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保護是當前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我們應該積極采取措施。需要有明確的總結的主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長總結,希望對大家的成長有所指引。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一
2008年5月12日既是汶川、北川8.0級大地震紀念日,也是中國防災減災日。
14年前的5月12日是個黑色的日子,所有的中國人,都處在強烈的震驚和悲傷當中,一瞬間:無數(shù)的笑容化為死亡,無數(shù)的快樂變成了悲傷,無數(shù)的歡歌變成了哀歌……時間永恒地定格在14時28分04秒。
一時間整個汶川、北川山崩地裂,滿目瘡痍,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然而生命又是如此頑強,天搖地動之時,是你們用自己的生命,筑起死亡的屏障,保護住那更多的生機。
107小時的深埋,怎能摧毀人的意志,頑強的人們,重燃了生命之火?!安徽撃阍谀睦?,我們都要找到你!找到你!一雙雙顫動的手掌;一對對無助的眼神;一場場絕望的生死離別;一條條奄奄一息的生命。
愛的真諦讓我們聯(lián)系在一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擔當與力量,剎那間無數(shù)愛心飛向四川。心靈的呼喚是我們感受到對生命的無限渴望。
然而時間就象流水一樣,轉眼間,今天便是汶川地震14周年紀念日。我們紀念這個日子,不僅是追思逝者,也是要祈禱災難不會再一次重演。
十年風雨同舟催人奮進、充滿希望!“天災無情,人間有愛”凝聚成了社會發(fā)展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正是一次次災難的考驗、一場場人間真情的傾注,砥礪著我們的民族精神,推動著中國社會在挫折中奮進、在逆境中前行。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二
十四年前的今天,四川汶川發(fā)生8.0級地震,山川破碎,舉國悲慟。危難之際,張祥青董事長和張榮華主席作出“為孩子們建最好的學校,建震不跨的學校!”的承諾。
十四年后的今天,一批批榮程學子用“自強不息,奮斗不止,永不言敗”的精神,托舉新時代的希望和夢想,在感恩、傳承與拼搏中,讓愛持續(xù)漂流,立志報國成才!
在汶川地震14周年紀念日前夕,在榮程鋼鐵集團21周年、融誠物產集團1周年之際,略陽榮程中學的孩子們發(fā)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字。他們的文字,讓我們看到這一代奮進、感恩、向上的少年已經成長為如時代所愿。他們的言行,讓我們看到“自強不息,奮斗不止,永不言敗”精神的傳承。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三
14年前的今天,在四川省汶川縣,發(fā)生了一場巨大的災難。
“今天,14時28分,在我國四川省汶川縣發(fā)生里氏8.0級地震?!蹦翘?,所有電視臺都被緊急插播這條消息,人們不敢相信,唐山地震也才7.6級??!四川……汶川……這是遭遇了多么大的災難!
當即,所有的官兵都沖向汶川,開始救援,他們沒有多想,就直接沖向了前線。
汶川,本來一個山清水秀的小鎮(zhèn),現(xiàn)在已經變得一片狼藉,人們撕心裂肺地叫喊著遇難了的親人,那一塊塊石板下面也在壓榨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剎那間,這個本來人民幸福安康的家園已經成了一個墳場,大地在晃動,在咆哮,在搶奪著一個個無辜的,鮮活的生命。
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既能讓我們豐衣足食,成全人類,也能翻滾咆哮,摧毀人類。它是那樣的危險,那樣的變幻莫測!但人類沒法離開這片土地,人類得依靠這片土地去生存,所以,對于它所帶來的災難,人類也只能默哀。那幾年的汶川,毫無疑問,是灰暗的,整個小鎮(zhèn)籠罩在一片煙霾之下,沒有生機,沒有活力,只剩下了一片傷感和寂靜。
政府出了政策,要幫扶汶川重新建設,人們自發(fā)組織,幫助汶川人民度過難關,這些溫暖的行為的確可以為汶川帶來一些安慰與關懷,但毫無疑問的是,有些東西,是無法彌補的:在汶川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老人,看到自己的家園已經物是人非,他絕望了;汶川在外的游子,聽到自己親人遇難的噩耗,他絕望了;那些兒童,幼兒,知道自己的父母已經不幸去世,他們也絕望了,但他們即使已經失去了希望,也有著堅定的信念,來自自己故去親人的希冀,也來自那些舍己為人官兵的囑托—活下去,他們知道,只有有了這樣的信念,掩蓋著那些傷痛,繼續(xù)堅強的活著,汶川,他們的家園,才有重生的希望。
今天,如果你到了汶川,你看到的一定是嶄新的汶川,它已經在祖國的幫助下站起來了,但也許,它也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地哭泣。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四
2008年5月12日既是汶川、北川8.0級大地震紀念日,也是中國防災減災日。
十年前的5月12日是個黑色的日子,所有的中國人,都處在強烈的震驚和悲傷當中,一瞬間:無數(shù)的笑容化為死亡,無數(shù)的快樂變成了悲傷,無數(shù)的歡歌變成了哀歌……時間永恒地定格在14時28分04。
一時間整個汶川、北川山崩地裂,滿目瘡痍,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然而生命又是如此頑強,天搖地動之時,是你們用自己的生命,筑起死亡的屏障,保護住那更多的生機。
107小時的深埋,怎能摧毀人的意志,頑強的人們,重燃了生命之火?!安徽撃阍谀睦?,我們都要找到你!找到你!一雙雙顫動的手掌;一對對無助的眼神;一場場絕望的生死離別;一條條奄奄一息的生命。
愛的真諦讓我們聯(lián)系在一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擔當與力量,剎那間無數(shù)愛心飛向四川。心靈的呼喚是我們感受到對生命的無限渴望。
然而時間就象流水一樣,轉眼間,今天便是汶川地震十周年紀念日。我們紀念這個日子,不僅是追思逝者,也是要祈禱災難不會再一次重演。
十年風雨同舟催人奮進、充滿希望!“天災無情,人間有愛”凝聚成了社會發(fā)展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正是一次次災難的考驗、一場場人間真情的傾注,砥礪著我們的民族精神,推動著中國社會在挫折中奮進、在逆境中前行。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五
14年前的今天,14時28分04秒,一個無法被忘記的時間;汶川的那場地震突然席卷而來,近7萬人遇難、18萬人失蹤、37萬余人受傷。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地震。
據(jù)說,汶川地震所釋放的破壞力,約等于二戰(zhàn)時期美國投擲在日本廣島、長崎那種原子彈252顆爆炸的總和。
曾經的家園毀于一旦,一切的美好瞬間化為烏有。民族之痛,國家之殤!
災難電影《2012》中有這樣一句臺詞:在大自然面前,我們都是渺小的;在巨大的自然破壞力前,我們都是無力的。
唯一能拯救自己的,除了方舟,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是我們天性中光輝燦爛的人性,是為了親人和朋友不惜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的英勇。
生命逝去的悲痛,相互扶持的堅強,災難面前的大愛,廢墟上的重新站立。山川撫平傷痕,汶川走向重生。
愿逝者安息,
愿生者奮進,
愿世間再無災難!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六
”那年,我大你倆歲,今年我大你十一歲”,日歷又翻新到5.12日,汶川大地震,14年了,14年或許可以撫慰傷痛,卻撫不去思念與記憶。不管時光荏苒,不會忘的就是不會忘,那些山河破碎,觸目驚心卻又感人至深的畫面。
14年前,我還是個高中生,雖還青澀,猶記得人民空降兵帶著遺書從5000米高空的舍身一跳,記得解放軍滿身傷痕滿腔疲憊卻沒有抱怨的樣子。軍人累到在廢墟上,軍犬爪子刨地刨出血。
那一天,走在街上,全市所有的車停下來鳴笛默哀三分鐘,陽光晃著眼睛感覺想哭;那一天,讓我見證到了祖國的眾志成城,溫總理的”多難興邦”。
那一年那一天那些驚心動魄的歲月,那些逝去的人告訴我們:活著真好!
14年后,如今的我已經是一名光榮的煤礦工人,一個要害單位的崗位司機,特殊的崗位讓我更加明白安全的重要性。瓦斯抽放站,地面大型設備集結地,加壓泵、真空泵、氣柜是我們的崗位三寶。崗位司機每天主要職責就是認真巡檢,看好這些大型寶貝。要做到這點并不容易,我們必須認真學習崗位知識,應急預案,努力提升自己的操作水平,做到保運行,零事故,安全生產。
汶川大地震的生離死別告誡我們生命的脆弱與可貴,而安全就是保障我們生存的根本,只有安全生產用心工作,我們才能享受生命,有了生命,我們才能陪伴家人愛人朋友一起走過這美好的人間歲月。
致敬汶川大地震中的英雄。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七
時間過得真快,每年的5月12號都會情不自禁的想到汶川,轉眼間又到了這個特別的日子,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位于中國四川省汶川縣發(fā)生了8.0級超強地震!整個縣城夷為廢墟,整個中國都給震動了!
我記得當時才20多歲正在上海打工的第三年,當時還是個懵懂的小伙子,轉眼間14年過去了,已經變成了大叔,時間抹去了大地的傷痛,卻抹不掉人們心里的疼,當時大半個中國都感受到了強烈的震感,也包括上海!
也許只有經歷了大災大亂的人才能深刻地詮釋什么叫溫暖,一時間全中國都動員起來,捐款捐物,做志愿者……所有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奔赴汶川!那時候大家所表現(xiàn)出來的精神今生今世永不忘懷!致敬汶川人民,致敬中國軍人!致敬所有幫助過汶川建設的人民!
你們是最棒的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如今盛世如你所愿!
14年過去了,今日的汶川已是車水馬龍,一片生機向榮的畫面,我想這也是你們想見到的吧,愿逝者安息生者自強!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八
14年前的今天,14時28分04秒,四川汶川發(fā)生了8.0級大地震,近7萬人遇難。難忘的歲月,悲痛的曾經,讓我們一起緬懷在那場大地震中遇難的同胞!
光陰似箭,一晃14年過去了,今天是汶川地震十四周年紀念日。緬懷傷痛,是對生命應有的態(tài)度,更是為了迎接明天,砥礪前行。歲月可以抹去滿目瘡痍,但是它抹不掉悲痛的記憶。我們緬懷那些逝去的生命,也銘記那些在危急時刻不顧生死的英雄,銘記在震后為了重建而踴躍捐款的愛心人士。
汶川地震讓中華震驚,讓世界震驚。但是,我的祖國,您挺住了!您歷經艱難,卻從未在艱難中倒下。汶川大地震,其災難的力量,足以摧毀一座城市,但祖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精神讓我們獲得了重生!
