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野獸和諧共存
我到肯尼亞之前,從未聽說過馬賽族。有一天,我們的汽車駛離肯尼亞馬賽馬拉國家自然保護區(qū)準備回首都內羅畢時,司機突然問我們是不是有興趣參觀當地土著居民馬賽族人的村落。于是,我們每人交了15美元的入場費后,走進了馬賽族人的世界。
沿途能看到馬賽族人,他們手執(zhí)長矛、身披紅衣,有的人放牧牛羊,有的人匆忙趕路。馬賽族是東非的游牧民族,也是東非地區(qū)現存的較有特色的少數民族之一。目前,肯尼亞有58.4萬馬賽族人,約占肯尼亞人口總數的2%,主要聚居在裂谷省靠近坦桑尼亞的邊境一帶。
馬賽族男子個頭較高,長相英俊,表情略帶傲慢,曾被西方殖民者稱為“高貴的野蠻人”。傳統(tǒng)的馬賽族人過著游牧生活,以牛羊肉及其奶、血為主要食物,生活在獅子、大象、野牛、豹子等野獸出沒的地帶。長年共生共存使馬賽族人和野獸之間形成了某種默契,平?;ゲ桓蓴_。
永遠不透露牛羊的數目
參觀前,村里的英語翻譯告訴我們,村子里有10戶人家,約150人,養(yǎng)著300頭牛、200頭羊。我們的陪同、肯尼亞旅游官員戴維說,馬賽族人相信所有的牛都屬于他們,他們永遠不會透露牛羊的實數目。不過,馬賽族人也不是對任何數字都保密,比如村子的首領有5個妻子,他們對此毫不諱言。
馬賽族人的村子有點兒像軍營,居住集中,每所房子的式樣、使用的原料和大小無甚區(qū)別。十幾間用木頭和泥巴搭起來的房子圍成一圈,在中間形成一片大約兩三百平方米的空地,像廣場。白天,這里是孩子們嬉戲的地方,晚上,便成了牛羊的棲身之地。
踏進村子的大門,我才發(fā)現空曠的“廣場”上遍是牛糞,幾乎沒有落腳的地方。
十幾個孩子坐在村子的空地上玩耍,看到我們進來,孩子們顯得很興奮,用好奇而又天無邪的眼光追隨著我們的身影。
當招呼他們來拍照時,所有的孩子一窩蜂似地跑過來。大點的孩子背著小點的孩子,他們都赤著腳,穿過大半個“廣場”,用沾著牛糞的小手親昵地拉著我們的胳膊,扯著我們的衣襟。弄得我心里內疚不止,恨不得立刻變出一堆糖果和玩具送給他們。
參觀首領兄弟的家
由于事先付了費用,我們不僅有拍照的權利,還“應邀”參觀了首領兄弟的家。一進家門,我們立刻跌入一片黑暗中。房子很低,一人多高,除了一道窄小的門,連一扇窗戶都沒有。我們在男主人的引領下,摸索著一一落座。因為我是參觀者中惟一的女性,有幸坐在主人的“大床”邊。床上凹凸不平,上面鋪了幾塊黑乎乎的東西。主人家的5個孩子睡在對面的一張床上。
幾分鐘后,女主人進屋來點起了一盞油燈,我們終于能稍稍看清楚一些。供這家人活動的空間不過六七平方米。兩張床就占據了大部分的空間,其它的主要“設施”是立在兩床中間的一個土灶臺。灶臺上的鍋里正煮著很稠的玉米粥。這是馬賽族人除了牛羊肉外的另一主食。
借著微弱的燈光,我看到灶臺上一溜兒擺著幾個大小不一、用了很久的搪瓷缸子,這是他們吃飯的餐具。床上沒有枕頭、被子和褥子,也沒有毯子之類的東西,更別談床單了。雖說這里地處熱帶,但到了旱季的夜晚,氣溫只有十幾度,不知道他們是怎樣過夜的?
我不記得自己是怎樣離開村子的,只覺得心中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人類文明的列車已經駛入了21世紀,但馬賽族人的生活仿佛依舊停留在古老的時代,盡管他們生活很原始,不懂什么高科技,但從他們無憂無慮的表情看,他們生活得很快樂!
