?找到讀一讀。
            二、學習2、3自然段。
            2、“滿頭大汗”是什么意思?說明什么?[從哪個詞看出賴寧跳繩很費勁?]。
            [做課后第5題]。
            3、賴寧不僅在學校練,還在家里練。不信,輕聲讀第3段。從哪里看出賴寧在家里也苦練跳繩?(一拐一拐、晚上練跳繩、跳的時間長、腳腫了)。
            4、交流、討論。
            分角色讀第3自然段。男生讀賴寧的話,女生讀郭老師的`話,提示語由老師讀。老師的話(奇怪),賴寧的話(低聲、不好意思)。
            5、討論:為什么賴寧會不好意思地低聲回答?
            (1)賴寧覺得會拖班級后腿。
            (2)他本不想把晚上回家練跳繩告訴同學老師,現(xiàn)在老師既然問起,只好如實回答。
            三、學習字詞。
            操:加一加地方法記,左右結構。
            場:為什么用提土旁?“揚”換偏旁。
            第:“弟”的點和撇換成竹字頭,表示順序。
            拐:請學生表演一下。
            腳:左中右結構,數(shù)筆順。
            昨:換偏旁,與“作”比較。
            腫:形聲字。
            感:為什么事心字底?注意“咸”的里面部分。
            四、指導寫字。
            范寫:操、場、腳、第、感。
            學生模仿寫3個。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前面所學的字詞。
            2、學習、理解第4段,教學有關生字詞。
            3、完成剩余作業(y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卡片認讀學過的字詞。
            2、完成課后第3題,組詞。先口頭組詞,再寫下來。
            操:() () ()。
            感:() () ()。
            育:() () ()。
            二、學習第4段。
            1、齊讀第4段。
            2、說說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理解:連蹦帶跳[讓學生動作演示],他為什么那么高興?
            教學:績:言字旁,組詞:業(yè)績、功績、成績。
            蹦:為什么是足字旁?左右結構。
            激:左中右結構,中間部分為“白加方”,三點水和反文旁均可。
            3、他為什么要感激郭老師?
            4、比較“感激”和“感動”,說說你在什么時候用感激,什么時候用感動?
            選詞填空。
            感動感激。
            1、賴寧十分()郭老師對他的指導。
            2、看到賴寧刻苦練跳繩,郭老師非常()。
            5、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讀出感激、高興的語氣。
            三、總結課文。
            1、賴寧為什么跳繩考試能取得好成績?
            2、賴寧學跳繩這件事,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學習?
            問題1:一是自己刻苦練習;二是老師的熱心幫助。
            問題2:學習賴寧既要學好文化科學知識課,也要學好體育課,鍛煉好身體的好思想;二是學習賴寧刻苦練習的精神。
            四、完成作業(yè)。
            1、指導書寫:績、蹦、激。
            2、指導課后第4題。
            讀例句,看看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劃出來。說說這個詞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仿照例句完成。
            3、完成第5題。找找兩句話的變化規(guī)律。自由完成。
            4、完成《課堂作業(yè)》的題目。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八
            1、能正確口算10以內(nèi)的加減法。
            2、通過操作,體會10的加法和減法的意義。
            3、通過整理算式,發(fā)現(xiàn)加減法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初步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快速湊10,掌握10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
            掌握10的加減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教學(具)準備教材主題圖,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學生活動教師活動及重點關注設計意圖。
            一、課前準備。
            二、創(chuàng)設情景。
            三、自主探究新知。
            積極搶答,說出得數(shù)。
            各自說說自己的分法。
            生1:9個一堆,1個一堆。
            生2:8個一堆,2個一堆。
            1、動手擺一擺,匯報相應算式。
            2、交流算式。
            3、跟老師一起整理算式。
            4、討論,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5、匯報結果,齊讀規(guī)律。
            復習9的組成,出示9以內(nèi)的口算卡片,讓學生說得數(shù)。
            過渡:大家的分法真多!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用這種觀察方法來學習10的加減法。
            1、讓學生用學具代替10個蘋果,把10個蘋果分成兩堆,指名說出相應的算式。
            2、全班交流所有的算式。
            3、引導學生整理這些算式。
            4、討論:這些算式有什么規(guī)律?如果沒有圖,怎么想它們的得數(shù)?