14過去了,雖然已是滄海桑田,雖然歷史已然成為過去。但是14年前的5月12日,將永遠銘記在華夏兒女的心中。那血流成河的.畫面,那一片廢墟的城市,會如烙印一般,深深地烙在我們心中。
14年過去了,汶川早已重建,早已走向了欣欣向榮。歲月帶走了傷痛,卻永遠帶不走我們的追思!讀者可至祭祀文化網紀念館,為逝者緬懷!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九
自從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人們就做了各種各樣的防備地震的儀器。但是災難還是接二連三地發(fā)生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樹大地震,許許多多的生命被死神奪走,一切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防震減災刻不容緩。為了在地震時保護好自已的生命,我們學校組織參觀了高埔崗街道綜合文化站的防震減災科普室,通過這一次參觀學習,我更加懂得了生命的珍貴,對于地震災害我們要防患于未然。以下是我的參觀心得。
地震災害是全世界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和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預報不能解決人員傷亡問題下,我們來到這里加強對地震預防知識的學習,以利于掌握正確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通過文化站的老師講解,我知道了地震是由于地球內部物質不停的運動而產生的一股作用于巖層巨大的力,當這股力累積倒一定程度時,巖層會變形、彎曲。一旦承受不了這種變化時,巖層會發(fā)生急劇的破裂、錯動,釋放出巨大能量,纏身強烈的震動,這就是地震。原來地震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天然地震,另一類是人工地震。其中天然地震又包括:火山地震、陷渦地震等。
當?shù)卣鸢l(fā)生時,房屋倒塌后往往是形成三角空間,這是我們幸存的安全地點。如果是在樓房內,我們可以選擇廚房、衛(wèi)生間等空間矮小的房間、不易倒塌的空間、墻角或桌子等堅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避震。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都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和使用電梯。
如果是在戶外的場合遭遇地震,則要避開高大建筑物等危險之處,護住頭,迅速跑到空曠場地蹲下。當大地劇烈搖晃,站立不穩(wěn)的時候,務必不要靠近水泥預制板墻、門柱等躲避。在繁華街、樓區(qū),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厚毛巾等物保護好頭部。
一旦地震真的發(fā)生,人們可能面對各種困難。但是,要逃生,必須克服恐懼心理,用正確的方法自救求生。這對于減輕地震災害,免遭不該有的損失。如果不能自行脫險,一定要沉住氣,保護自己不受新的傷害,如果暫時無法脫險,要想辦法維持生命,尋找食物和水,保存體力,耐心等待,并設法與外界聯(lián)系,不能可大聲哭喊,勉強行動。這樣反而傷害自己。應該盡量閉目養(yǎng)神,時間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積極參與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壯大救援隊伍,讓更多的人獲救。在發(fā)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容易產生動搖參觀防震減災科普展心得體會。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jù)正確的信息,冷靜地采取行動,極為重要。這次科普展的內容豐富多彩,最讓我震驚的是在青海玉樹地震時,我們救援隊花了4個小時救了一位小姑娘,這種不怕苦、不怕累、永不放棄的這種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剎那間,我真正體會到了我們中華民族不屈不撓、不被困難打垮的那種奮斗精神,我愛我們的祖國!這次防震減災科普展出給我了啟示:珍愛生命,防患未然!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十
”那年,我大你倆歲,今年我大你十一歲”,日歷又翻新到5.12日,汶川大地震,九年了,九年或許可以撫慰傷痛,卻撫不去思念與記憶。不管時光荏苒,不會忘的就是不會忘,那些山河破碎,觸目驚心卻又感人至深的畫面。
九年前,我還是個高中生,雖還青澀,猶記得人民空降兵帶著遺書從5000米高空的舍身一跳,記得解放軍滿身傷痕滿腔疲憊卻沒有抱怨的樣子。軍人累到在廢墟上,軍犬爪子刨地刨出血。
那一天,走在街上,全市所有的車停下來鳴笛默哀三分鐘,陽光晃著眼睛感覺想哭;那一天,讓我見證到了祖國的眾志成城,溫總理的”多難興邦”。
那一年那一天那些驚心動魄的歲月,那些逝去的人告訴我們:活著真好!
九年后,如今的我已經是一名光榮的煤礦工人,一個要害單位的崗位司機,特殊的崗位讓我更加明白安全的重要性。瓦斯抽放站,地面大型設備集結地,加壓泵、真空泵、氣柜是我們的崗位三寶。崗位司機每天主要職責就是認真巡檢,看好這些大型寶貝。要做到這點并不容易,我們必須認真學習崗位知識,應急預案,努力提升自己的操作水平,做到保運行,零事故,安全生產。
汶川大地震的生離死別告誡我們生命的脆弱與可貴,而安全就是保障我們生存的根本,只有安全生產用心工作,我們才能享受生命,有了生命,我們才能陪伴家人愛人朋友一起走過這美好的人間歲月。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十一
2008年5月12日是汶川8.0級大地震紀念日。
十四年前的5月12日是個黑色的日子,所有的中國人,都處在強烈的震驚和悲傷當中,一瞬間:無數(shù)的笑容化為死亡,無數(shù)的快樂變成了悲傷,無數(shù)的歡歌變成了哀歌……時間永恒地定格在14時28分04。
一時間整個汶川、北川山崩地裂,滿目瘡痍,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然而生命又是如此頑強,天搖地動之時,是你們用自己的生命,筑起死亡的屏障,保護住那更多的生機。
107小時的深埋,怎能摧毀人的意志,頑強的人們,重燃了生命之火。“不論你在哪里,我們都要找到你!找到你!一雙雙顫動的手掌;一對對無助的眼神;一場場絕望的生死離別;一條條奄奄一息的'生命。
愛的真諦讓我們聯(lián)系在一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擔當與力量,剎那間無數(shù)愛心飛向四川。心靈的呼喚是我們感受到對生命的無限渴望。
然而時間就象流水一樣,轉眼間,汶川地震十四周年紀念日。我們紀念這個日子,不僅是追思逝者,也是要祈禱災難不會再一次重演。
十四年風雨同舟催人奮進、充滿希望!“天災無情,人間有愛”凝聚成了社會發(fā)展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正是一次次災難的考驗、一場場人間真情的傾注,砥礪著我們的民族精神,推動著中國社會在挫折中奮進、在逆境中前行。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十二
今天是5月12日,提起這個日子,我們不免會想到08年那場汶川大地震。也就是因為這場地震,次年起,今天被稱為“減災防災日”。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一場8.0級大地震在汶川發(fā)生了,震中是汶川縣映秀鎮(zhèn)。地震導致近7萬人遇難,1.8萬人失蹤。一剎那間許多家庭破碎,蕓蕓眾生定格在那一瞬間。這次地震造成了8千多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它被譽為建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災害性最大的一場地震。
時光荏苒,14年過去了。目前,新的汶川早已在傷痛中蘇醒,它奮勇前行,重新生長。
今天是汶川地震14周年,讓我們共同緬懷逝者,祝?!靶律保懹浤切┳屛覀冊俅螉^起前行的力量。再次感受那些災難中留給我們的溫暖與感動!
災難無情,人間有愛,不論什么時候,人與人之間的溫暖會傳遞出無比堅強的力量,這個力量可以抵御寒冷,治愈傷痛,給予希望,使我們重見陽光!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十三
1、不忘災難,致敬堅守,致敬所有的負重前行,愿以后的日子,山川無恙,一切皆安。
2、我們從未忘卻,緬懷那些在地震中戛然而止的生命,致敬那些抗震英雄!
3、雙手合十,誠心祈禱,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就能克服所有的困難。只要有愛,希望就在。十四年過去了,祝愿汶川越來越好,祝愿中國更加強大。
4、加油噢!災區(qū)的人們,我們永遠在一起!一定會戰(zhàn)勝困難的!你們都是好樣!加油!
5、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難,才能煉出創(chuàng)造天堂的力量。
6、大地無情起禍端,蘆山同胞遭震難。母親聞訊速救援,兄弟姐妹意志堅。全國人民心連心,有難我們要管!堅持!平安!
7、沒有邁不過的檻,人定勝天,我們相信,在全國人民的一起努力下,四川的人民一定能克服困難,你們的將來一定會更好。
8、月圓年年相似,你我歲歲相盼。那滿天的清輝,遍地災難,便是我們互傾的思念——愿你,我的家人,永遠平安。
9、轉眼之間,瞬息萬變,愿你我安好!人生一瞬,直到無恙!
10、生死不離,生生不息,緬懷逝者,致敬重生。
11、歲月抹去滿目瘡痍,但是疼痛的記憶仍然歷歷在目,我們緬懷逝者,也感謝每一位救援英雄。祝福汶川,祝福祖國,愿往后歲月一切平安!
12、無言的'淚灑滿災區(qū),無聲的愛釋放熱土,全省哀悼日讓我們默哀3分鐘,為逝者禱告,為生者祈福。
13、十四年,太長,足以讓地震中幼稚懵懂的少年長大成人;十四年,太短,地震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14、希望你們平安,全國人民與你們共度難關。
15、讓我們?yōu)楣收攉I上一份哀思,祝?;钪娜烁玫鼗钕氯?。擦干我們的眼淚,記住他們,我們要堅強地前進,共同努力,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美好。
16、讓我們用堅強、團結、積極、向上的行動來表達我們對遇難同胞的緬懷對抗震搶險英雄的敬意,用最真誠的祝福對所有在地震中失去親人的同胞們說一句:廬山加油,中國加油!
17、這世間,永遠都有那么一些人,他們的每一個舉動都可歌可泣。致敬他們。
18、你或許已經淡忘了曾經的錐心之痛,亦或者不愿再回首和提及那段痛苦的記憶,傷痛和苦難雖然過去了,但作為活著的我們,永遠都不能忘卻這一切。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十四
5月9日,我們海小全體師生開展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防災逃生演練(地震、火災),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救防范能力,做到在發(fā)生火警火災、地震時能臨危不亂,有序迅速地逃生,對這次演練,我是有點緊張,有點期待,還有點好奇。
兩節(jié)課后,我們開始了自救演練,首先開始的是地震自救演練。緊急鈴響起了,我們迅速地躲到了最近的桌子下面,如果真的有地震的話,就可以不被石頭砸到了,有的躲在下面一動不動,好像一只冬眠的北極熊。而我縮成一團,心一直“撲通撲通”的跳著,鈴聲停了,我終于松了一口氣,從桌子底下鉆了出來。
地震自救演練結束后,火災逃生演練又開始了,緊急鈴聲響起后,我們飛快地跑出教室,操場上井然有序的排好隊,剛開始有點亂,大家你推我,我推你,經過老師的指點跑到操場上。
通過這次演練,使我們基本上了解了災難發(fā)生時的應對措施,大大增強了我們的安全意識與自護自救技能,從中我也體會到不管遇到任何緊急事情,一定要沉著冷靜,臨危不亂。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十五
災難來臨之時,處在災難之中的人奮力掙扎,置身事外的人無能為力。災難過去之后,留給活著的人無限的思考,大部分的人在耳聞目睹了這一場人間浩劫之后,人生觀、價值觀、生命觀都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作為教師的我,在聽聞了汶川地震中涌現(xiàn)出的像袁文婷、向倩、嚴蓉、茍小超、瞿萬蓉……這樣的為了挽救學生的生命而毅然選擇放棄自己生命的人民教師的英雄事跡之后,由衷的對教師這一職業(yè)有了重新的認識。
教師是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yè),對于教師來說,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蘇霍姆林斯基說:“熱愛兒童?!濒斞刚f:“教育植根于愛?!睈垡蛩固拐f:“只有愛才是最好的教師?!痹诖üぷ鞯南婕蠋熥T千秋用生命詮釋了這一格言。
當?shù)卣馂碾y突然襲來時,譚千秋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護住了他的學生。在那千鈞一發(fā)之際,人生閱歷豐富的他本來有機會能夠從容自保,但是他首先想到了學生。在那一瞬間,他眼前可能浮現(xiàn)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可能有些許遲疑和猶豫。但是,對自己學生的愛讓本來有選擇的他毫無選擇,他毅然地張開雙臂,護住自己的四個學生,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他們,把死亡留給了自己。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個家庭的悲痛和惋惜、四個家庭的團聚和幸福以及無數(shù)的感動。他無私的愛就像種子一樣開始發(fā)芽,不僅感染他在湖南衡陽的'老鄉(xiāng)、他大學時期的同學,也感染著無數(shù)的教師和國人。
“走在校園里的時候,遠遠地看到地上有一塊小石頭他都要走過去撿走,怕學生們玩耍的時候受傷?!碑斈憧吹竭@些細節(jié)的時候,你就明白譚千秋的勇氣和力量來源于哪里。譚千秋的行動并非偶然,只有對學生巨大的愛和對職業(yè)的虔誠才能讓一個人在面對死亡威脅產生如此大的勇氣。
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職業(yè)感,北川教師劉寧在地震時先救出學生卻永遠失去女兒。
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職業(yè)感,都江堰聚源鎮(zhèn)教師在地震時為疏散學生而放棄了逃生的機會。
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職業(yè)感,廣安的特崗老師為救一個被絆倒的孩子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職業(yè)感,平通中學的化學老師喬廣平在地震時呼喊所有的人快跑,自己卻跑到了最后。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乃至生命,向我們闡釋了什么是師德,什么愛,什么是榮耀!
