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靜脈壓 其高低與心搏出量,血管功能及循環(huán)血容量有關(guān)。上、下腔靜脈血返回右心室受阻也影響靜脈壓。
靜脈壓一般3~5歲時為40~50mmH2O(0.39~0.49kPa),5-10歲約為50~60mmH2O(0.49~0.58kPa)。正常小兒坐位或立位時看不到飽滿的頸靜脈,臺稈到則提示靜脈壓高。在右心衰竭,心包積液、縮窄性心包炎時,或小兒哭叫、體力活動、變換體位時,可以看到頸靜脈飽滿的體征,即提示有病理性的或暫時性的靜脈壓升高。
(四)循環(huán)時間 小兒常用的循環(huán)時間測定方法為5%熒光素靜脈注射法。正常嬰兒循環(huán)時間平均為7秒。兒童為11秒。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則時間延長,先天性心臟病中有右向左分流臂至唇的循環(huán)時則縮短。
表7-1 各年齡小兒脈搏次數(shù)(每分鐘)
年 齡
脈 搏
新生兒
1歲以下
2~3歲
4~7歲
8~14歲
120~140
110~130
100~120
80~100
70~90
靜脈壓一般3~5歲時為40~50mmH2O(0.39~0.49kPa),5-10歲約為50~60mmH2O(0.49~0.58kPa)。正常小兒坐位或立位時看不到飽滿的頸靜脈,臺稈到則提示靜脈壓高。在右心衰竭,心包積液、縮窄性心包炎時,或小兒哭叫、體力活動、變換體位時,可以看到頸靜脈飽滿的體征,即提示有病理性的或暫時性的靜脈壓升高。
(四)循環(huán)時間 小兒常用的循環(huán)時間測定方法為5%熒光素靜脈注射法。正常嬰兒循環(huán)時間平均為7秒。兒童為11秒。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則時間延長,先天性心臟病中有右向左分流臂至唇的循環(huán)時則縮短。
表7-1 各年齡小兒脈搏次數(shù)(每分鐘)
年 齡
脈 搏
新生兒
1歲以下
2~3歲
4~7歲
8~14歲
120~140
110~130
100~120
80~100
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