            5、組織學生匯報。
            復習舊知。
            創(chuàng)設情景,了解10的組成,為探索10的加減法作準備。
            四、練一練。
            五、數(shù)學游戲。
            1、踴躍匯報。
            2、獨立完成,在小組內(nèi)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3、討論完成第3題。
            4、根據(jù)算式說對應的意思,如:河里有10條魚,小貓吃了8條魚,還有幾條魚?
            10-8-=2。
            完成填空。
            同桌合作,做手指游戲。
            1、第1題:指名說一說。
            2、第2題:讓學生以比賽的形式完成。
            3、第3題。
            讓學生說說題意,再列出算式。
            如果機靈狗再網(wǎng)上爬呢?
            4、出示第4題情景圖,讓學生根據(jù)每個算式說說相應的意思,并完成填空。
            提示:最后一個算式表示小貓一條魚都沒有釣到。
            通過練習鞏固10的加減法。
            進一步鞏固10的組成。
            作業(yè)設計:
            板書設計:10的加減法。
            9+1=1010-1=9。
            1+9=1010-9=1。
            8+2=1010-2=8。
            2+8=1010-8=2。
            備注: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九
            運動參與目標: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并大膽向同學展示自己的動作。相信我能行,告別我不行。
            運動技能目標:使學生掌握一些用跳繩練習的方法,并了解跳繩的知識、對身體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項。
            身體健康目標:通過跳繩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增強體能,促進身體正常的生長發(fā)育。
            心理健康目標:在學習中充分展現(xiàn)自我。增強自信心和意志品質(zhì),得到成功的喜悅。
            社會適應目標:培養(yǎng)良好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積極進取,樂觀開朗。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十
            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在體育教學中,通過改變教學策略、充分體現(xiàn)“玩中練”、“玩中學”、“玩中健體”、“玩中創(chuàng)造”的教學思想。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能,培養(yǎng)體育興趣,發(fā)展綜合素質(zhì)。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十一
            1、初步學習并腳跳、單腳交換跳的動作方法,提高彈跳能力。
            2、通過游戲發(fā)展學生的上肢力量和身體素質(zhì),增強體能,促進身體正常的生長發(fā)育。
            3、激發(fā)學生積極鍛煉身體的熱情,培養(yǎng)良好的團結合作的精神,積極進取,樂觀開朗。
            搖跳結合,選好跳起時機。
            有節(jié)奏的搖跳,上下肢協(xié)調(diào)配合。
            人手一根跳繩。
            一、上課常規(guī):
            1、整隊、報告人數(shù)、師生問好。
            2、宣布教學內(nèi)容。
            3、教師提出要求。
            4、進行安全教育。
            二、熱身活動:
            1.雛鷹起飛。
            2.跳繩比賽。
            三、學習跳短繩:并腳跳、單腳交換跳等動作。
            動作方法:
            (1)并腳跳:上臂夾,手屈起,手腕一抖繩掄起,先掄繩,后跳起,兩腿彎曲腳跟不著地。
            (2)單腳交換跳:握繩與搖繩方法同前,當一只腳跳過繩后,另一只腳迅速落地,交換跳數(shù)次。
            組織隊形:
            四列橫隊,面向老師。
            步驟:
            1、教師講解握繩和調(diào)繩的動作方法,并示范。
            2、教師講解跳繩的方法,并示范。
            3、學生練習單手搖繩及握住繩兩頭搖繩。(抖手腕。速度先慢并逐漸加快。)。
            4、學生練習雙手前后搖繩。
            5、將繩搖至腳下,跳過跳回數(shù)次。
            6、學生練習連續(xù)并腳跳??凑l跳的多。
            7、學生練習單腳跳,看誰跳的多。
            8、學生練習單腳交換跳,看誰跳的多。選擇跳的好的示范,計數(shù)時前后同學計數(shù)。
            四、游戲:拔河比賽。
            方法:將每組同學的繩收起,合在一起做拔河繩。兩個同學一組,進行拔河比賽。
            規(guī)則:誰的腳先離開地面,判為失敗,對方獲勝。
