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生存的權力。這些人在同一個社會里,肯定要有所區(qū)分,比如,人有文化水平的高低,家庭條件的優(yōu)劣,先天遺傳的好壞,種種機遇也是不同,這就造成了在某方面人與人的素質的不同,這是現(xiàn)實。素質好的人也不是在每個方面都好,而是某個方面好一點,另外的方面差一點,素質差一點的人也是如此,盡管某個方面不太好,但在另一些方面卻是別人不可替代的。比如,著名的數(shù)學家陳景潤先生,他在研究數(shù)學領域的“哥達巴赫猜想”方面獨步天下,碩果累累,他的才能幾乎無人可比,但是他在生活方面卻是了奇地“差”,生活幾乎不能自理,走到外面去常常忘記了回家的路。走路時,常常因為思考問題而撞到電線桿子上,還要不停地向撞到的電線桿道歉。
對學生來講,更是如此,雖然在某些方面有好壞之分,但我們不能說在哪此地方、哪些方面說絕對的好。事物還是發(fā)展的變化的,別人也在發(fā)展進步,極有可能會超過我們,更何況如果把我們放在一個更大的環(huán)境中去,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嘛。
針對完美主義的學生來看,要在她同意的前提下,為她布置了一個任務,就是回家以后,為自己開一個單子,上面列上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認真反省。同時也為同班一個中等水平的同學列一張單子,上面寫上同樣的評價內容。
這項工作對她來講可能很困難,因為他們很少如此認真地反省過自己,第一次寫不出來沒有關系,第二次、第三次繼續(xù)寫。反省的結果出人意料,她看到了自己有許多的優(yōu)點,也有許多的失敗和挫折,有許多的不如人意,比如有很多時候對人不太周到,有時學習不太努力,交往不太熱情,怎么原來沒有注意到呢?怎么能夠跟班上其它同學一樣有如此多的相同的問題呢?這個發(fā)現(xiàn)對她打擊很大,打破了自己原來編織的完美童話。
下一步是打破她的禁錮,讓她念幾句話,“我是一個很普通的人”,“我與我班上的任何一個同學一樣,是一個平凡的人”,“我與社會上每個階層的人一樣,是平等的”,“我與班上學習或者品質有問題的同學相比,有一些地方不如他們”,“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我也如此”。她雖然不愿意,認為有些話侮辱了她,但由于她對我的信任,還是念了出來??吹贸鰜?,她努力地克制著自己,臉紅了,流汗了,氣喘噓噓,心理上做著激烈的沖突,我耐心地期待著她的進一步努力。一遍遍地重復,最后她終于能夠大聲地流暢地朗讀了,好象在讀一篇課文。
經(jīng)過幾次深入地訓練,她就會認識到,原來的完美是不可能的,原來的缺點早就存在,只是由于自己不良的心態(tài),故意地將其忽略了,對自己的缺點有意識地逃避了。
完美主義的心理狀態(tài)基本解除了,為學習和生活解除了不必要的干擾,丟掉了不必要的負擔,把精力用在學習和生活中,效率更高了,中考在即,輕裝上陣。她終于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