當成千上萬間房屋倒下去的時候,是他們的愛撐起了整個世界!
災難帶給我們的,絕不僅僅是傷痛。教師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作為政治老師的譚千秋用自己的生命給學生上了最后也是最完美的一場思想政治課,當那些被他救起的孩子長大后,他們將會比別人更加懂得什么是勇氣,什么是無私,什么是責任。在這次特大地震災害中,災區(qū)的老師所做出的英雄壯舉確實令我們震撼,令我們感動。他們也見證著人民教師的偉大師魂,揭示了人民教師愛與責任的真諦。在災難面前,在生死關頭,我們的老師首先想到的是學生,他們毫不猶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這是多么崇高的英勇無畏和大愛之舉。他們用愛和責任為學生筑起了生命長城,展示了為人師表的精神風暴和崇高的人性光輝。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踐行了人民教師的神圣職責,展示了人民教師的崇高師德,譜寫了人民教師的英雄贊歌。
我們知道劉胡蘭英勇不屈的光榮就義,我們知道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壯舉,我們知道邱少云在烈火中煎熬的感人事跡,我們也曾感嘆現(xiàn)實生活缺少成為英雄的“機遇”,然而,一位位普通的人民教師,一個個果斷的行為選擇,一幅幅凍結的感人場景,一個個震撼的英雄,讓我們懂得了向災區(qū)英雄教師學習的點點滴滴。
向英雄教師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們舍生忘死,奮不顧身的奉獻精神。在困難來臨之際,迎難而上,努力進取,無私奉獻,用堅強的意志和勇敢的行動戰(zhàn)勝困難;向英雄教師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們堅守崗位,忠于職守的師德。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弊鳛橐幻鈽s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做好本職工作,克盡職守,愛崗敬業(yè),將自己的工作不斷推向前進,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向英雄教師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們對學生的關愛和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關愛學生是教師的責任,青年學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培養(yǎng)優(yōu)秀杰出的接班人是每一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教育事業(yè)是人類崇高的事業(yè),每一位教師要向抗震救災的英雄教師學習,熱愛教育事業(yè),嚴于律己,教書育人,做人民滿意的教師,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向英雄教師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們用生命所闡釋的師魂。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教師不僅要努力學習,為人師表,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而且要不斷進取,頑強拼搏,使自己的行為成為世人學習的典范。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師者,所以奉獻、大愛、世范也。
毫無疑問,是一種無私無畏的高貴精神在驅使著他們,是一種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人性光輝在激勵著他們,是一種對他人生命的無限敬畏、恃重、關懷與愛護在告誡他們――先人后己,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我忽然想起著名詩人臧克家的一句詩:“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笔堑?,這些英雄都已經死了,但我們相信,他們還活著,而且,還會永遠地活著。他們不是活著的人,而是活著的靈魂和精神;他們不是活在有形的日子里,而是活在人們無形的心中……無數(shù)革命先烈走了,但是,他們的英雄事跡永不衰敗,他們的革命精神永世長存,他們的精神和人格魅力永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這一次,也不例外。
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關愛他人是無限的;一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但是,人性的光輝是永恒的。因此,雖然有許多人在地震中舍己為人獻出了生命,但是,他們的精神在瞬間釋放了萬仗光芒,而且,必將永世長存!
我們每一個人都記住在地震中死亡的每一個人,并向在地震來臨時舍己為人的英雄永遠致敬!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十六
1、震中洋房林立但廢墟猶在雜草叢生傷痛沒有忘記。
2、銘記那場災害,銘記那份勇敢。
3、祭奠,只為告慰天堂的親人、我們活得很好。祭奠,只為讓自己明白、如水平靜的生活下,我們始終沒有彼此相忘。
4、14年祭。當年的你們,還好嗎。
5、緬懷逝去同胞,希望汶川發(fā)展越來越好。
6、抹去的是時間,抹不去的是傷痛,愿逝者安息,生者安康。
7、銘記傷痛,致敬重生,跨越奮進!
8、逝者安息,生生不息,愿再無災害。
9、有人說過,人走了,就會變成一顆星星,我寧愿天上永遠沒有星星。
10、生命逝去的悲傷,哪怕蒙上十年塵土依然鮮明,但愛若不息,希望不止。
11、十四年過去,讓我們?yōu)轭倦y的同胞默哀,向參與救災的英雄致敬,有樂觀勤奮的中國人,祖國必定堅強!
12、在這特殊的時刻,吊唁已去不能回頭的親人,撫慰時常不能忘懷的心靈,感恩永遠不能忘記的幫助,點贊奮然前行的身影,攜手正在闊步的戰(zhàn)友……擦干淚,挽起臂,一起走,正有光明在前頭!
13、十四年前,你保護了我。十四年后,我成為了你。十四年生死不離,生生不息。
14、有一種力量使山川動容,有一種團結叫守望相助,有一種重生叫自強不息。萬物皆有裂痕,那是陽光照進來的地方。
15、記過往,堅守希望。生死不離,生生不息。向堅強和重生致敬。
16、十四年前你在哪?十四年后你又成了誰?人生百態(tài),無不可逾越的過去,無不可抵達之未來。多難興邦,唯有砥礪前行才是感念逝者不負來者的更好敬意。
17、愿時光撫平所有傷痛,愿生命走向美好未來。緬懷,默哀。
18、汶川地震一轉眼一過去14年,我們從未忘卻,緬懷那些在地震中戛然而止的生命,致敬那些抗震英雄!
19、汶川之痛,華夏之哀。深切緬懷在這場大地震中遇難同胞,勿忘在這場地震中勇于救災的逆行者們。
20、512汶川大地震14周年,銘記那場災難,銘記那份勇敢!
21、為什么我們經常眼含淚水,因為我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愿往后歲月,一切皆安。
22、十四年,時間撫慰傷痛,也見證重生,愿往后祖國山河無恙,人民皆安。
24、十四年前,他們寫下遺書空降災區(qū)!致敬中國軍人!
25、用吾輩之青春,守護這盛世之中華!感謝他們奮不顧身,我們永遠銘記!致敬抗震英雄!
27、廢墟掩埋了許多人的生命,卻無法掩埋人性的光輝。致敬偉大的母愛。
28、勿忘國殤,珍愛生命。讓愛潤滿中華!
29、今天是汶川地震十四周年也是護士節(jié),無論是汶川救災,還是武漢抗疫,護士們都無私奉獻,辛勤付出。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感恩有你,山河無恙。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十七
2008年5月12日既是汶川、北川8.0級大地震紀念日,也是中國防災減災日。
十四年前的5月12日是個黑色的日子,所有的中國人,都處在強烈的震驚和悲傷當中,一瞬間:無數(shù)的笑容化為死亡,無數(shù)的快樂變成了悲傷,無數(shù)的歡歌變成了哀歌……時間永恒地定格在14時28分04。
一時間整個汶川、北川山崩地裂,滿目瘡痍,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然而生命又是如此頑強,天搖地動之時,是你們用自己的生命,筑起死亡的屏障,保護住那更多的生機。
107小時的深埋,怎能摧毀人的意志,頑強的人們,重燃了生命之火?!安徽撃阍谀睦?,我們都要找到你!找到你!一雙雙顫動的手掌;一對對無助的眼神;一場場絕望的生死離別;一條條奄奄一息的生命。
愛的真諦讓我們聯(lián)系在一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擔當與力量,剎那間無數(shù)愛心飛向四川。心靈的呼喚是我們感受到對生命的無限渴望。
然而時間就象流水一樣,轉眼間,今天便是汶川地震十四周年紀念日。我們紀念這個日子,不僅是追思逝者,也是要祈禱災難不會再一次重演。
十年風雨同舟催人奮進、充滿希望!“天災無情,人間有愛”凝聚成了社會發(fā)展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正是一次次災難的考驗、一場場人間真情的傾注,砥礪著我們的民族精神,推動著中國社會在挫折中奮進、在逆境中前行。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十八
那一年的那一刻,我還在十四中學讀高二。當時我和同學們正在教室里上午自習,突然教室里的吊燈開始搖動,課桌也感覺被人踢了似得移動了一下,但是對于從未經歷過地震的我們而言,并沒有感到什么異常,都以為是后面的同學惡作劇故意搖桌子,照舊在教室里寫作業(yè)。午自習后的第一堂課剛好是地理課,地理老師剛進教室就告訴我們,就在剛剛14時28分04秒,四川發(fā)生了一場大地震,當時還在納悶:四川地震怎么會影響到我們?那時哪里知道,這場地震奪走了幾萬人的生命,還包括我的許多同齡人。
地震發(fā)生后,當因為正在讀高中,一直都不給看的電視,在那期間都總是打開著,全校都在關注,全中國都在關注。每個人都在捐款,家長都會多給錢還說著“多捐點兒吧”,每個人都是發(fā)自內心的想幫助受災人民。讓人感動的更多的是堅強不息的精神,“能聽見說話嗎?有人嗎?”電視里播放的新聞,每救出一個人,我們都跟著鼓掌。聽到有人要截肢,心都跟著揪一揪。可樂男孩,敬禮男孩,豬堅強……是沉重災難中的一抹陽光,一抹光彩。解放軍精神,白衣精神,帶給我們安全感。一直都記得那句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眾志成城,抗震救災?!?BR> 時光飛逝,竟然已經十四周年了,大地的傷疤已經愈合,人類挺過傷痛,但會記住傷痛。新冠疫情,汶川地震,讓我感受到了,災難會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進,也對“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國人在災難面前從不服輸!要相信不管怎么樣,背后都會有強大的祖國支撐。中國人民真的很了不起,這十四年中國人經歷了很多,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在挫折中越來越強大,偉大的中國,偉大的中國人民都是自己的英雄,祖國大好河山,在中國人民的團結一致中一定會越來越雄壯。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十九
1、遙憶悲傷,吾輩更當自強。
2、十四年,太長,足以讓地震中幼稚懵懂的少年長大成人;十四年,太短,地震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3、銘記傷痛,致敬重生,跨越奮進!
