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婚是每個女孩兒心中的一個小小夢想,一生一次,此生不渝??善袀€國家的女孩一生要結(jié)三次婚!并且這個民族不存在寡婦。下面是由出國留學(xué)網(wǎng)編輯為您帶來的“驚呆!這個國家的女孩一生竟要結(jié)3次婚”,歡迎查看!
驚呆!這個國家的女孩一生竟要結(jié)3次婚
她們第一次嫁給果實,第二次嫁給太陽,第三次嫁給夫君。
這個古老的民族叫做尼瓦爾族。第一次婚禮以后生活再繁雜女孩兒更要懂得珍視自己。如果,你的第一任丈夫是一顆叫做“貝爾果”的堅果,你會接受嘛?它對你永遠(yuǎn)忠貞,永遠(yuǎn)庇護(hù)于你。這次婚禮稱之為“果實婚”,也叫做“益喜”,在女孩兒八九歲時舉行,你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雖然是同一顆青果結(jié)婚,但婚禮的儀式卻如同正式婚禮一樣正式隆重。
父母為女孩子找一顆果實當(dāng)作新郎,把女孩子嫁給這顆果實新郎。據(jù)說它代表著男子的健康長壽和情感專一?;槎Y當(dāng)天,女孩身著華麗的衣裳,畫上新娘妝,稚氣的臉龐上掛著天真的笑容。婚禮完畢,父母要將貝爾新郎用一塊紅布包起收好,珍藏在身邊,女孩子也恢復(fù)了她往日的童稚生活。
“益喜”才是尼泊爾人眼中的永恒的婚姻,它堅硬而不朽。而這場婚姻,其實是賦予了女孩無限的勇氣,在未來的生活中,珍視自己的勇氣、拋棄不幸生活的勇氣、選擇幸福生活的勇氣。
第二次婚禮
女孩兒的成人禮
舉行過果實婚儀的女孩子,都必須再舉行一次“窯居”儀式,這次儀式的舉行時間在女孩子的月經(jīng)初潮時。
第二場婚禮的新郎是太陽,本質(zhì)上是女孩重新認(rèn)識自我的成人禮。
屆時,要將女孩子關(guān)進(jìn)一間沒有光線的屋子里,通常是在樓上。女孩子要住11天,飲食由家中年長的女性傳送,不得讓外人看見,尤其不能被男子看見。
經(jīng)過11天的與孤獨相伴的日子,女孩兒們會懂得人生的路上,不可能總有人一路同行,孤獨是必須要經(jīng)歷的。
每個女孩兒都值得擁有不朽的幸福愛情,可你并不是為了某一個人或物在活,你為的是自己,愛萬物之前首先要愛的是自己。到第12天,女孩子必須在太陽升起以前起來,沐浴,在身上涂抹油膏、再被蒙上雙眼,帶到樓頂?shù)钠脚_上。此時太陽初升,女孩的眼罩被解開開始禮拜太陽。這實際上是一種潔凈儀式。經(jīng)過黑屋藏嬌的凈化以后,她就變成了成年女子,可以迎接正式的婚禮了。
相關(guān)閱讀:
中國這地方竟可以三妻四妾
這里的男人可以娶5個老婆,懵懂女孩十二三歲就當(dāng)媽,這里的人自然死亡面部朝下入土坑埋葬,而因難產(chǎn)死亡的婦女則會被剖腹取出嬰兒后掛上十字架……這些匪夷所思的生活方式,如今依然存在于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布朗山上一個叫作曼邦三隊的寨子里。
事實上,對于這樣近乎原始的村落,有關(guān)部門早在多年前就力圖幫扶脫困并將其遷出深山,但卻因一些原因動遷艱難。記者與西雙版納公安邊防支隊的17名官兵一道,在支隊長陳俊的帶領(lǐng)下,每人身背15公斤重的生活用品,由景洪直奔100公里外的勐??h布朗山鄉(xiāng)曼囡村委會。
在請了村支書巖香兒做向?qū)Ш?,?qū)車6公里后,開始負(fù)重步行進(jìn)入沒有路的大山深處.一行人穿行在能夠?qū)⑷巳和耆跊]的茅草和灌木叢中,上坡下坎,時而在莽莽林海中爬行,時而在齊膝深的河水中跋涉,經(jīng)過3個多小時的急行軍,趟過了10條小河后,終于進(jìn)入了這個掩藏在半山上一片密林中的原始部落。
