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和愛人,如今都是高校的副教授,當年大學畢業(yè)后結(jié)合,一理一文,相得益彰,三十多歲喜得一男一女。沒想到,孩子的降臨,卻成命運的拐點。兩個孩子,居然都聽不到聲音。
1983年,兒子降生,夫婦倆發(fā)現(xiàn)孩子的問題后,從三明到北京、到上海、到杭州,遍尋名醫(yī),卻毫無辦法。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更棘手的問題來了:孩子該到哪里上學?
三明沒有接收聾人的特殊學校,幾經(jīng)輾轉(zhuǎn),他們打聽到古田有特教學校,但有名額限制,三明只能去一個孩子。托了關(guān)系,終于把孩子送進去了?!拔覂鹤尤チ?,三明其他這樣的孩子就沒法上了。”父親長嘆一聲。這位父親,名叫劉金昌。他的兒子叫劉明。一切改變,因為三明市教育局的一紙任命書,因為一個女人的出現(xiàn)。
她,個不高,總愛梳個麻花辮,扎朵花,讓自己顯得精神奕奕。她帶過的200多名殘障孩子,都叫她“校長媽媽”。
她有時軟弱得像個孩子,孩子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就能惹哭她;她有時又堅強如山,以一人之力,帶領(lǐng)一群老師,在荒山之上鑄起殘疾孩子們的希望。
她的故事閃耀在十七大,讓前任副總理“鐵娘子”吳儀感動落淚,她是“全國教書育人楷?!?,受到了胡錦濤主席的接見,她說她代表三明特教學校所有的孩子,來和主席握手。
她就是三明特殊教育學校校長黃金蓮。
一片荒地上當校長
用劉昌金的話說:“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了特教學校?!?BR> 因為身在教育系統(tǒng),劉昌金消息靈通,得知三明要辦特教學校,他第一個找到了黃金蓮報名。
“當時這里是一片荒山,雜草叢生,我家就在這邊上,心想這學校要是能建起來,我的孩子就能接回身邊上學了?!眲⒉饘S金蓮很佩服,卻不知道她內(nèi)心的掙扎。
當時的黃金蓮,進退維谷
自1971年從三明師范學校畢業(yè)后,她就在家鄉(xiāng)洋溪小學教書,在這里,她得心應手,28歲當上學區(qū)校長,管理18所小學,并當選為梅列區(qū)黨代會代表和區(qū)人大代表,1989年獲得福建省人民政府“提高一級工資”的獎勵……
接到籌辦特教學校的通知,她左右為難,身邊的人也勸她,“干得好,榜上有名,干不好,就連在洋溪的工作成績都會抹殺”,“曾經(jīng)是桃李滿天下,這么一去,可能桃李不開花”。送別會上,19個學校的代表、8個村的村長全都落淚,連煮飯的阿姨都跑上樓來,請校長不要離開洋溪。
三次打起退堂鼓
“沒讓我上刀山,下火海,只是讓我辦學校。”她還是來了。
1989年10月,她來到這片荒地,才一看,就傻眼了,麒麟山上,荒草叢生,牛羊在吃草,有蛇從草間游過,一間廁所旁的辦公室,3張辦公桌,五六個剛畢業(yè)的老師圍著她。“這,連學校都沒有,還要我負責蓋樓,干脆回去算了?!碑斖恚o局長打電話,“局長說任命書都寫好了,不能改?!?BR> 第二次打退堂鼓,是在招生途中。“到12個縣區(qū),看到聾啞小孩,叫他們上我們學校讀書,可誰知,說話不行,寫字他們看不懂,手語我又不會比劃,心里很泄氣。”
在黃金蓮眼里,大的打擊,還是家人的不理解。1992年春節(jié)期間,學校第一棟樓蓋好,為了防止新設(shè)備被破壞,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三,她都住在新教學樓一樓,因為學校地處荒涼,愛人只好到學校陪她值了3天班?!皼]電,我可以點蠟燭,沒水,我可以到附近去抬,但我第把78歲的婆婆一個人丟在家里,孤孤單單地過年?!笔赂舳嗄辏空f起此事,黃金蓮還是忍不住掉淚。
為了給學校省點錢,黃金蓮帶著教職工們,一起用鋤頭平整土地,讓女教師從家里帶來縫紉機,親自動手逢被套、棉胎,男教師則坐著拖拉機去鄉(xiāng)下購買課桌椅。
一年多后,看著新教學樓拔地而起,孩子們奔跑嬉鬧,黃金蓮別提多有成就感了。
一對一教聾生唱歌