4、向遇難同胞致哀,向救援英雄致謝!
5、逝者安息,生生不息,愿再無災害。
6、勿忘國殤,珍愛生命。讓愛潤滿中華!
7、歲月抹去滿目瘡痍,抹不去疼痛記憶。
8、深切緬懷在那場大地震中遇難的同胞!
9、緬懷逝去同胞,希望汶川發(fā)展越來越好。
10、如果有從天堂回來的車,今天應該很擠吧。
12、生死不離,生生不息,緬懷逝者,致敬重生。
13、緬懷逝去的同胞!祝福汶川,未來一切安好!
14、愿災難遠離人類,望人類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15、祭奠每個逝去的同胞,也祝福這座重生的城市。
16、緬懷英雄,共悼逝者,愿山河無恙,歲月皆安。
17、我們載著歷史的沉重前行,不忘初心,深切緬懷。
18、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難,才能煉出創(chuàng)造天堂的力量。
19、愿時光撫平所有傷痛,愿生命走向美好未來。緬懷,默哀。
20、抹去的是時間,抹不去的`是傷痛,愿逝者安息,生者安康。
21、轉眼之間,瞬息萬變,愿你我安好!人生一瞬,直到無恙!
22、歲月抹去滿目瘡痍,抹不去疼痛記憶。祝福汶川,祝福中國!
23、十四年了,那身熟悉的綠軍裝,仍舊是我們記憶當中最感人的畫面。
24、汶川地震十四年,生死不離,生生不息,緬懷逝者,致敬重生。
25、十四年,時間撫慰傷痛,也見證重生,愿往后祖國山河無恙,人民皆安。
26、廢墟掩埋了許多人的生命,卻無法掩埋人性的光輝。致敬偉大的母愛。
27、我們從未忘卻,緬懷那些在地震中戛然而止的生命,致敬那些抗震英雄!
28、生命逝去的悲傷,哪怕蒙上十年塵土依然鮮明,但愛若不息,希望不止。
29、這世間,永遠都有那么一些人,他們的每一個舉動都可歌可泣。致敬他們。
30、向遇難同胞致哀,向救援英雄致謝,愿世間少一些災難,更多一些溫暖關懷!
31、汶川大地震十四周年,山川撫平傷痕,汶川走向重生。祝福汶川,祝福中國!
32、汶川地震十四年,時間撫慰傷痛,也見證重生。往后歲月,風雨無阻,齊心同行。
33、不忘災難,致敬堅守,致敬所有的負重前行,愿以后的日子,山川無恙,一切皆安。
34、為什么我們經常眼含淚水,因為我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愿往后歲月,一切皆安。
35、生者奮進,逝者安息。在渺小的同時,我們該在對逝者的回憶和緬懷中記住人的偉大。
36、時間沖淡了一切,這一些我們不應相忘?;仡櫮切┒ǜ竦乃查g,祭奠歷史,悼念遇難者。
37、用吾輩之青春,守護這盛世之中華!感謝他們奮不顧身,我們永遠銘記!致敬抗震英雄!
38、讓我們?yōu)轭倦y的同胞默哀,向參與救災的英雄致敬,有樂觀勤奮的中國人,祖國必定堅強!
39、十四年很長,時間沖淡了我們的悲傷,重振家園??墒哪暝匍L,有那么一群人,從未讓我們失望。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二十
1.汶川地震14年,生死不離,生生不息,緬懷逝者,致敬重生。
2.又到512,汶川地震紀念日。多災的四川,是我們心牽的地方。我沒有翅膀,暫不能到達那塊地方。但我們向著汶川的方向,慷慨解囊;我們獻出的每一滴愛,方向也是四川那個地方!
3.14年祭。當年的你們,還好嗎。
4.走進歲月的風雨里,淚水可以流,希望依然在,互相道一句珍重,你在,世界在。
5.地震的朋友們,希望你們堅強,自然災難是打不倒人類的,全世界人民一起為你們祈禱和祝福,愿你們早日重建家園。
6.記過往,堅守希望。生死不離,生生不息。向堅強和重生致敬。
7.望你們能化險為夷,早日重建家園。要記住,中國人是堅強的,全國人民與你們心連心。
8.我們從未忘卻,緬懷那些在地震中戛然而止的生命,致敬那些抗震英雄!
9.地震大劫死逃還,重獲新生建家園。奮起精神復活路,大難不死后福祥,重整旗鼓齊心干,推翻一個舊世間?,F(xiàn)代城市來建設,高樓闊街大廣場。祝你:重生復活幸福享,世紀天倫艷陽天。
10.一級響應奔高原,昭通地震八方援。災民清淚揮不去,將心比心心難安。但有溫情送心意,一分微力尚可捐。愛心短信多傳遞,人人有愛處處暖。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二十一
自古以來,教師職業(yè)就是“傳道、授業(yè)、解惑”。不久之前,我也深信,教師,陽光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就是為孩子們在人生旅程中,豐富心靈,開啟心智;用春風化雨之愛去滋潤孩子的心田;嚴謹治學,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學生,為他們前行的道路點燃希望的光芒。
我以為,平時的盡職盡責,平時對學生的噓寒問暖,下雨天遮遮雨,生活中聊天談心,就是愛。這種愛就是無私;這種愛就叫關懷;這種愛就是崇高;這種愛刻畫著偉大的靈魂――師魂。老師們經常為瑣碎的'小事忙碌著,我也經常被身邊的同事們披星戴月,苦口婆心,不計較得失的精神感動著,感慨著,我們的職業(yè)太平凡,太瑣碎。
然而,一場震驚世界的大地震卻讓“老師”――這個被學生叫了無數(shù)次的稱呼,在此刻發(fā)出了最為奪目的光芒。在這次空前的大災難中,災區(qū)的老師成了讓世人一次次感動的焦點,隨著災情趨于穩(wěn)定,抗震救災工作有序有效地推進和展開,災區(qū)的各種情況不斷地傳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事跡開始在人們心口傳遞:
德陽市東汽中學老師譚千秋,在教學樓倒塌之際,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用這雙曾傳播過無數(shù)知識的手臂,從死神手中奪回了四個學生的生命,而他卻永遠告別了他深愛的學生,年僅50歲。
在崇州市懷遠中學教學樓垮塌之際,正在疏散學生的吳忠洪老師,聽說有學生掉隊,又義無反顧地從三樓返回四樓,這時樓體突然垮塌,吳老師和幾名學生被吞噬。
淚水漫過,被救學生和家長們還想再看一眼老師的背影,消息傳來,我們再一次讀懂“師德”二字的博大與崇高。
在危急關頭,面對弱小的生命,總要有人站出來,面對絕望的雙眼,總需要有人給予最堅定的回應??窗?!我們的老師,用自己的生命保護著學生:他們有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忍受著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堅守一線,搶救被掩埋學生……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為學生開路,為了抓住一線生機,他們奮不顧身,為了一個生命他們逃出去再回來。生死考驗,他們心里裝著的永遠是學生!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為學生筑起了一道永生的長城,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彰顯了師德的光輝。他們是何等的無私與無畏呀!
在心痛失去這些英雄的同行的同時,我深深的被震撼:這高尚的師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這是因為老師們平時的工作中,在任何時候都把學生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正是平時瑣碎的“小愛”,才鑄就了危難之時的“大愛”!
因為大愛無言。昨天,他們還是普普通通的老師,拿著微薄的工資,日復一日地在做著雖然神圣卻毫不起眼的教書育人的工作。然而今天,他們就用血肉之軀筑起了一段永遠不倒的愛之長城,用他們最后的一堂無聲之課,點亮了通往未來的希望之路。
在生與死的抉擇中,一個個平時默默無聞的老師,沒有絲毫的猶豫,將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用生命詮釋了一個師者對學生最深摯的愛。烈火見真金,在大災大難中,老師用他(她)并不寬厚的肩膀為孩子們撐起了一片生命的天空,把自己和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他們毫不遜色于戰(zhàn)場上的英雄,他們是最可愛的人,他們是老師的驕傲。克拉瑪依大火,幾乎全部的老師為搶救孩子而葬身火海,更有南京的殷秀梅老師為孩子阻擋飛馳的汽車獻出自己的生命,在這次四川大地震中我們老師們再一次展現(xiàn)了他們的大慈大勇和無疆大愛。
老師保護學生是責任,是義務,是無法推卸的職責,但是我們也應該想到,在那極其短暫的時間里,在那生死時速的危急之中,如果有些許的閃念,如果有絲毫的膽怯,都足以讓人選擇逃避。責任,并不總是壯烈的理由。而存于一個師者心目中無比崇高的道德良知,卻是永恒的,卻是在任何時候都是最有力量的一個起點。
災難帶給我們的,絕不僅僅是傷痛。雖然這些災區(qū)的老師離我們而去了,但是他們的事跡人們會永遠銘記,他們的精神將激勵著我們踏踏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全身心地愛自己的學生,為祖國培養(yǎng)出更多更優(yōu)秀的棟梁。作為一名老師,我會更加盡職盡責用心去教育學生,做了解和信任學生的朋友,做體貼和愛護學生的母親。我知道瑣碎的小事孕育小愛,但堅信,只有堅持這寬容的師愛、無私的師愛,才會愛得深沉、持久。
大愛無言!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二十二
汶川地震14周年,我們未曾忘記,歲月抹去滿目瘡痍,抹不去疼痛的記憶。又是一年512,讓我們一起,緬懷逝者,致敬重生。
這次地震中,有許許多多的人遇難,許許多多的人為他們而獻身,又又許許多多的人伸出援救之手。
95歲的老人——馮三秀他雖然已在家鄉(xiāng)捐了2萬元,但是后來他又捐出了10萬。這年過九旬的老人擁有這樣大的“愛”,難道不值得我們敬佩嗎?更讓人感動的是:
一位43歲的男教師,“李國林”,他為就自己的學生,卻犧牲了自己的兒子!當他聽到兒子呼喊著:‘救我’,難道會忍心失去他嗎?”“不,因為他明白——如果其他家長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樣的傷心。當他把三十多名學生成功解救后。誰?誰知道,那年輕的生命已經悄悄離去。這不僅是一個偉大的父親,更是一位偉大而讓人敬佩的教師!
