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大學建校于1863年,是馬薩諸塞州規(guī)模最大的公立大學,在美國4000多所大學中,馬薩諸塞州大學排名九十六,在東部的公立大學中排名第三。2008年,《倫敦時報》將馬薩諸塞州大學列為世界上最好的50所大學之一。麻省大學分布在以波士頓為中心的5個校區(qū):波士頓校區(qū)、阿姆赫斯特校區(qū)、達特茅斯校區(qū)、羅維爾校區(qū)以及伍斯特校區(qū)。麻省大學在校注冊學生人數達到63,000人,是新英格蘭地區(qū)最大的大學群體。麻省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大學本科至博士研究生教育。本科專業(yè)涉及100多個研究領域,包括:文學、歷史、數學、物理、通訊、傳媒與技術、會計、護理、旅游學、工程、金融、法律、教育等。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麻省大學的各個校區(qū)。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BR>
1、波士頓校區(qū)(UMassBoston)
麻省大學波士頓校區(qū)注冊學生超過10,000名,擁有五所學院和兩所研究生院,提供90多個本科學位專業(yè)和60多個研究生專業(yè),以及13個博士學位專業(yè)。著名專業(yè)包括公眾管理、商科、計算機科學、工程學、金融學等。知名人士有:美國總統奧巴馬(榮譽法學博士),施瓦茨教授和保羅教授(曾獲普利策獎)等著名教授。
2、阿默斯特校區(qū)(UMassAmherst)
麻省大學阿默斯特校區(qū)是麻省大學的主導研究機構,注冊學生超過25,000名,來自五十個州和幾乎100個國家。阿默斯特校區(qū)于1863建立,在全國以及國際享有盛譽的專業(yè)有:計算機科學、商科、納米技術、聚合物科學、語言學和工程設計。
3、達特茅斯校區(qū)(UMassDartmouth)
麻省大學達特茅斯校區(qū)注冊學生超過8,700名,擁有超過40個本科學位專業(yè)和25個研究生學位專業(yè),包括4個博士學位專業(yè)。有藝術學院,科學學院,Charlton商業(yè)學院,工程學院,視覺與表演藝術學院,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
4、羅維爾校區(qū)(UMassLowell)
麻省大學羅維爾校區(qū)在納米技術、生物信息學、綠色化學和高級材料等方面占據領先地位。其科學和工程學也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在校注冊生有11,000名,包括15個博士學位專業(yè),30個碩士學位專業(yè)和76個學士學位專業(yè),以及50多個證書項目,包括:教育,工程,藝術,健康,人文,管理,科學及社會科學等。
5、伍斯特校區(qū)(UMassMedicalSchool)
麻省大學醫(yī)學院(伍斯特)在初級護理教育方面處于領導地位。學校因其在生物學方面的研究被廣泛認可。學校擁有國際知名的科學家,他們在從HIV,傳染病,到癌癥和糖尿病等各領域不斷取得進展。CraigC.Mello,博士獲得2006年度諾貝爾醫(yī)學獎。
1、波士頓校區(qū)(UMassBoston)
麻省大學波士頓校區(qū)注冊學生超過10,000名,擁有五所學院和兩所研究生院,提供90多個本科學位專業(yè)和60多個研究生專業(yè),以及13個博士學位專業(yè)。著名專業(yè)包括公眾管理、商科、計算機科學、工程學、金融學等。知名人士有:美國總統奧巴馬(榮譽法學博士),施瓦茨教授和保羅教授(曾獲普利策獎)等著名教授。
2、阿默斯特校區(qū)(UMassAmherst)
麻省大學阿默斯特校區(qū)是麻省大學的主導研究機構,注冊學生超過25,000名,來自五十個州和幾乎100個國家。阿默斯特校區(qū)于1863建立,在全國以及國際享有盛譽的專業(yè)有:計算機科學、商科、納米技術、聚合物科學、語言學和工程設計。
3、達特茅斯校區(qū)(UMassDartmouth)
麻省大學達特茅斯校區(qū)注冊學生超過8,700名,擁有超過40個本科學位專業(yè)和25個研究生學位專業(yè),包括4個博士學位專業(yè)。有藝術學院,科學學院,Charlton商業(yè)學院,工程學院,視覺與表演藝術學院,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
4、羅維爾校區(qū)(UMassLowell)
麻省大學羅維爾校區(qū)在納米技術、生物信息學、綠色化學和高級材料等方面占據領先地位。其科學和工程學也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在校注冊生有11,000名,包括15個博士學位專業(yè),30個碩士學位專業(yè)和76個學士學位專業(yè),以及50多個證書項目,包括:教育,工程,藝術,健康,人文,管理,科學及社會科學等。
5、伍斯特校區(qū)(UMassMedicalSchool)
麻省大學醫(yī)學院(伍斯特)在初級護理教育方面處于領導地位。學校因其在生物學方面的研究被廣泛認可。學校擁有國際知名的科學家,他們在從HIV,傳染病,到癌癥和糖尿病等各領域不斷取得進展。CraigC.Mello,博士獲得2006年度諾貝爾醫(yī)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