            組織:學生分成4組。
            步驟:
            1、教師講解。
            2、學生練習。
            3、學生比賽。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十二
            學生對跳繩(長繩和短繩)的基本技能掌握得較好,本課是基于校本“跳繩課程資源開發(fā)”課程而設計的。整節(jié)課以短繩為主線,對短繩與單長繩、短繩與雙長繩、短繩與“十字長繩”相結合的練習方法進行探索,開發(fā)活動的資源,使學生在實踐和活動過程中,自主探索和學習一般規(guī)律和技能,為有能力的學生向更高的技術難度發(fā)展提供平臺。并通過實踐找到短繩與長繩結合,開發(fā)它們的練習方法,提高運動的趣味性和鍛煉價值,并在這個過程中達到合作、創(chuàng)新,提高體能和技能的目標。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十三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在掌握跳繩的基本動作的基礎上,提高難度,同時身體素質(zhì)方面也得到了鍛煉。另外,除了鍛煉身體功能外,也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判斷,機敏,果敢等能力和心理品質(zhì),以及協(xié)作意識和能力等。而這些都是本教材中所提到并且要求的。在本節(jié)課中都能體現(xiàn)出來。另外,教材中也著重提到,讓體育與音樂相結合,讓學生在美妙或歡快的音樂聲中提高興趣,積極參與到本節(jié)課中。所以,這節(jié)課我適當?shù)拇┎辶艘恍└枨蛞魳?,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了效果比較好。因此,也達到了本教材的目的。
            2.在本學期的作用。
            一年級的小學生由于正處在生長發(fā)育階段,不適合做太劇烈的運動。而跳繩是一項輕器械體操內(nèi)容,運動不是很劇烈,所以很適合一年級的小學生。另外,一年級的學生剛剛?cè)雽W,對體育課也很陌生,不知道怎樣利用體育課來鍛煉自己的身體素質(zhì)。而跳繩這一運動可以促進腦神經(jīng)和心肺功能的發(fā)展,培養(yǎng)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增強身體素質(zhì)。學生在學會了以后,會對它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他們會在課余時間幾個人一組不斷的進行練習或比賽,不知不覺中增強了身體素質(zhì)。也為本學期的測試做好了準備。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十四
            1、初步讓學生了解跳繩的鍛煉價值,爭取學會跳繩,能夠用跳繩來鍛煉身體。
            2、提高學生運動興趣,及協(xié)調(diào)和跳躍能力。
            3、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4、培養(yǎng)學生自主嘗試,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和互幫互助的優(yōu)良品質(zhì)。
            1、注意上下肢的協(xié)調(diào)配合。
            2、教學形式多樣,強調(diào)合作意識。
            3、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
            4、給學生更多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1、設計意圖:
            突出“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及老師激勵性的語言,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他們主動參與,為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2、措施:老師語言引導激勵,啟發(fā)學生利用跳繩進行各種練習,通過模仿各種小動物的跳躍及各種小游戲,達到促進學生學習單、雙腳跳繩的目的。老師多使用兒童化的語言,與學生拉近距離。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十五
            指導思想:本課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究實踐能力為核心,通過用跳繩進行各種活動,培養(yǎng)學生參與競爭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運動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鍛煉,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教學理念:
            本課以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突出一個“新”字,體現(xiàn)一個“改”字,以學生的心理活動為導向,面向全體學生,做到人人享有體育,人人都有進步,人人擁有健康。具體表現(xiàn)在:
            1.淡化技術,強調(diào)健身。
            2.加強了體育教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提高體育教學的實用性,體現(xiàn)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戰(zhàn)略。