當然,在這次地震中,不僅僅只有這幾個感人故事。還有許許多多的人,許許多多的事,都會讓人感動的淚流滿面。我相信聽到、看到這些故事的人,都已經把他們當作真正的英雄了,因為他們付出太多太多了。
“愿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一
2008年5月12日既是汶川、北川8.0級大地震紀念日,也是中國防災減災日。
14年前的5月12日是個黑色的日子,所有的中國人,都處在強烈的震驚和悲傷當中,一瞬間:無數(shù)的笑容化為死亡,無數(shù)的快樂變成了悲傷,無數(shù)的歡歌變成了哀歌……時間永恒地定格在14時28分04秒。
一時間整個汶川、北川山崩地裂,滿目瘡痍,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然而生命又是如此頑強,天搖地動之時,是你們用自己的生命,筑起死亡的屏障,保護住那更多的生機。
107小時的深埋,怎能摧毀人的意志,頑強的人們,重燃了生命之火?!安徽撃阍谀睦?,我們都要找到你!找到你!一雙雙顫動的手掌;一對對無助的眼神;一場場絕望的生死離別;一條條奄奄一息的生命。
愛的真諦讓我們聯(lián)系在一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擔當與力量,剎那間無數(shù)愛心飛向四川。心靈的呼喚是我們感受到對生命的無限渴望。
然而時間就象流水一樣,轉眼間,今天便是汶川地震14周年紀念日。我們紀念這個日子,不僅是追思逝者,也是要祈禱災難不會再一次重演。
十年風雨同舟催人奮進、充滿希望!“天災無情,人間有愛”凝聚成了社會發(fā)展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正是一次次災難的考驗、一場場人間真情的傾注,砥礪著我們的民族精神,推動著中國社會在挫折中奮進、在逆境中前行。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二
十四年前的今天,四川汶川發(fā)生8.0級地震,山川破碎,舉國悲慟。危難之際,張祥青董事長和張榮華主席作出“為孩子們建最好的學校,建震不跨的學校!”的承諾。
十四年后的今天,一批批榮程學子用“自強不息,奮斗不止,永不言敗”的精神,托舉新時代的希望和夢想,在感恩、傳承與拼搏中,讓愛持續(xù)漂流,立志報國成才!
在汶川地震14周年紀念日前夕,在榮程鋼鐵集團21周年、融誠物產集團1周年之際,略陽榮程中學的孩子們發(fā)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字。他們的文字,讓我們看到這一代奮進、感恩、向上的少年已經成長為如時代所愿。他們的言行,讓我們看到“自強不息,奮斗不止,永不言敗”精神的傳承。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三
14年前的今天,在四川省汶川縣,發(fā)生了一場巨大的災難。
“今天,14時28分,在我國四川省汶川縣發(fā)生里氏8.0級地震?!蹦翘?,所有電視臺都被緊急插播這條消息,人們不敢相信,唐山地震也才7.6級??!四川……汶川……這是遭遇了多么大的災難!
當即,所有的官兵都沖向汶川,開始救援,他們沒有多想,就直接沖向了前線。
汶川,本來一個山清水秀的小鎮(zhèn),現(xiàn)在已經變得一片狼藉,人們撕心裂肺地叫喊著遇難了的親人,那一塊塊石板下面也在壓榨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剎那間,這個本來人民幸福安康的家園已經成了一個墳場,大地在晃動,在咆哮,在搶奪著一個個無辜的,鮮活的生命。
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既能讓我們豐衣足食,成全人類,也能翻滾咆哮,摧毀人類。它是那樣的危險,那樣的變幻莫測!但人類沒法離開這片土地,人類得依靠這片土地去生存,所以,對于它所帶來的災難,人類也只能默哀。那幾年的汶川,毫無疑問,是灰暗的,整個小鎮(zhèn)籠罩在一片煙霾之下,沒有生機,沒有活力,只剩下了一片傷感和寂靜。
政府出了政策,要幫扶汶川重新建設,人們自發(fā)組織,幫助汶川人民度過難關,這些溫暖的行為的確可以為汶川帶來一些安慰與關懷,但毫無疑問的是,有些東西,是無法彌補的:在汶川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老人,看到自己的家園已經物是人非,他絕望了;汶川在外的游子,聽到自己親人遇難的噩耗,他絕望了;那些兒童,幼兒,知道自己的父母已經不幸去世,他們也絕望了,但他們即使已經失去了希望,也有著堅定的信念,來自自己故去親人的希冀,也來自那些舍己為人官兵的囑托—活下去,他們知道,只有有了這樣的信念,掩蓋著那些傷痛,繼續(xù)堅強的活著,汶川,他們的家園,才有重生的希望。
今天,如果你到了汶川,你看到的一定是嶄新的汶川,它已經在祖國的幫助下站起來了,但也許,它也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地哭泣。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四
2008年5月12日既是汶川、北川8.0級大地震紀念日,也是中國防災減災日。
十年前的5月12日是個黑色的日子,所有的中國人,都處在強烈的震驚和悲傷當中,一瞬間:無數(shù)的笑容化為死亡,無數(shù)的快樂變成了悲傷,無數(shù)的歡歌變成了哀歌……時間永恒地定格在14時28分04。
一時間整個汶川、北川山崩地裂,滿目瘡痍,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然而生命又是如此頑強,天搖地動之時,是你們用自己的生命,筑起死亡的屏障,保護住那更多的生機。
107小時的深埋,怎能摧毀人的意志,頑強的人們,重燃了生命之火?!安徽撃阍谀睦?,我們都要找到你!找到你!一雙雙顫動的手掌;一對對無助的眼神;一場場絕望的生死離別;一條條奄奄一息的生命。
愛的真諦讓我們聯(lián)系在一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擔當與力量,剎那間無數(shù)愛心飛向四川。心靈的呼喚是我們感受到對生命的無限渴望。
然而時間就象流水一樣,轉眼間,今天便是汶川地震十周年紀念日。我們紀念這個日子,不僅是追思逝者,也是要祈禱災難不會再一次重演。
十年風雨同舟催人奮進、充滿希望!“天災無情,人間有愛”凝聚成了社會發(fā)展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正是一次次災難的考驗、一場場人間真情的傾注,砥礪著我們的民族精神,推動著中國社會在挫折中奮進、在逆境中前行。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五
14年前的今天,14時28分04秒,一個無法被忘記的時間;汶川的那場地震突然席卷而來,近7萬人遇難、18萬人失蹤、37萬余人受傷。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地震。
據(jù)說,汶川地震所釋放的破壞力,約等于二戰(zhàn)時期美國投擲在日本廣島、長崎那種原子彈252顆爆炸的總和。
曾經的家園毀于一旦,一切的美好瞬間化為烏有。民族之痛,國家之殤!
災難電影《2012》中有這樣一句臺詞:在大自然面前,我們都是渺小的;在巨大的自然破壞力前,我們都是無力的。
唯一能拯救自己的,除了方舟,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是我們天性中光輝燦爛的人性,是為了親人和朋友不惜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的英勇。
生命逝去的悲痛,相互扶持的堅強,災難面前的大愛,廢墟上的重新站立。山川撫平傷痕,汶川走向重生。
愿逝者安息,
愿生者奮進,
愿世間再無災難!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六
”那年,我大你倆歲,今年我大你十一歲”,日歷又翻新到5.12日,汶川大地震,14年了,14年或許可以撫慰傷痛,卻撫不去思念與記憶。不管時光荏苒,不會忘的就是不會忘,那些山河破碎,觸目驚心卻又感人至深的畫面。
14年前,我還是個高中生,雖還青澀,猶記得人民空降兵帶著遺書從5000米高空的舍身一跳,記得解放軍滿身傷痕滿腔疲憊卻沒有抱怨的樣子。軍人累到在廢墟上,軍犬爪子刨地刨出血。
那一天,走在街上,全市所有的車停下來鳴笛默哀三分鐘,陽光晃著眼睛感覺想哭;那一天,讓我見證到了祖國的眾志成城,溫總理的”多難興邦”。
那一年那一天那些驚心動魄的歲月,那些逝去的人告訴我們:活著真好!
14年后,如今的我已經是一名光榮的煤礦工人,一個要害單位的崗位司機,特殊的崗位讓我更加明白安全的重要性。瓦斯抽放站,地面大型設備集結地,加壓泵、真空泵、氣柜是我們的崗位三寶。崗位司機每天主要職責就是認真巡檢,看好這些大型寶貝。要做到這點并不容易,我們必須認真學習崗位知識,應急預案,努力提升自己的操作水平,做到保運行,零事故,安全生產。
汶川大地震的生離死別告誡我們生命的脆弱與可貴,而安全就是保障我們生存的根本,只有安全生產用心工作,我們才能享受生命,有了生命,我們才能陪伴家人愛人朋友一起走過這美好的人間歲月。
致敬汶川大地震中的英雄。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七
時間過得真快,每年的5月12號都會情不自禁的想到汶川,轉眼間又到了這個特別的日子,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位于中國四川省汶川縣發(fā)生了8.0級超強地震!整個縣城夷為廢墟,整個中國都給震動了!
我記得當時才20多歲正在上海打工的第三年,當時還是個懵懂的小伙子,轉眼間14年過去了,已經變成了大叔,時間抹去了大地的傷痛,卻抹不掉人們心里的疼,當時大半個中國都感受到了強烈的震感,也包括上海!
也許只有經歷了大災大亂的人才能深刻地詮釋什么叫溫暖,一時間全中國都動員起來,捐款捐物,做志愿者……所有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奔赴汶川!那時候大家所表現(xiàn)出來的精神今生今世永不忘懷!致敬汶川人民,致敬中國軍人!致敬所有幫助過汶川建設的人民!
你們是最棒的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如今盛世如你所愿!
14年過去了,今日的汶川已是車水馬龍,一片生機向榮的畫面,我想這也是你們想見到的吧,愿逝者安息生者自強!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八
14年前的今天,14時28分04秒,四川汶川發(fā)生了8.0級大地震,近7萬人遇難。難忘的歲月,悲痛的曾經,讓我們一起緬懷在那場大地震中遇難的同胞!
光陰似箭,一晃14年過去了,今天是汶川地震十四周年紀念日。緬懷傷痛,是對生命應有的態(tài)度,更是為了迎接明天,砥礪前行。歲月可以抹去滿目瘡痍,但是它抹不掉悲痛的記憶。我們緬懷那些逝去的生命,也銘記那些在危急時刻不顧生死的英雄,銘記在震后為了重建而踴躍捐款的愛心人士。
汶川地震讓中華震驚,讓世界震驚。但是,我的祖國,您挺住了!您歷經艱難,卻從未在艱難中倒下。汶川大地震,其災難的力量,足以摧毀一座城市,但祖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精神讓我們獲得了重生!
