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xué)們,假期既是休閑、放松的時候,又是學(xué)習(xí)提高的佳期,善學(xué)的學(xué)生,總會合理利用假期,給自己充電,為自己的下學(xué)期學(xué)習(xí)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chǔ)。為了幫助同學(xué)們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出國留學(xué)網(wǎng)高考頻道特地準(zhǔn)備了一些假期學(xué)習(xí)套餐,希望同學(xué)們依時完成,同時,也希望家長能督促子女完成。祝大家節(jié)日快樂!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苦寒行
劉克莊
十月邊頭風(fēng)色惡,官軍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①來不來?夜長甲冷睡難著。
長安城中多熱官②,朱門日高未啟關(guān)。
重重幃箔③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注】?、匐肥梗悍罨实勖钷k事的使者。②熱官:指有權(quán)勢的大官僚。③幃箔:帳幔和簾子。
這首詩可分為幾個層次?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 題考查對內(nèi)容主旨的把握能力,難度不大。先劃分層次,然后具體分析各層次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全詩運用了對比手法,前四句寫初冬邊疆變冷,戰(zhàn)士寒冷難以入眠;后四句
寫了京城官僚暖床醉酒,長睡不起。既表現(xiàn)出作者對戰(zhàn)士們的同情,又表現(xiàn)出對達(dá)官貴人的不滿,從而反映出自己的愛國思想。
答案:可分兩個層次:前四句為第一層,寫初冬邊疆驟冷,戰(zhàn)士們衣薄難眠;后四句為第二層,寫京城官僚暖床醉酒,長睡不起。
2.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水龍吟·西湖懷古①
陳德武
東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麗。臨堤臺榭,畫船樓閣,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時豪杰,都忘卻、平生志?! 】上煨龝r異,藉何人、雪當(dāng)年恥?登臨形勝,感傷今古,發(fā)揮英氣。力士推山②,天吳移水③,作農(nóng)桑地。借錢塘潮汐,為君洗盡,岳將軍淚!
【注】 ①本詞寫于南宋末年。②力士推山:指傳說中古時巴蜀五丁力士推山的故事。《蜀王本紀(jì)》:“天為蜀生五丁力士,能徙山。”③天吳移水:“天吳”,海神名。《山海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
最后一句“借錢塘潮汐,為君洗盡,岳將軍淚”表達(dá)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這是一道借助抒發(fā)感慨考查學(xué)生把握古詩詞思想感情能力的題。詞的上闋描繪了西湖美景,景色描寫是鋪墊和襯筆。山水之美,可怡人性情,但更會使人沉溺其中消磨意志。所以在鋪敘之后,引發(fā)無數(shù)感慨“使百年南渡,一時豪杰,都忘卻、平生志”。下闋“藉何人、雪當(dāng)年恥”直抒胸臆,“感傷今古”,傷時憂國。岳飛精忠報國,志在恢復(fù)中原,卻被害身死,怨淚流灑。作者郁憤,明知報國雪恥不可能做到,卻又想做?;卮疬@種題要結(jié)合時代背景和詞中涉及的重要人物的事跡。
答案:岳飛精忠報國,志在恢復(fù)中原,卻落得父子被害的悲慘結(jié)局。作者憤懣郁積于胸,想借用錢塘江潮水來洗雪亡國之恥,以慰忠臣在天之靈。這一沉郁悲壯的有力結(jié)尾寫出了作者憂國傷時,欲有所為卻又明知己不可為,只能寄希望于自然,復(fù)雜矛盾而始終充滿郁憤的愛國哀思。
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左遷至藍(lán)關(guān)示侄孫湘
韓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lán)關(guān)馬不前。
知汝遠(yuǎn)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這首詩體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人生態(tài)度?請結(jié)合全詩予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這是韓愈左遷潮州途中行至藍(lán)田縣時,寫給遠(yuǎn)道趕來送行的侄孫韓湘的一首詩。首聯(lián)“朝奏 ”,點明獲罪的原因是自取,是盡職盡責(zé)。“路八千”指出被貶之處的遙遠(yuǎn)偏僻。頷聯(lián)直書“除弊事”,透露出忠而遭貶的憤怨。“肯將衰朽惜殘年”則顯示了他剛直不阿、堅持真理的倔強性格。頸聯(lián)“云橫秦嶺”“雪擁藍(lán)關(guān)”,形容關(guān)山險惡,歸路渺渺,前途茫茫。“家何在”“馬不前”,表現(xiàn)了詩人對親人、對國都的眷顧與依戀。尾聯(lián),點出“示”字,“收吾骨瘴江”是向侄孫從容交代后事。全詩言辭凄婉,感情沉郁,悲歌當(dāng)哭,動人肺腑。
答案:詩歌在頷聯(lián)直書“除弊事”,透露出忠心“朝奏”而遭貶的憤怨之情,也顯示了他剛正不阿、堅持真理的倔強性格。頸聯(lián)“云橫秦嶺”“雪擁藍(lán)關(guān)”寫了前途渺茫,“家何在”“馬不前”則表現(xiàn)了詩人對親人、對國都的眷顧與依戀的態(tài)度。