            3.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使其主動參與。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十六
            教學內(nèi)容:
            得數(shù)有關“8”、“9”的加減法。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學習得數(shù)有關3、4、5、6、7加減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8”、“9”的加減法,并按下去一課還有得數(shù)有關“8”、“9”的加減法的羅列,所以本節(jié)課不要求每個學生都能獨立地寫出所有算式,本節(jié)課安排了跳繩活動引出有關得數(shù)“8”的算式,安排畫一畫引出有關得數(shù)是“9”的算式,通過試一試,練一練3題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內(nèi)容安排接進生活,容易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
            教學目標:學習有關得數(shù)是“8”、“9”的算式,能正確進行計算,發(fā)展學生觀察分類能力,感受生活數(shù)學之美。
            教學方法:講解法、討論法、練習法。
            教學準備:投影、每生一張1到8的卡片(誡課前發(fā)給學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平時玩過跳繩嗎?”
            生答:結合生活激發(fā)興趣。
            師:“跳繩是一項很有趣的體育活動,看。
            這些小朋友玩的多有趣!”
            師:出示跳繩投影。
            二、新授。
            1、跳繩。
            師:“一共有幾位小朋友在跳繩”。
            生:“8位”
            師:“你們看一看,能不能把這8個板書:4個男生和4個女生小朋友分成兩組,比如可以這樣分,1個小戴1個戴帽子的,7個不戴的朋友帽子,7個不戴帽子”。3個穿裙子的,5個穿褲子的。2個甩繩子的,6個跳繩的。
            學生觀察、討論。
            反饋:學生說,教師總結并板書。
            師:“我們說把兩組合并在一起是用加法的,大家能不能根據(jù)剛才結果列成算式”。
            學生算式、教師總結,在相應位置板書。供學生對答案,只要有其中一個。
            2、畫一畫,同桌兩人一組。一人涂色,一人記錄算式,然后組織全班交流。
            答案可以不同,但要能理解算式。
            反饋:投影出示相應的涂色和算式。
            學生自己檢查,只要有其中一個。
            3、試一試,學生板演。
            7+2=()6+3=()5+()=8。
            先收后放。
            其它學生獨立完成。
            三、練習。
            第一題:教師講清圖意,第一幅求和。要把兩部份合并。第二幅是分開,可以把任意一份作為要求的問題。
            第二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對答案。(學生的答案可以多樣化)。
            反饋、糾正。
            第三題:全班游戲,找朋友(湊9)。
            第四題:數(shù)學故事,學生觀察。猜一猜八戒吃了幾塊西瓜,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學生發(fā)言討論。
            發(fā)展學生的想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初步學會從數(shù)學角度提出問題。
            小結:討論“這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什么?”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十七
            1、運動參與目標:使學生積極參加到學習中,并大膽向同學展示自己的動作。相信我能行,告別我不行。
            2、運動技能目標:使學生掌握一些用跳繩練習的方法,并了解跳繩的特點、對身體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項。
            3、身體健康目標:通過跳繩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增強體能,促進身體正常發(fā)育和發(fā)展。
            4、心理健康目標:在學習中充分展現(xiàn)自我。增強自信心和意志品質(zhì),得到成功的喜悅。
            5、社會適應目標:樹立良好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積極進取,樂觀開朗。
            小學跳繩教案二年級篇十八
            學習目標:在自主的練習中提高跳繩的成績。
            學習內(nèi)容:游戲短繩。
            重點:在合作中掌握短繩的技能。
            難點:在合作中提高短繩技能。
            學習步驟:
            教師活動:1.提出隊列練習的要求。
            2.組織隊列練習.