14過去了,雖然已是滄海桑田,雖然歷史已然成為過去。但是14年前的5月12日,將永遠銘記在華夏兒女的心中。那血流成河的.畫面,那一片廢墟的城市,會如烙印一般,深深地烙在我們心中。
14年過去了,汶川早已重建,早已走向了欣欣向榮。歲月帶走了傷痛,卻永遠帶不走我們的追思!讀者可至祭祀文化網紀念館,為逝者緬懷!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九
自從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人們就做了各種各樣的防備地震的儀器。但是災難還是接二連三地發(fā)生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樹大地震,許許多多的生命被死神奪走,一切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防震減災刻不容緩。為了在地震時保護好自已的生命,我們學校組織參觀了高埔崗街道綜合文化站的防震減災科普室,通過這一次參觀學習,我更加懂得了生命的珍貴,對于地震災害我們要防患于未然。以下是我的參觀心得。
地震災害是全世界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和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預報不能解決人員傷亡問題下,我們來到這里加強對地震預防知識的學習,以利于掌握正確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通過文化站的老師講解,我知道了地震是由于地球內部物質不停的運動而產生的一股作用于巖層巨大的力,當這股力累積倒一定程度時,巖層會變形、彎曲。一旦承受不了這種變化時,巖層會發(fā)生急劇的破裂、錯動,釋放出巨大能量,纏身強烈的震動,這就是地震。原來地震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天然地震,另一類是人工地震。其中天然地震又包括:火山地震、陷渦地震等。
當?shù)卣鸢l(fā)生時,房屋倒塌后往往是形成三角空間,這是我們幸存的安全地點。如果是在樓房內,我們可以選擇廚房、衛(wèi)生間等空間矮小的房間、不易倒塌的空間、墻角或桌子等堅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避震。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都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和使用電梯。
如果是在戶外的場合遭遇地震,則要避開高大建筑物等危險之處,護住頭,迅速跑到空曠場地蹲下。當大地劇烈搖晃,站立不穩(wěn)的時候,務必不要靠近水泥預制板墻、門柱等躲避。在繁華街、樓區(qū),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厚毛巾等物保護好頭部。
一旦地震真的發(fā)生,人們可能面對各種困難。但是,要逃生,必須克服恐懼心理,用正確的方法自救求生。這對于減輕地震災害,免遭不該有的損失。如果不能自行脫險,一定要沉住氣,保護自己不受新的傷害,如果暫時無法脫險,要想辦法維持生命,尋找食物和水,保存體力,耐心等待,并設法與外界聯(lián)系,不能可大聲哭喊,勉強行動。這樣反而傷害自己。應該盡量閉目養(yǎng)神,時間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積極參與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壯大救援隊伍,讓更多的人獲救。在發(fā)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容易產生動搖參觀防震減災科普展心得體會。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jù)正確的信息,冷靜地采取行動,極為重要。這次科普展的內容豐富多彩,最讓我震驚的是在青海玉樹地震時,我們救援隊花了4個小時救了一位小姑娘,這種不怕苦、不怕累、永不放棄的這種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剎那間,我真正體會到了我們中華民族不屈不撓、不被困難打垮的那種奮斗精神,我愛我們的祖國!這次防震減災科普展出給我了啟示:珍愛生命,防患未然!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十
”那年,我大你倆歲,今年我大你十一歲”,日歷又翻新到5.12日,汶川大地震,九年了,九年或許可以撫慰傷痛,卻撫不去思念與記憶。不管時光荏苒,不會忘的就是不會忘,那些山河破碎,觸目驚心卻又感人至深的畫面。
九年前,我還是個高中生,雖還青澀,猶記得人民空降兵帶著遺書從5000米高空的舍身一跳,記得解放軍滿身傷痕滿腔疲憊卻沒有抱怨的樣子。軍人累到在廢墟上,軍犬爪子刨地刨出血。
那一天,走在街上,全市所有的車停下來鳴笛默哀三分鐘,陽光晃著眼睛感覺想哭;那一天,讓我見證到了祖國的眾志成城,溫總理的”多難興邦”。
那一年那一天那些驚心動魄的歲月,那些逝去的人告訴我們:活著真好!
九年后,如今的我已經是一名光榮的煤礦工人,一個要害單位的崗位司機,特殊的崗位讓我更加明白安全的重要性。瓦斯抽放站,地面大型設備集結地,加壓泵、真空泵、氣柜是我們的崗位三寶。崗位司機每天主要職責就是認真巡檢,看好這些大型寶貝。要做到這點并不容易,我們必須認真學習崗位知識,應急預案,努力提升自己的操作水平,做到保運行,零事故,安全生產。
汶川大地震的生離死別告誡我們生命的脆弱與可貴,而安全就是保障我們生存的根本,只有安全生產用心工作,我們才能享受生命,有了生命,我們才能陪伴家人愛人朋友一起走過這美好的人間歲月。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十一
2008年5月12日是汶川8.0級大地震紀念日。
十四年前的5月12日是個黑色的日子,所有的中國人,都處在強烈的震驚和悲傷當中,一瞬間:無數(shù)的笑容化為死亡,無數(shù)的快樂變成了悲傷,無數(shù)的歡歌變成了哀歌……時間永恒地定格在14時28分04。
一時間整個汶川、北川山崩地裂,滿目瘡痍,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然而生命又是如此頑強,天搖地動之時,是你們用自己的生命,筑起死亡的屏障,保護住那更多的生機。
107小時的深埋,怎能摧毀人的意志,頑強的人們,重燃了生命之火。“不論你在哪里,我們都要找到你!找到你!一雙雙顫動的手掌;一對對無助的眼神;一場場絕望的生死離別;一條條奄奄一息的'生命。
愛的真諦讓我們聯(lián)系在一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擔當與力量,剎那間無數(shù)愛心飛向四川。心靈的呼喚是我們感受到對生命的無限渴望。
然而時間就象流水一樣,轉眼間,汶川地震十四周年紀念日。我們紀念這個日子,不僅是追思逝者,也是要祈禱災難不會再一次重演。
十四年風雨同舟催人奮進、充滿希望!“天災無情,人間有愛”凝聚成了社會發(fā)展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正是一次次災難的考驗、一場場人間真情的傾注,砥礪著我們的民族精神,推動著中國社會在挫折中奮進、在逆境中前行。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十二
今天是5月12日,提起這個日子,我們不免會想到08年那場汶川大地震。也就是因為這場地震,次年起,今天被稱為“減災防災日”。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一場8.0級大地震在汶川發(fā)生了,震中是汶川縣映秀鎮(zhèn)。地震導致近7萬人遇難,1.8萬人失蹤。一剎那間許多家庭破碎,蕓蕓眾生定格在那一瞬間。這次地震造成了8千多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它被譽為建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災害性最大的一場地震。
時光荏苒,14年過去了。目前,新的汶川早已在傷痛中蘇醒,它奮勇前行,重新生長。
今天是汶川地震14周年,讓我們共同緬懷逝者,祝?!靶律保懹浤切┳屛覀冊俅螉^起前行的力量。再次感受那些災難中留給我們的溫暖與感動!
災難無情,人間有愛,不論什么時候,人與人之間的溫暖會傳遞出無比堅強的力量,這個力量可以抵御寒冷,治愈傷痛,給予希望,使我們重見陽光!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十三
1、不忘災難,致敬堅守,致敬所有的負重前行,愿以后的日子,山川無恙,一切皆安。
2、我們從未忘卻,緬懷那些在地震中戛然而止的生命,致敬那些抗震英雄!
3、雙手合十,誠心祈禱,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就能克服所有的困難。只要有愛,希望就在。十四年過去了,祝愿汶川越來越好,祝愿中國更加強大。
4、加油噢!災區(qū)的人們,我們永遠在一起!一定會戰(zhàn)勝困難的!你們都是好樣!加油!
5、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難,才能煉出創(chuàng)造天堂的力量。
6、大地無情起禍端,蘆山同胞遭震難。母親聞訊速救援,兄弟姐妹意志堅。全國人民心連心,有難我們要管!堅持!平安!
7、沒有邁不過的檻,人定勝天,我們相信,在全國人民的一起努力下,四川的人民一定能克服困難,你們的將來一定會更好。
8、月圓年年相似,你我歲歲相盼。那滿天的清輝,遍地災難,便是我們互傾的思念——愿你,我的家人,永遠平安。
9、轉眼之間,瞬息萬變,愿你我安好!人生一瞬,直到無恙!
10、生死不離,生生不息,緬懷逝者,致敬重生。
11、歲月抹去滿目瘡痍,但是疼痛的記憶仍然歷歷在目,我們緬懷逝者,也感謝每一位救援英雄。祝福汶川,祝福祖國,愿往后歲月一切平安!
12、無言的'淚灑滿災區(qū),無聲的愛釋放熱土,全省哀悼日讓我們默哀3分鐘,為逝者禱告,為生者祈福。
13、十四年,太長,足以讓地震中幼稚懵懂的少年長大成人;十四年,太短,地震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14、希望你們平安,全國人民與你們共度難關。
15、讓我們?yōu)楣收攉I上一份哀思,祝?;钪娜烁玫鼗钕氯?。擦干我們的眼淚,記住他們,我們要堅強地前進,共同努力,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美好。
16、讓我們用堅強、團結、積極、向上的行動來表達我們對遇難同胞的緬懷對抗震搶險英雄的敬意,用最真誠的祝福對所有在地震中失去親人的同胞們說一句:廬山加油,中國加油!
17、這世間,永遠都有那么一些人,他們的每一個舉動都可歌可泣。致敬他們。
18、你或許已經淡忘了曾經的錐心之痛,亦或者不愿再回首和提及那段痛苦的記憶,傷痛和苦難雖然過去了,但作為活著的我們,永遠都不能忘卻這一切。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十四
5月9日,我們海小全體師生開展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防災逃生演練(地震、火災),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救防范能力,做到在發(fā)生火警火災、地震時能臨危不亂,有序迅速地逃生,對這次演練,我是有點緊張,有點期待,還有點好奇。
兩節(jié)課后,我們開始了自救演練,首先開始的是地震自救演練。緊急鈴響起了,我們迅速地躲到了最近的桌子下面,如果真的有地震的話,就可以不被石頭砸到了,有的躲在下面一動不動,好像一只冬眠的北極熊。而我縮成一團,心一直“撲通撲通”的跳著,鈴聲停了,我終于松了一口氣,從桌子底下鉆了出來。
地震自救演練結束后,火災逃生演練又開始了,緊急鈴聲響起后,我們飛快地跑出教室,操場上井然有序的排好隊,剛開始有點亂,大家你推我,我推你,經過老師的指點跑到操場上。
通過這次演練,使我們基本上了解了災難發(fā)生時的應對措施,大大增強了我們的安全意識與自護自救技能,從中我也體會到不管遇到任何緊急事情,一定要沉著冷靜,臨危不亂。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十五
災難來臨之時,處在災難之中的人奮力掙扎,置身事外的人無能為力。災難過去之后,留給活著的人無限的思考,大部分的人在耳聞目睹了這一場人間浩劫之后,人生觀、價值觀、生命觀都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作為教師的我,在聽聞了汶川地震中涌現(xiàn)出的像袁文婷、向倩、嚴蓉、茍小超、瞿萬蓉……這樣的為了挽救學生的生命而毅然選擇放棄自己生命的人民教師的英雄事跡之后,由衷的對教師這一職業(yè)有了重新的認識。
教師是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yè),對于教師來說,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蘇霍姆林斯基說:“熱愛兒童?!濒斞刚f:“教育植根于愛?!睈垡蛩固拐f:“只有愛才是最好的教師?!痹诖üぷ鞯南婕蠋熥T千秋用生命詮釋了這一格言。
當?shù)卣馂碾y突然襲來時,譚千秋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護住了他的學生。在那千鈞一發(fā)之際,人生閱歷豐富的他本來有機會能夠從容自保,但是他首先想到了學生。在那一瞬間,他眼前可能浮現(xiàn)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可能有些許遲疑和猶豫。但是,對自己學生的愛讓本來有選擇的他毫無選擇,他毅然地張開雙臂,護住自己的四個學生,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他們,把死亡留給了自己。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個家庭的悲痛和惋惜、四個家庭的團聚和幸福以及無數(shù)的感動。他無私的愛就像種子一樣開始發(fā)芽,不僅感染他在湖南衡陽的'老鄉(xiāng)、他大學時期的同學,也感染著無數(shù)的教師和國人。
“走在校園里的時候,遠遠地看到地上有一塊小石頭他都要走過去撿走,怕學生們玩耍的時候受傷?!碑斈憧吹竭@些細節(jié)的時候,你就明白譚千秋的勇氣和力量來源于哪里。譚千秋的行動并非偶然,只有對學生巨大的愛和對職業(yè)的虔誠才能讓一個人在面對死亡威脅產生如此大的勇氣。
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職業(yè)感,北川教師劉寧在地震時先救出學生卻永遠失去女兒。
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職業(yè)感,都江堰聚源鎮(zhèn)教師在地震時為疏散學生而放棄了逃生的機會。
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職業(yè)感,廣安的特崗老師為救一個被絆倒的孩子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職業(yè)感,平通中學的化學老師喬廣平在地震時呼喊所有的人快跑,自己卻跑到了最后。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乃至生命,向我們闡釋了什么是師德,什么愛,什么是榮耀!