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軍城早秋
嚴(yán) 武[注]
昨夜秋風(fēng)入漢關(guān),朔云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注】 嚴(yán)武(726~765):字季鷹,華陰(今屬陜西)人。曾任成都尹、劍南節(jié)度使,廣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擊敗吐蕃軍隊七萬多人。
(1)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的后兩句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懷?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解答情景畫面型題目可采用意象組合或動態(tài)畫面組合的方法,表述時可用“總分式”或“分總式”。即:某聯(lián)(句)描繪哪些景物,組成了怎樣的畫面(圖景),表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或寓意怎樣的形勢)。
(2)解答作者情感類問題應(yīng)依據(jù)詩歌題目并結(jié)合相關(guān)注釋分析出詩歌中心,而后分析作者情感。本詩屬于邊塞詩,一般要扣“反映將士建功立業(yè)、殺敵報國的壯志豪情,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災(zāi)難,將士與妻兒之間相思之情”等方面的內(nèi)容分析。
答案:(1)夜晚、秋風(fēng)、漢關(guān)、寒云、冷月、西山,詩的前兩句描繪的是一幅初秋邊關(guān)陰沉凝重的夜景。寓意邊境局勢的緊張。
(2)詩的后兩句表現(xiàn)了作者作為鎮(zhèn)守邊疆的將領(lǐng),斗志昂揚,堅信必勝的豪邁情懷。第三句寫部署奮力出擊,顯示昂揚的斗志;第四句寫全殲敵軍的決心,顯示必勝的信心。
5.閱讀下面的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途中見杏花
吳 融
一枝紅艷出墻頭,墻外行人正獨愁。
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游。
更憶帝鄉(xiāng)[注]千萬樹,澹煙籠日暗神州。
【注】 帝鄉(xiāng),此指長安。長安多杏樹。
這首詩中流露出詩人的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惜春之情。杏花開放了,帶來春天的消息,卻無蜂蝶采賞,只能自開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無法等到花朵開盡。②流離之苦(或:身世之嘆)。詩人飄零在外,縱逢賞心悅目之景也難停留;杏花獨自盛開于早春,無蝶欣賞,正是詩人孤獨寂寞的寫照。③故國之思。詩人由眼前鮮艷的杏花聯(lián)想到當(dāng)年在京城看到的千萬樹杏花盛開的絢麗景象,這幅長安杏花圖代表著作者深心憶念著的長安生活,與今日的流離在外形成對比,說明詩人雖然落魄飄零,卻依然心系朝廷,點出了自己的愁懷所在。(三點任意答出兩點即可。)
6.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武夷山中
[宋]謝枋得①
十年②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
【注】 ①謝枋得:宋末信州(今屬江西)人,曾力抗元軍,兵敗后隱居 福建。后被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②十年:宋德岉元年(1275),詩人抗元失敗,棄家入山。次年妻兒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詩時將近十年。
這首詩體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達(dá)了破國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現(xiàn)了詩人孤傲不群、堅貞自勵的情懷。
7.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長相思
林 逋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
君淚盈,妾淚盈。羅帶[注]同心結(jié)未成。江頭潮已平。
【注】 羅帶,香 羅帶。古人把香羅帶打成同心結(jié),表示永遠(yuǎn)相愛。
試就你的理解,簡單說說這首詞的主要內(nèi)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這是一首送別詞。寫一個青年女子因愛情受到波折而淚別情人時的情景。表達(dá)詞人的離情別緒及依依難舍之情。
8.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烏夜啼
陸 游
紈扇嬋娟素月,紗巾縹緲輕煙。
高槐葉長陰初合,清潤雨余天。
弄筆斜行小草,鉤簾淺醉閑眠。
更無一點塵埃到,枕上聽新蟬。
從詞中的“弄筆”、“鉤簾”、“聽新蟬”這些詞看,你認(rèn)為作者在詞中要表現(xiàn)一種什么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弄筆”表現(xiàn)詞人報國壯志被壓抑,興酣落筆,藉以發(fā)泄憤激的感情;“鉤簾”掛起簾鉤,迎風(fēng)納涼;“聽新蟬”以動襯靜,凸顯環(huán)境的清幽。從這些詞語中,可以看出詞人表面閑適而內(nèi)心卻不平靜的生活,胸懷天下卻壯志難酬的郁悶。
