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乱码视频,日韩 欧美 国产 动漫 一区,97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国产,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1. <legend id="ppnor"></legend>

      2. 
        
        <sup id="ppnor"><input id="ppnor"></input></sup>
        <s id="ppnor"></s>

        2016年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tǒng)研究所李從舉課題組招聘啟事

        字號:


            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tǒng)研究所李從舉課題組因研究工作需要,現(xiàn)面向海內外招聘助理研究員1人、博士后1人,客座學生數(shù)名。
            一、開展以下方面研究工作:
            方向1:納米纖維能源材料
            研究基于納米發(fā)電機的自驅動能源器件和系統(tǒng),開發(fā)納米纖維能源材料。
            研究新能源用納米纖維材料及器件,包括鋰離子電池隔膜、電極材料、硫化鋰電池及超級電容器等
            方向2:納米纖維節(jié)能環(huán)保材料
            納米纖維在過濾等節(jié)能環(huán)保中的應用基礎研究
            方向3:納米纖維壓電電子學及器件
            靜電紡絲技術、納米纖維的壓電特性及其在傳感器中的應用研究
            二、崗位要求:
            1.具有認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熟練掌握相關基礎知識,熟悉相關實驗操作。
            2.具有團隊精神,能夠與他人良好的合作。
            3.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思想,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
            4.愿意承擔工作壓力及接受挑戰(zhàn),熱愛科研工作,可以持續(xù)專注的投入。
            三、相關待遇:
            將按納米能源所和中國科學院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并結合研究組內相關激勵辦法。工作滿2年后,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助理研究員和博士后均可晉升副研究員。
            四、申請材料及要求:
            申請者以電子文本或郵寄方式提交申請材料,其中包括:
            1)個人簡歷;
            2)以往學術成績概述和三篇代表論著;
            3)對應聘崗位的未來科研工作設想;
            4)三封海內外知名專家推薦信和聯(lián)系方式(推薦信可在初次面試后提供);
            5)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以及其它能證明本人工作能力及學術成就的相關材料。  
            五、客座學生要求
            1)對科學研究有濃厚興趣,工作態(tài)度積極主動、踏實、認真;
            2)征得導師同意,在本實驗室從事科研工作1年以上;
            3)專業(yè):化學、材料學、物理等相關專業(yè)。
            六、聯(lián)系方式:
            請應聘人將申請材料的電子版發(fā)送至聯(lián)系人郵箱,我們收到簡歷后如有意向會在一周內與申請人聯(lián)系。
            聯(lián)系人:李從舉 Email:licongju@binn.cas.cn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學院路30號天工大廈C座,100083
            附:李從舉研究員簡介:
            李從舉,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4年于畢業(yè)于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獲博士學位。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和機械工程學院訪問學者。智能紡織實驗室負責人。北京市高層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人才支持計劃領軍人才,第十二批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管理人才,“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北京市百千萬人才,北京市“長城學者”培養(yǎng)計劃,北京市屬高校高層次人才,北京市屬高校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北京市優(yōu)秀青年知識分子,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成果先后榮獲2014年度“中關村十大創(chuàng)新成果”及2015年度北京技術創(chuàng)新行動計劃“先導與優(yōu)勢材料創(chuàng)新發(fā)展”十大專項成果:在Advanced Materials、Chem. Commun.、Nanoscale等期刊上發(fā)表SCI論文80余篇。先后獲2014年度香港桑麻紡織科技獎一等獎,2014年度中國產學研合作創(chuàng)新成果獎,2013年度中國紡織工業(yè)聯(lián)合會“紡織之光”教師獎唯一的特別獎,2009年度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2009年度中國紡織工業(yè)協(xié)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等。
            http://sourcedb.binn.cas.cn/zw/zjrck/yjy/201604/t20160418_4586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