當成千上萬間房屋倒下去的時候,是他們的愛撐起了整個世界!
災難帶給我們的,絕不僅僅是傷痛。教師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作為政治老師的譚千秋用自己的生命給學生上了最后也是最完美的一場思想政治課,當那些被他救起的孩子長大后,他們將會比別人更加懂得什么是勇氣,什么是無私,什么是責任。在這次特大地震災害中,災區(qū)的老師所做出的英雄壯舉確實令我們震撼,令我們感動。他們也見證著人民教師的偉大師魂,揭示了人民教師愛與責任的真諦。在災難面前,在生死關頭,我們的老師首先想到的是學生,他們毫不猶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這是多么崇高的英勇無畏和大愛之舉。他們用愛和責任為學生筑起了生命長城,展示了為人師表的精神風暴和崇高的人性光輝。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踐行了人民教師的神圣職責,展示了人民教師的崇高師德,譜寫了人民教師的英雄贊歌。
我們知道劉胡蘭英勇不屈的光榮就義,我們知道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壯舉,我們知道邱少云在烈火中煎熬的感人事跡,我們也曾感嘆現(xiàn)實生活缺少成為英雄的“機遇”,然而,一位位普通的人民教師,一個個果斷的行為選擇,一幅幅凍結的感人場景,一個個震撼的英雄,讓我們懂得了向災區(qū)英雄教師學習的點點滴滴。
向英雄教師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們舍生忘死,奮不顧身的奉獻精神。在困難來臨之際,迎難而上,努力進取,無私奉獻,用堅強的意志和勇敢的行動戰(zhàn)勝困難;向英雄教師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們堅守崗位,忠于職守的師德。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弊鳛橐幻鈽s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做好本職工作,克盡職守,愛崗敬業(yè),將自己的工作不斷推向前進,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向英雄教師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們對學生的關愛和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關愛學生是教師的責任,青年學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培養(yǎng)優(yōu)秀杰出的接班人是每一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教育事業(yè)是人類崇高的事業(yè),每一位教師要向抗震救災的英雄教師學習,熱愛教育事業(yè),嚴于律己,教書育人,做人民滿意的教師,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向英雄教師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們用生命所闡釋的師魂。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教師不僅要努力學習,為人師表,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而且要不斷進取,頑強拼搏,使自己的行為成為世人學習的典范。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師者,所以奉獻、大愛、世范也。
毫無疑問,是一種無私無畏的高貴精神在驅使著他們,是一種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人性光輝在激勵著他們,是一種對他人生命的無限敬畏、恃重、關懷與愛護在告誡他們――先人后己,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我忽然想起著名詩人臧克家的一句詩:“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笔堑?,這些英雄都已經死了,但我們相信,他們還活著,而且,還會永遠地活著。他們不是活著的人,而是活著的靈魂和精神;他們不是活在有形的日子里,而是活在人們無形的心中……無數(shù)革命先烈走了,但是,他們的英雄事跡永不衰敗,他們的革命精神永世長存,他們的精神和人格魅力永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這一次,也不例外。
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關愛他人是無限的;一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但是,人性的光輝是永恒的。因此,雖然有許多人在地震中舍己為人獻出了生命,但是,他們的精神在瞬間釋放了萬仗光芒,而且,必將永世長存!
我們每一個人都記住在地震中死亡的每一個人,并向在地震來臨時舍己為人的英雄永遠致敬!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十六
1、震中洋房林立但廢墟猶在雜草叢生傷痛沒有忘記。
2、銘記那場災害,銘記那份勇敢。
3、祭奠,只為告慰天堂的親人、我們活得很好。祭奠,只為讓自己明白、如水平靜的生活下,我們始終沒有彼此相忘。
4、14年祭。當年的你們,還好嗎。
5、緬懷逝去同胞,希望汶川發(fā)展越來越好。
6、抹去的是時間,抹不去的是傷痛,愿逝者安息,生者安康。
7、銘記傷痛,致敬重生,跨越奮進!
8、逝者安息,生生不息,愿再無災害。
9、有人說過,人走了,就會變成一顆星星,我寧愿天上永遠沒有星星。
10、生命逝去的悲傷,哪怕蒙上十年塵土依然鮮明,但愛若不息,希望不止。
11、十四年過去,讓我們?yōu)轭倦y的同胞默哀,向參與救災的英雄致敬,有樂觀勤奮的中國人,祖國必定堅強!
12、在這特殊的時刻,吊唁已去不能回頭的親人,撫慰時常不能忘懷的心靈,感恩永遠不能忘記的幫助,點贊奮然前行的身影,攜手正在闊步的戰(zhàn)友……擦干淚,挽起臂,一起走,正有光明在前頭!
13、十四年前,你保護了我。十四年后,我成為了你。十四年生死不離,生生不息。
14、有一種力量使山川動容,有一種團結叫守望相助,有一種重生叫自強不息。萬物皆有裂痕,那是陽光照進來的地方。
15、記過往,堅守希望。生死不離,生生不息。向堅強和重生致敬。
16、十四年前你在哪?十四年后你又成了誰?人生百態(tài),無不可逾越的過去,無不可抵達之未來。多難興邦,唯有砥礪前行才是感念逝者不負來者的更好敬意。
17、愿時光撫平所有傷痛,愿生命走向美好未來。緬懷,默哀。
18、汶川地震一轉眼一過去14年,我們從未忘卻,緬懷那些在地震中戛然而止的生命,致敬那些抗震英雄!
19、汶川之痛,華夏之哀。深切緬懷在這場大地震中遇難同胞,勿忘在這場地震中勇于救災的逆行者們。
20、512汶川大地震14周年,銘記那場災難,銘記那份勇敢!
21、為什么我們經常眼含淚水,因為我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愿往后歲月,一切皆安。
22、十四年,時間撫慰傷痛,也見證重生,愿往后祖國山河無恙,人民皆安。
24、十四年前,他們寫下遺書空降災區(qū)!致敬中國軍人!
25、用吾輩之青春,守護這盛世之中華!感謝他們奮不顧身,我們永遠銘記!致敬抗震英雄!
27、廢墟掩埋了許多人的生命,卻無法掩埋人性的光輝。致敬偉大的母愛。
28、勿忘國殤,珍愛生命。讓愛潤滿中華!
29、今天是汶川地震十四周年也是護士節(jié),無論是汶川救災,還是武漢抗疫,護士們都無私奉獻,辛勤付出。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感恩有你,山河無恙。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十七
2008年5月12日既是汶川、北川8.0級大地震紀念日,也是中國防災減災日。
十四年前的5月12日是個黑色的日子,所有的中國人,都處在強烈的震驚和悲傷當中,一瞬間:無數(shù)的笑容化為死亡,無數(shù)的快樂變成了悲傷,無數(shù)的歡歌變成了哀歌……時間永恒地定格在14時28分04。
一時間整個汶川、北川山崩地裂,滿目瘡痍,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然而生命又是如此頑強,天搖地動之時,是你們用自己的生命,筑起死亡的屏障,保護住那更多的生機。
107小時的深埋,怎能摧毀人的意志,頑強的人們,重燃了生命之火?!安徽撃阍谀睦?,我們都要找到你!找到你!一雙雙顫動的手掌;一對對無助的眼神;一場場絕望的生死離別;一條條奄奄一息的生命。
愛的真諦讓我們聯(lián)系在一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擔當與力量,剎那間無數(shù)愛心飛向四川。心靈的呼喚是我們感受到對生命的無限渴望。
然而時間就象流水一樣,轉眼間,今天便是汶川地震十四周年紀念日。我們紀念這個日子,不僅是追思逝者,也是要祈禱災難不會再一次重演。
十年風雨同舟催人奮進、充滿希望!“天災無情,人間有愛”凝聚成了社會發(fā)展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正是一次次災難的考驗、一場場人間真情的傾注,砥礪著我們的民族精神,推動著中國社會在挫折中奮進、在逆境中前行。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十八
那一年的那一刻,我還在十四中學讀高二。當時我和同學們正在教室里上午自習,突然教室里的吊燈開始搖動,課桌也感覺被人踢了似得移動了一下,但是對于從未經歷過地震的我們而言,并沒有感到什么異常,都以為是后面的同學惡作劇故意搖桌子,照舊在教室里寫作業(yè)。午自習后的第一堂課剛好是地理課,地理老師剛進教室就告訴我們,就在剛剛14時28分04秒,四川發(fā)生了一場大地震,當時還在納悶:四川地震怎么會影響到我們?那時哪里知道,這場地震奪走了幾萬人的生命,還包括我的許多同齡人。
地震發(fā)生后,當因為正在讀高中,一直都不給看的電視,在那期間都總是打開著,全校都在關注,全中國都在關注。每個人都在捐款,家長都會多給錢還說著“多捐點兒吧”,每個人都是發(fā)自內心的想幫助受災人民。讓人感動的更多的是堅強不息的精神,“能聽見說話嗎?有人嗎?”電視里播放的新聞,每救出一個人,我們都跟著鼓掌。聽到有人要截肢,心都跟著揪一揪。可樂男孩,敬禮男孩,豬堅強……是沉重災難中的一抹陽光,一抹光彩。解放軍精神,白衣精神,帶給我們安全感。一直都記得那句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眾志成城,抗震救災?!?BR> 時光飛逝,竟然已經十四周年了,大地的傷疤已經愈合,人類挺過傷痛,但會記住傷痛。新冠疫情,汶川地震,讓我感受到了,災難會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進,也對“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國人在災難面前從不服輸!要相信不管怎么樣,背后都會有強大的祖國支撐。中國人民真的很了不起,這十四年中國人經歷了很多,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在挫折中越來越強大,偉大的中國,偉大的中國人民都是自己的英雄,祖國大好河山,在中國人民的團結一致中一定會越來越雄壯。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十九
1、遙憶悲傷,吾輩更當自強。
2、十四年,太長,足以讓地震中幼稚懵懂的少年長大成人;十四年,太短,地震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3、銘記傷痛,致敬重生,跨越奮進!