放眼望去,這個被稱為曼邦三隊的寨子,就是一些如同草堆一樣雜亂無章的堆在斜坡上的茅草棚。記者一行21余人順著這個寨子的茅草棚,一直往山坡上爬到最高一個茅草棚的后面,才發(fā)現(xiàn)有一群體型矮小,身穿五顏六色各式服裝的男女,在一塊泥地上打陀螺玩耍。
據(jù)巖香兒介紹,這天正趕上拉祜族傳統(tǒng)的新年節(jié),這一天全村的男子都要打陀螺,以示來年有糧食吃。而這些人之所以留在寨子里,是因為他提前3天來做工作,告訴他們:邊防支隊官兵要給他們送東西。
否則,按平常的習(xí)性,這些男女老幼遠(yuǎn)遠(yuǎn)的一看到陌生人或者穿制服的機關(guān)工作人員,馬上就會全部躲進(jìn)深山無影無蹤??吹揭幌伦佑窟M(jìn)來這么多陌生人,盡管巖香兒一直在招呼,但這一群男女還是怯怯地縮在一邊蹲在地上。
后來看到邊防官兵從背囊中拿出餅干、衣服、被子和食用油等物品遞過去,他們才帶著半信半疑的神情站了起來。最后看到邊防官兵將身上背的東西全部送給他們時,幾名老人扯開喉嚨一陣叫喚后,馬上就有60多人從四面八方圍了過來,并紛紛伸出雙手來接物品。
這里無論是大人和小孩,只要接到邊防武警遞過來的食物,就大口大口地狼吞虎咽,一些年長的婦女,看到陳俊抽的香煙也伸手來要,一個頭人模樣的年長男子經(jīng)巖香兒帶領(lǐng),來到邊防武警面前,向大家炫耀:他有5個女人。
由于是拉祜族的新年節(jié),陳俊拿出特意為他們準(zhǔn)備的一件瓶裝白酒,這位頭人模樣的老者一看立刻滿眼放光,只見他興奮地大吼幾聲,立刻來了很多人,很快就將一件酒分完了。村民們在頭人的吩咐下,跑去一個茅草棚內(nèi),拿出約1公斤糙米,要作為禮物送給邊防官兵。
由于只有巖香兒能與他們語言交流,記者通過巖香兒了解到,這個寨子共有17戶67口人。由于自古以來與世隔絕,這個寨子至今不通水、電,也沒有一條路通向外界,平時需要食鹽味精等物品需步行3個小時到村委會去拿,要是碰上雨天,就得繞行6個小時才能來到村委會。
村民的衣服幾乎全靠扶貧單位捐贈,晚上睡覺從來不用被子,就躺在樓板上。記者走進(jìn)一戶人家,只見除了四周從篾笆墻的縫隙和竹樓板間透進(jìn)的一絲絲光亮外,里面漆黑一片,屋內(nèi)除了幾口人圍著的一個火塘外,就再也看不到什么東西。
看到一個大約十二三歲,背著一個小孩的女孩。巖香兒介紹說,這女孩身上背的就是她自己的孩子。這個寨子長期以來幾乎不與外界通婚,男女孩子到了十二三歲就自發(fā)住到一起成為夫妻,有的20歲左右就生下幾個孩子了。
由于自古以來沒有一個人讀過書,因此幾乎全寨子的人都說不出自己的年齡,只能表達(dá)出谷子黃時生的、下大雨時生的,或者長大水時生的這樣模糊的概念。在去年12月之前,這兒的67個人沒有一個人有身份證,也沒有一對夫婦正式辦理過結(jié)婚手續(xù),生老病死從來不向村委會報告。
巖香兒說,要村干部進(jìn)村來,發(fā)現(xiàn)有新生嬰兒,才知道又增加人口了。看見幾名剃成光頭,卻又在頭頂留一小撮長發(fā)的老年婦女,記者了解到,這里的人過去全部都剃這樣的頭型。
據(jù)說由于沒有上醫(yī)院看病的習(xí)慣,頭上留的那一小撮頭發(fā)是用來鎮(zhèn)痛的,每次病痛難忍時,他們就將頭上那一撮頭發(fā)揪下兩根,以減輕痛感。如今全寨人唯一會服用的藥物就是頭痛粉,因此這個寨子生下的小孩成活率很低。
一般村民自然死亡后,就在土坑里面部朝下蓋點草埋葬……巖香兒說,這里的人們生下男孩一般取名甲鐵,女孩則取名納鐵,而真正能夠區(qū)分幾個孩子名字的只有他們的父母,一般不讓外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