長期從事普教工作的黃金蓮,面對的難關(guān)還有學手語——這是和孩子們溝通的橋梁。
她利用每天晚上、周末的時間,向特教老師、向?qū)W生討教,從a、o、e、爸爸媽媽這些簡單的詞學起。開會、上課之余,就看手語書,甚至燒菜、吃飯、在出差的車上時,都想著該如何表達。
早上出門時,她就用手語和愛人說“再見”,晚上又用手語和愛人說“晚安”,對著婆婆說:“婆婆,我很愛你哦!”……一不小心,菜煮焦了,重新煮兩三次又都焦了。愛人連連搖頭:“學手語學瘋了?!?BR> 在漸漸進入角色后,黃金蓮開始鉆研教學方法,分類教學法則是她的得意之作:“這是借鑒普教的方法。在一個班級里,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如果老師按一樣的進度教,好學生不愛聽老調(diào)重彈,差生卻又跟不上老師的步伐。這在特教班級里也一樣存在。有的家長就反映,孩子在家還能講一兩句,到學校上完課后,一句都不講了,手語又沒學會?!?BR> 因此,黃金蓮把第一批28名學生進行分班,18個沒有聽力的孩子,就專門教手語,10個有聽力的學生,戴上助聽器,老師一對一,教他們開口說話。
黃金蓮還在學校開設(shè)了美容美發(fā)、烹飪、裁縫、木工等十多個職教班,讓學生們都有一技之長,果然,到目前為止,學校的就業(yè)率達到了100%,“這些孩子到社會上都供不應求呢!”
98天尋覓失蹤孩子
這些孩子在普通人眼里可能是殘缺的,但在黃金蓮的眼里,每個都是她的寶。
2002年12月一個周六的早上,5個高年級聾啞孩子向值班老師請假1小時,去校外超市買日用品。沒想到,1個多小時過去了,仍未見孩子們歸來。
老師到超市詢問,售貨員告知,早就走了。黃金蓮當時正在住院掛瓶,接到老師的電話,急了,拔掉針,就往外跑。她指揮老師到火車站、汽車站附近打聽,終于聽說有幾個打手勢的孩子,坐上開往南平的車。
黃金蓮們趕緊坐車上南平,四處尋找,找孩子找得快虛脫。
一直到春節(jié),孩子們還是杳無音訊。突然有一天,廈門特教學校的老師帶來了好消息,在收容所看到幾個學生,像是三明特教學校畢業(yè)的。副校長李勤回憶說,“校長帶著我們幾個老師去廈門,她心很細,提了一袋水果給學生們,語重心長地跟他說,我們學校有孩子走失了,校長媽媽很著急,全校同學都很著急。”幾個已經(jīng)畢業(yè)的學生被感動了,透露了幾個學弟被騙往湖南長沙。黃金蓮又和老師們馬不停蹄地趕往長沙,幾經(jīng)波折才把孩子找回來。
整個過程歷時98天,他們不僅找回了自己的學生,還幫長沙市公安部門破獲了一個外地聾啞人盜竊團伙,解救了全國各地被騙的在校聾啞學生200多名。
被評為教書育人楷模
今年的9月,她再次來到了北京,接受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表彰,表彰結(jié)束后,還組織老師們參觀世博會。“我們今年新招了智障高中班,水平比聾啞生和盲生差,我得回去搬家,智障生住2樓,我要從4樓搬到3樓,方便照看他們?!?BR> 相處僅僅短短兩個多月,新生們都喜歡上了校長媽媽。林榮祥是智障高中班的班長,國慶節(jié),他回到永安,還特地給黃金蓮打來了電話:“校長媽媽,你要照顧好身體,腰痛好了沒有?衣服要多穿點。”
一則讓人欣慰的消息
【后記】
一則讓人欣慰的消息
三明特教學校已畢業(yè)的11屆、200多名學生中,12人分別考入長春大學等大中專院校,其余畢業(yè)生100%就業(yè),有的還成為企業(yè)的技術(shù)骨干。
劉明和他的妹妹,正是其中的一分子,劉明是三明特教學校的第一屆學生,也是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孩子。他們都考上了長春大學藝術(shù)系。
而劉明更加幸運,曾經(jīng)以一幅《火牛破敵》獲得省里青少年書畫大賽一等獎。這幅畫被陳列在學校的展覽室里,黃小晶省長前來參觀,問起他的近況,聽說在三明學院當臨時工,就建議黃金蓮將他招進三明特教學校。
于是,劉明又回到了母校,在那間熟悉的畫室里,接過黃金蓮手中的教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