我到肯尼亞之前,從未聽說過馬賽族。有一天,我們的汽車駛離肯尼亞馬賽馬拉國家自然保護區(qū)準備回首都內羅畢時,司機突然問我們是不是有興趣參觀當地土著居民馬賽族人的村落。于是,我們每人交了15美元的入場費后,走進了馬賽族人的世界。
沿途能看到馬賽族人,他們手執(zhí)長矛、身披紅衣,有的人放牧牛羊,有的人匆忙趕路。馬賽族是東非的游牧民族,也是東非地區(qū)現存的較有特色的少數民族之一。目前,肯尼亞有58.4萬馬賽族人,約占肯尼亞人口總數的2%,主要聚居在裂谷省靠近坦桑尼亞的邊境一帶。
馬賽族男子個頭較高,長相英俊,表情略帶傲慢,曾被西方殖民者稱為“高貴的野蠻人”。傳統(tǒng)的馬賽族人過著游牧生活,以牛羊肉及其奶、血為主要食物,生活在獅子、大象、野牛、豹子等野獸出沒的地帶。長年共生共存使馬賽族人和野獸之間形成了某種默契,平?;ゲ桓蓴_。
永遠不透露牛羊的數目
參觀前,村里的英語翻譯告訴我們,村子里有10戶人家,約150人,養(yǎng)著300頭牛、200頭羊。我們的陪同、肯尼亞旅游官員戴維說,馬賽族人相信所有的牛都屬于他們,他們永遠不會透露牛羊的實數目。不過,馬賽族人也不是對任何數字都保密,比如村子的首領有5個妻子,他們對此毫不諱言。
馬賽族人的村子有點兒像軍營,居住集中,每所房子的式樣、使用的原料和大小無甚區(qū)別。十幾間用木頭和泥巴搭起來的房子圍成一圈,在中間形成一片大約兩三百平方米的空地,像廣場。白天,這里是孩子們嬉戲的地方,晚上,便成了牛羊的棲身之地。
踏進村子的大門,我才發(fā)現空曠的“廣場”上遍是牛糞,幾乎沒有落腳的地方。
十幾個孩子坐在村子的空地上玩耍,看到我們進來,孩子們顯得很興奮,用好奇而又天無邪的眼光追隨著我們的身影。
當招呼他們來拍照時,所有的孩子一窩蜂似地跑過來。大點的孩子背著小點的孩子,他們都赤著腳,穿過大半個“廣場”,用沾著牛糞的小手親昵地拉著我們的胳膊,扯著我們的衣襟。弄得我心里內疚不止,恨不得立刻變出一堆糖果和玩具送給他們。
參觀首領兄弟的家
由于事先付了費用,我們不僅有拍照的權利,還“應邀”參觀了首領兄弟的家。一進家門,我們立刻跌入一片黑暗中。房子很低,一人多高,除了一道窄小的門,連一扇窗戶都沒有。我們在男主人的引領下,摸索著一一落座。因為我是參觀者中惟一的女性,有幸坐在主人的“大床”邊。床上凹凸不平,上面鋪了幾塊黑乎乎的東西。主人家的5個孩子睡在對面的一張床上。
幾分鐘后,女主人進屋來點起了一盞油燈,我們終于能稍稍看清楚一些。供這家人活動的空間不過六七平方米。兩張床就占據了大部分的空間,其它的主要“設施”是立在兩床中間的一個土灶臺。灶臺上的鍋里正煮著很稠的玉米粥。這是馬賽族人除了牛羊肉外的另一主食。
借著微弱的燈光,我看到灶臺上一溜兒擺著幾個大小不一、用了很久的搪瓷缸子,這是他們吃飯的餐具。床上沒有枕頭、被子和褥子,也沒有毯子之類的東西,更別談床單了。雖說這里地處熱帶,但到了旱季的夜晚,氣溫只有十幾度,不知道他們是怎樣過夜的?
我不記得自己是怎樣離開村子的,只覺得心中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人類文明的列車已經駛入了21世紀,但馬賽族人的生活仿佛依舊停留在古老的時代,盡管他們生活很原始,不懂什么高科技,但從他們無憂無慮的表情看,他們生活得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