            3.提出游戲練習的要求、講解游戲的方法。
            4.組織游戲。
            學生活動:1.積極的投入到游戲中去.
            2.大膽的為同伴進行示范。
            3.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戲中去。
            組織:
            重點:在合作中掌握短繩的技能。
            難點:在合作中提高短繩技能。
            教師活動:1.組織進行柔韌的練習。
            2.在示范進行一種角力的小游戲之后請同學們自己和同伴想一種游戲。
            3.組織游戲。
            4.提出短繩的練習。(和同伴一起享受自己學會的短繩的方法)。
            5.組織進行原地的展示。
            6.提出進行短繩冠軍賽的要求,講解方法。
            7.組織比賽。
            學生活動:1.和同伴一起進行柔韌的練習。
            2.積極的探求“角力”的游戲方法。
            3.和同伴探求短繩的各種練習方法。
            4.積極的投入到短繩冠軍賽的比賽中去。
            組織:
            教師活動:1.提出放松的要求。
            2.進行放松。
            學生活動:相互的進行放松。
            組織:
            1、本課小結。
            2、回收器材。
            3、師生告別。
            場地器材:短繩若干。
            課后小結:1.這是一節(jié)讓同學自主玩繩的課.通過學生之間自主的玩繩.讓學生對繩的練習有一個新的認識.同時在快樂之中能夠?qū)W會鍛煉身體的方法.并掌握這種方法.
            一、教學理念:
            學校體育是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基礎,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所以依據(jù)“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的陽光體育運動精神,無論是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都要十分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在教學中要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的進行體育鍛煉。從而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和運動姿態(tài),達到提高運動技能和培養(yǎng)興趣的目的。
            跳繩是一項簡單易行的體育健身運動,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而且跳繩運動作為我校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運動之一,深受我校學生喜愛。所以我根據(jù)初一學生興趣廣泛,模仿力強、活潑好動、喜歡集體游戲、不服輸?shù)男愿裉攸c制定了本課內(nèi)容,在教學中采用有趣的游戲方法、激烈的競爭內(nèi)容和多變的組織形式,使課堂更具有趣味性和娛樂性,促進學生身體各關節(jié)和內(nèi)臟器官機能的發(fā)展,以達到“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的終身體育運動目的。
            三、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觀察和評價同伴的運動動作。
            技能目標:掌握“8”字跳長繩的跑動技巧與注意事項。
            情感目標:在游戲中表現(xiàn)出對他人的尊重和關心不妨礙他人活動。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8”字跳長繩的跑動技術,能說出跳長繩跑動的特點、方法。
            教學難點:動作協(xié)調(diào)、連貫,進出時機的把握,配合緊密、默契。
            五、教師的教法。
            根據(jù)新課改的理念,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競賽、游戲法、分組練習法、講解法為主要教學手段,輔助提問法、巡回指導糾錯法、評比法等教學方法,根據(jù)學生自身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指導。
            1、競賽、游戲法:在準備部分教學中,把“反貼膏藥”游戲作為準備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反應能力;在基本部分教學中,運用“8”字跳長繩、集體跳長繩等多種游戲比賽手段,讓學生在游戲中發(fā)展跳躍能力,增強身體素質(zhì)。兩個教學部分始終在競賽與游戲中進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集中注意力,達到“玩中學,玩中練”的教學目標,最終在游戲中提高運動技能和體能。