9.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回堂春
秦 觀
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
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捻[注]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注】 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片的景物描寫是如何表現(xiàn)無奈之情的?請作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憑欄手捻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兩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了詞中人物怎樣的感情變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上片通過描寫鋪徑之落紅、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園、哀啼之杜鵑等殘春景象,表現(xiàn)傷春(惜春)的無奈之情。
(2)這兩句詞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是:細(xì)節(jié)描寫。(寫動作描寫也可。)用捻花、放花兩個細(xì)節(jié)(動作)表現(xiàn)了詞中人物由愛春、傷春(惜春)到無奈春歸的感情變化。
10.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華清宮
吳 融
四郊飛雪暗云端,惟此宮中落旋干。
綠樹碧簾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
過華清宮
李 約
君王游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
兩首詩各表達(dá)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首詩通過寫景狀物,鞭撻無視人民疾苦、沉湎于享樂的統(tǒng)治者。第二首詩通過詠史抒懷,諷刺統(tǒng)治者荒淫誤國,感嘆王朝的興衰。
11.閱讀下面的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鷓鴣天
晏幾道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
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來源:學(xué)+科+網(wǎng)]
驚夢覺,弄晴時。 聲聲只道不如歸。
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么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最后兩句是什么意思?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觀點和態(tài)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人認(rèn)為杜鵑的啼叫聲好像在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這首詞的主題是游子思鄉(xiāng),最適宜從描寫杜鵑的啼叫聲入手。最后兩句是說: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回去的日期。表達(dá)了作者無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跡天涯、有家難歸的感慨。
2013年部分省市高考試題匯總 | ||
---|---|---|
2013江蘇物理試題及答案解析 | 2013新疆理綜試題答案 | 2013內(nèi)蒙古理科試卷答案 |
2013寧夏理綜試題及答案解析 | 2013西藏理科試卷及答案 | 2013江蘇地理試題及答案解析 |
2013江蘇歷史試題及答案 | 2013江蘇真題及答案(政治) | 2013安徽數(shù)學(xué)真題(理科) |
2013江蘇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 |
2013廣東數(shù)學(xué)真題(理科)試卷 | 2013廣東數(shù)學(xué)真題(文科)試卷 |
出國留學(xué)網(wǎng)高考頻道為您搜集整理 |
高考語文復(fù)習(xí)資料 | 高考數(shù)學(xué)復(fù)習(xí)資料 | 高考英語復(fù)習(xí)資料 | 高考文綜復(fù)習(xí)資料 | 高考理綜復(fù)習(xí)資料 |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 高考數(shù)學(xué)模擬試題 |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
高中學(xué)習(xí)方法 | 高考復(fù)習(xí)方法 | 高考狀元學(xué)習(xí)方法 | 高考飲食攻略 | 高考勵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