4、向遇難同胞致哀,向救援英雄致謝!
5、逝者安息,生生不息,愿再無災害。
6、勿忘國殤,珍愛生命。讓愛潤滿中華!
7、歲月抹去滿目瘡痍,抹不去疼痛記憶。
8、深切緬懷在那場大地震中遇難的同胞!
9、緬懷逝去同胞,希望汶川發(fā)展越來越好。
10、如果有從天堂回來的車,今天應該很擠吧。
12、生死不離,生生不息,緬懷逝者,致敬重生。
13、緬懷逝去的同胞!祝福汶川,未來一切安好!
14、愿災難遠離人類,望人類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15、祭奠每個逝去的同胞,也祝福這座重生的城市。
16、緬懷英雄,共悼逝者,愿山河無恙,歲月皆安。
17、我們載著歷史的沉重前行,不忘初心,深切緬懷。
18、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難,才能煉出創(chuàng)造天堂的力量。
19、愿時光撫平所有傷痛,愿生命走向美好未來。緬懷,默哀。
20、抹去的是時間,抹不去的`是傷痛,愿逝者安息,生者安康。
21、轉眼之間,瞬息萬變,愿你我安好!人生一瞬,直到無恙!
22、歲月抹去滿目瘡痍,抹不去疼痛記憶。祝福汶川,祝福中國!
23、十四年了,那身熟悉的綠軍裝,仍舊是我們記憶當中最感人的畫面。
24、汶川地震十四年,生死不離,生生不息,緬懷逝者,致敬重生。
25、十四年,時間撫慰傷痛,也見證重生,愿往后祖國山河無恙,人民皆安。
26、廢墟掩埋了許多人的生命,卻無法掩埋人性的光輝。致敬偉大的母愛。
27、我們從未忘卻,緬懷那些在地震中戛然而止的生命,致敬那些抗震英雄!
28、生命逝去的悲傷,哪怕蒙上十年塵土依然鮮明,但愛若不息,希望不止。
29、這世間,永遠都有那么一些人,他們的每一個舉動都可歌可泣。致敬他們。
30、向遇難同胞致哀,向救援英雄致謝,愿世間少一些災難,更多一些溫暖關懷!
31、汶川大地震十四周年,山川撫平傷痕,汶川走向重生。祝福汶川,祝福中國!
32、汶川地震十四年,時間撫慰傷痛,也見證重生。往后歲月,風雨無阻,齊心同行。
33、不忘災難,致敬堅守,致敬所有的負重前行,愿以后的日子,山川無恙,一切皆安。
34、為什么我們經常眼含淚水,因為我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愿往后歲月,一切皆安。
35、生者奮進,逝者安息。在渺小的同時,我們該在對逝者的回憶和緬懷中記住人的偉大。
36、時間沖淡了一切,這一些我們不應相忘?;仡櫮切┒ǜ竦乃查g,祭奠歷史,悼念遇難者。
37、用吾輩之青春,守護這盛世之中華!感謝他們奮不顧身,我們永遠銘記!致敬抗震英雄!
38、讓我們?yōu)轭倦y的同胞默哀,向參與救災的英雄致敬,有樂觀勤奮的中國人,祖國必定堅強!
39、十四年很長,時間沖淡了我們的悲傷,重振家園??墒哪暝匍L,有那么一群人,從未讓我們失望。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二十
1.汶川地震14年,生死不離,生生不息,緬懷逝者,致敬重生。
2.又到512,汶川地震紀念日。多災的四川,是我們心牽的地方。我沒有翅膀,暫不能到達那塊地方。但我們向著汶川的方向,慷慨解囊;我們獻出的每一滴愛,方向也是四川那個地方!
3.14年祭。當年的你們,還好嗎。
4.走進歲月的風雨里,淚水可以流,希望依然在,互相道一句珍重,你在,世界在。
5.地震的朋友們,希望你們堅強,自然災難是打不倒人類的,全世界人民一起為你們祈禱和祝福,愿你們早日重建家園。
6.記過往,堅守希望。生死不離,生生不息。向堅強和重生致敬。
7.望你們能化險為夷,早日重建家園。要記住,中國人是堅強的,全國人民與你們心連心。
8.我們從未忘卻,緬懷那些在地震中戛然而止的生命,致敬那些抗震英雄!
9.地震大劫死逃還,重獲新生建家園。奮起精神復活路,大難不死后福祥,重整旗鼓齊心干,推翻一個舊世間?,F(xiàn)代城市來建設,高樓闊街大廣場。祝你:重生復活幸福享,世紀天倫艷陽天。
10.一級響應奔高原,昭通地震八方援。災民清淚揮不去,將心比心心難安。但有溫情送心意,一分微力尚可捐。愛心短信多傳遞,人人有愛處處暖。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二十一
自古以來,教師職業(yè)就是“傳道、授業(yè)、解惑”。不久之前,我也深信,教師,陽光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就是為孩子們在人生旅程中,豐富心靈,開啟心智;用春風化雨之愛去滋潤孩子的心田;嚴謹治學,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學生,為他們前行的道路點燃希望的光芒。
我以為,平時的盡職盡責,平時對學生的噓寒問暖,下雨天遮遮雨,生活中聊天談心,就是愛。這種愛就是無私;這種愛就叫關懷;這種愛就是崇高;這種愛刻畫著偉大的靈魂――師魂。老師們經常為瑣碎的'小事忙碌著,我也經常被身邊的同事們披星戴月,苦口婆心,不計較得失的精神感動著,感慨著,我們的職業(yè)太平凡,太瑣碎。
然而,一場震驚世界的大地震卻讓“老師”――這個被學生叫了無數(shù)次的稱呼,在此刻發(fā)出了最為奪目的光芒。在這次空前的大災難中,災區(qū)的老師成了讓世人一次次感動的焦點,隨著災情趨于穩(wěn)定,抗震救災工作有序有效地推進和展開,災區(qū)的各種情況不斷地傳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事跡開始在人們心口傳遞:
德陽市東汽中學老師譚千秋,在教學樓倒塌之際,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用這雙曾傳播過無數(shù)知識的手臂,從死神手中奪回了四個學生的生命,而他卻永遠告別了他深愛的學生,年僅50歲。
在崇州市懷遠中學教學樓垮塌之際,正在疏散學生的吳忠洪老師,聽說有學生掉隊,又義無反顧地從三樓返回四樓,這時樓體突然垮塌,吳老師和幾名學生被吞噬。
淚水漫過,被救學生和家長們還想再看一眼老師的背影,消息傳來,我們再一次讀懂“師德”二字的博大與崇高。
在危急關頭,面對弱小的生命,總要有人站出來,面對絕望的雙眼,總需要有人給予最堅定的回應??窗?!我們的老師,用自己的生命保護著學生:他們有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忍受著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堅守一線,搶救被掩埋學生……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為學生開路,為了抓住一線生機,他們奮不顧身,為了一個生命他們逃出去再回來。生死考驗,他們心里裝著的永遠是學生!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為學生筑起了一道永生的長城,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彰顯了師德的光輝。他們是何等的無私與無畏呀!
在心痛失去這些英雄的同行的同時,我深深的被震撼:這高尚的師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這是因為老師們平時的工作中,在任何時候都把學生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正是平時瑣碎的“小愛”,才鑄就了危難之時的“大愛”!
因為大愛無言。昨天,他們還是普普通通的老師,拿著微薄的工資,日復一日地在做著雖然神圣卻毫不起眼的教書育人的工作。然而今天,他們就用血肉之軀筑起了一段永遠不倒的愛之長城,用他們最后的一堂無聲之課,點亮了通往未來的希望之路。
在生與死的抉擇中,一個個平時默默無聞的老師,沒有絲毫的猶豫,將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用生命詮釋了一個師者對學生最深摯的愛。烈火見真金,在大災大難中,老師用他(她)并不寬厚的肩膀為孩子們撐起了一片生命的天空,把自己和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他們毫不遜色于戰(zhàn)場上的英雄,他們是最可愛的人,他們是老師的驕傲。克拉瑪依大火,幾乎全部的老師為搶救孩子而葬身火海,更有南京的殷秀梅老師為孩子阻擋飛馳的汽車獻出自己的生命,在這次四川大地震中我們老師們再一次展現(xiàn)了他們的大慈大勇和無疆大愛。
老師保護學生是責任,是義務,是無法推卸的職責,但是我們也應該想到,在那極其短暫的時間里,在那生死時速的危急之中,如果有些許的閃念,如果有絲毫的膽怯,都足以讓人選擇逃避。責任,并不總是壯烈的理由。而存于一個師者心目中無比崇高的道德良知,卻是永恒的,卻是在任何時候都是最有力量的一個起點。
災難帶給我們的,絕不僅僅是傷痛。雖然這些災區(qū)的老師離我們而去了,但是他們的事跡人們會永遠銘記,他們的精神將激勵著我們踏踏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全身心地愛自己的學生,為祖國培養(yǎng)出更多更優(yōu)秀的棟梁。作為一名老師,我會更加盡職盡責用心去教育學生,做了解和信任學生的朋友,做體貼和愛護學生的母親。我知道瑣碎的小事孕育小愛,但堅信,只有堅持這寬容的師愛、無私的師愛,才會愛得深沉、持久。
大愛無言!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啟迪心得篇二十二
汶川地震14周年,我們未曾忘記,歲月抹去滿目瘡痍,抹不去疼痛的記憶。又是一年512,讓我們一起,緬懷逝者,致敬重生。
這次地震中,有許許多多的人遇難,許許多多的人為他們而獻身,又又許許多多的人伸出援救之手。
95歲的老人——馮三秀他雖然已在家鄉(xiāng)捐了2萬元,但是后來他又捐出了10萬。這年過九旬的老人擁有這樣大的“愛”,難道不值得我們敬佩嗎?更讓人感動的是:
一位43歲的男教師,“李國林”,他為就自己的學生,卻犧牲了自己的兒子!當他聽到兒子呼喊著:‘救我’,難道會忍心失去他嗎?”“不,因為他明白——如果其他家長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樣的傷心。當他把三十多名學生成功解救后。誰?誰知道,那年輕的生命已經悄悄離去。這不僅是一個偉大的父親,更是一位偉大而讓人敬佩的教師!
當然,在這次地震中,不僅僅只有這幾個感人故事。還有許許多多的人,許許多多的事,都會讓人感動的淚流滿面。我相信聽到、看到這些故事的人,都已經把他們當作真正的英雄了,因為他們付出太多太多了。
“愿逝者安息,生者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