            2、提問法:教師在練習過程中提出例如“什么時候才是跑入的時機?”“在什么位置進入才能保證一次進盡可能多的同學?”等關鍵性問題,讓學生注意學習掌握的重點,促進技能的學習效果。
            3、講解法:教師運用精練的語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抓住本次課的教學關鍵點、重點、難點,適當?shù)募m正錯誤動作,形成跳長繩的正確技術概念,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
            4、完整和分解練習法:在“8”字跳中運用了分解練習法,將集跳長繩的跑入跑出方法分解簡化,以便學生掌握跳長繩的跑動技術,“集體跳長繩”游戲中都運用了完整練習法,根據(jù)“8”字跳的跑進跑出特點,結合原地跳繩技術、競賽機制,在安排上重視練習密度與運動量,保證鍛煉身體的有效性,反復的練習提高跳躍能力和細致的觀察力。分解與完整的結合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動作技術。
            教學目標:
            1、增加肺活量,增強四肢的肌肉力量,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靈敏性。
            2、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教學準備:長繩4條,籃球4個。
            教學方法:
            1、原地跳長繩:
            將學生分成四組,每組10—12人。兩位同學搖繩,搖長繩的同學節(jié)奏要穩(wěn),繩的高度要適中,其它人(3——5人)先原地站立,然后按節(jié)奏同時跳起,跳“死”繩的同學,就和搖繩的同學換角色,跳繩繼續(xù)。
            2、魚貫式跳長繩:
            兩人搖繩,其他人排隊按順序魚貫式跳長繩。
            3、籃球與長繩并列跳:
            兩人搖繩,其他人手抱籃球按順序沖入跳長繩,邊跳邊拍籃球。
            教學提示:原地跳長繩可以以體育競賽的形式進行,每組推選出秀的7名同學參加(2人搖5人跳),規(guī)定比賽時間(30秒——1分鐘),繩過頭頂為1次,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跳的次數(shù)最多的小組獲勝。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了解繩子的廣泛作用;。
            3、情感目標:通過與游戲結合使學生更加注重配合,班級凝聚力加強,培養(yǎng)靈敏,機智,勇敢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愛國愛民的優(yōu)良品質(zhì)。
            教學重點:學習并初步掌握跳繩的基本技術,技能,方法;。
            教學難點:學生甩繩動作和腳跳的節(jié)奏相呼應。
            教學準備:無。
            課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情節(jié)導入部分。
            (1)課堂常規(guī):師生問好,宣布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檢查學生服裝情況,步入課堂。
            組織方法:成四列橫隊集合(如圖)。
            要求:快、靜、齊,精、神、氣。
            情景導入,導入語:小朋友們,平時我們用繩子都是跳的,對不對?今天老師偏偏不讓小朋友把繩子都用來跳,繩子的作用可廣泛了,看誰想的法子最多穎,大家開動腦經(jīng),看誰最棒。
            (2)繩操:
            1、擴胸運動2、體側(cè)運動3、體轉(zhuǎn)運動4、腹背運動。
            5、踢腿運動6、跳躍運動7、全身運動8、整理運動。
            教學方法:教師一節(jié)一節(jié)進行分解示范,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思路進行模仿練習。
            二、基本部分。
            1、跳短繩;2、做、跳“荷花”;3、播種和收割。
            三、結束部分。
            一、設計意圖:
            跳繩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特別在學生中廣為流傳,而且跳繩也是我國學校體育的基本教學任務,尤其是小學一年級的重點教材,是必須考核的項目,但該項目對于協(xié)調(diào)性比較差的學生來說,要學會還是比較困難的。然而,一年級跳繩教學往往被大多數(shù)教師所忽視,有的只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更多地是讓學生自己學,因此一年級就能跳得很好的學生并不多見。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初步掌握正搖并腳跳短繩的方法和相關知識,發(fā)展學生跳躍能力及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體驗學習的快樂,讓學生在互助、協(xié)作、友愛的活動中,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掌握體育運動知識,從而更好地落實課程標準的要求,促進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
            跳繩是小學生十分喜歡的一種體育活動。它是一種以下肢運動為主,結合上肢協(xié)調(diào)配合的一種身體活動,它可以通過控制動作的繁簡和速度的快慢而很容易地達到調(diào)節(jié)運動量的目的,適合不同的年齡和性別。由于設備簡單,不需要很大的場地容易開展,是小學體育教材中很好的內(nèi)容。通過跳繩活動能夠促進學生上下肢肌肉、關節(jié)、韌帶和內(nèi)臟技能的發(fā)展,對于發(fā)展彈跳力、靈敏、協(xié)調(diào)性等具有顯著的作用。同時還可以促進少兒智力、身高的增長,增強少兒心肺功能和腸胃功能。
            三、學情分析:
            1、一年級小學生正處在生長發(fā)育時期,肌肉彈性較差,他們的骨路肌肉以及內(nèi)臟器官發(fā)育不完善。對跳繩這一項目并不是很了解,少部分學生接觸過跳繩。
            2、學生在跳繩學習中可能會出現(xiàn)手搖繩、腳跳躍等錯誤,對協(xié)調(diào)性較差的學生會出現(xiàn)手、腳配合錯誤。不僅如此,學生在教學中也可能會對跳繩產(chǎn)生厭煩心理。
            3、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有的會模仿跳的好的學生學習,有的會向老師詢問,有的可能會放棄。
            運動參與目標:在教師地引導下,學生能夠愉快地進行學習,敢于表現(xiàn)自己。
            運動技能目標:75%的學生能夠初步掌握并腳跳短繩的動作方法,并能將動作運用到其他活動中。
            身體健康目標:通過雙腳連續(xù)跳發(fā)展學生腿部力量,上下肢的協(xié)調(diào)配合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心理健康目標:敢于挑戰(zhàn)自我,并展示自己,獲得成功的喜悅。
            社會適應目標:通過集體學習、互相觀察與討論,增進友誼,發(fā)揚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
            五、重難點:
            重點:雙手正搖并腳跳。
            難點:上下肢協(xié)調(diào)配合。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和跳繩學習的常見錯誤,在本課教學中靈活安排了多樣的練習方法,如徒手空繩練習、跳低臺階練習等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學習的課堂氣氛,多留給學生一定的活動天地,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使他們樂學、自學、勤學。通過觀察跳得較好的同學,讓其他學生思考得到啟示,促使他們與同伴合作、幫助,有效的激發(fā)團隊精神、合作精神,使各層次學生都得到提高。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得到成功感,給學生一種學會了的愉快,成功了的喜悅,獲勝的開心和自豪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七、常見錯誤和解決辦法:
            1、手搖繩錯誤。
            有的小朋友搖繩時會將手內(nèi)旋,或搖繩不連貫,或所用力量不均勻而造成搖繩間斷。解決辦法是一手并抓兩繩頭,一只手一只手的練習。老師可手把手――握著小朋友抓繩頭的手一塊搖,幫助學生找到感覺,熟悉繩性。用此種辦法20%的學生初步能連貫跳起來。但要注意必須散開,以免被繩甩到。
            2、腳跳躍錯誤。
            初學跳繩的小朋友應以雙腳并跳為佳。練習時請一個跳繩節(jié)奏較好的學生在中間搖繩跳,其他學生站在四周徒手模仿跟跳,練習并腳跳節(jié)奏。練習時要求學生緊盯跳繩,以找到感覺。還可以以一幫一,即一個會跳的學生帶一個不會跳的同學一塊跳。用此種方法15%左右的學生能初步連貫跳起來。
            3、手、腳配合錯誤。
            手快腳慢,手慢腳快,手、腳配合不夠協(xié)調(diào),是學生最易犯的錯誤。針對此錯誤的解決辦法有:
            (1)跳空繩。學生左右手各持一繩,雙手同時甩,雙腳并跳。
            (2)集體跳空繩。兩個學生在場中間甩長繩,其他學生看繩雙腳并跳。此方法比單人跳空繩效果好。十幾個學生同時跳起落下,容易讓學生掌握節(jié)奏。
            (3)搖繩、跳躍的強化訓練。讓學生自己持繩,甩過頭頂落地后停頓一拍,然后雙腳輕跳過繩,同時雙手將繩后拉。一個能熟練跳過后,連著跳兩個,然后逐個增加。這種方法針對節(jié)奏感較差的學生效果較好,但易出現(xiàn)搖繩動作變形的現(xiàn)象。所以教學時應因人而異。
            跳繩教材在小學體育課時中所占比重畢竟有限,要想讓學生掌握跳繩技術,還必須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讓學生勤練,少數(shù)仍掌握不好的學生應及時與班主任、家長聯(lián)絡,請他們在課余、在家中進行輔助。
            一、開始部分—時間:3分鐘。
            (一)常規(guī)內(nèi)容。
            組織:師生問好,宣布學習內(nèi)容。
            形式:四列橫隊(如圖)。
            要求:精神飽滿,體委整隊報告出勤人數(shù)。
            (二)隊列練習:踏步走,立定(一)齊步走,立定(三)跑步走,立定(五)。
            組織:教師喊口令,統(tǒng)一指揮。
            形式:四列橫隊(如圖)。
            要求:隊列整齊,口號洪亮。
            二、準備部分—時間8分鐘。
            (一)一般性準備—時間:4分鐘。
            內(nèi)容:系列操《七彩陽光》。
            組織:教師領做,學生喊口令。
            要求:動作舒展,準確有力。
            (二)專項準備—時間:4分鐘。
            內(nèi)容1、徒手跟著節(jié)奏跳,讓學生一邊拍手一邊跳。
            組織:教師巡視指導。
            形式:四列體操隊形(如圖2)。
            要求:跳得要有節(jié)奏感。
            三、基本部分—時間26分鐘。
            (一)單搖并腳跳--18分鐘。
            動作方法:兩手握繩的兩端,并腳跳過由后向前搖轉(zhuǎn)的繩(加一次墊跳或不加墊跳)連續(xù)做數(shù)次。
            教學重點:雙手正搖并腳跳。
            教學難點:上下肢協(xié)調(diào)配合。
            教學環(huán)節(jié):
            1、教師講解示范握繩和掌握適宜長度并腳跳的方法--時間:
            組織:學生觀察,并模仿。
            形式:體操隊形。
            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基本方法。
            2、按節(jié)奏徒手模仿跳繩動作--時間:
            組織:教師巡視指導。
            形式:體操隊形。
            要求:按照在專項準備訓練中已熟悉的節(jié)奏。
            3、單手拿繩跳,(左右手交替練習)--時間:
            次數(shù):左右手各練習一次。
            組織:教師巡視指導。
            形式:體操隊形。
            要求:繩落地時雙腳跳動。
            4、兩手各握一條對折繩的兩端跳—時間:
            次數(shù):練習一次。
            組織:教師巡視指導。
            形式:體操隊形。
            要求:上下肢協(xié)調(diào)配合。
            5、并腳跳繩練習—時間:
            次數(shù):練習一次。
            組織:教師巡視指導。
            形式:體操隊形。
            要求:上下肢協(xié)調(diào)配合。
            6、優(yōu)秀學生展示—時間:
            組織:學生觀察并加油鼓勵,教師重點提示。
            形式:體操隊形。
            要求:學生認真觀察。
            7、并腳繩再次練習—時間:
            次數(shù):練習一次。
            組織:教師巡視指導。
            形式:體操隊形。
            要求:上下肢協(xié)調(diào)配合。
            (二)游戲:并腳跳比賽--時間:8分鐘。
            游戲方法:1、10秒、20秒、30秒單位時間內(nèi)跳繩比多。
            2、一次性跳繩(失誤為止)比多。
            游戲組織:體操隊形。
            游戲要求:動作協(xié)調(diào),速度快。
            四、結束部分—時間:3分鐘。
            (一)放松。
            組織:教師領做。
            形式:體操隊形。
            要求:全身心放松。
            (二)小結本課師生再見。
            預計心率:155次/分。
            預計練習密度: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