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3年公共營養(yǎng)師基礎知識復習題試卷:填空題一》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1. “節(jié)約蛋白質作用”是指膳食中一定要有足夠的_ 碳水化合物__供給,以限度地把氨基酸用于合成蛋白質,減少蛋白質作為能量而消耗。
2. 由攝取食物而引起能量消耗額外增加的現象稱為 食物熱效應 。
3. 人體所需的能量來源于食物中的產熱營養(yǎng)素,即碳水化合物、脂肪和 蛋白質 。
4. 人體熱能需要量的測定方法主要是_直接測熱__法和_ 間接測熱_ 法。
5. 凱氏定氮法測定樣品中蛋白質含量時,其蛋白質換算系數為_ 6.25 __。
6. 嬰兒必需氨基酸除了成人所需的八種必需氨基酸以外,還有 組氨酸 。
7. 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在人體和食物中有20余種,按照是否能在體內合成分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8. 公認的n-6系列必需脂肪酸是 亞油酸 。
9. 人造黃油含 飽和 脂肪酸較多。
10. 機體能量的主要儲存形式是__ 脂肪___。
11. 膳食纖維的主要特征是_ 吸水作用 、黏滯作用、結合膽酸作用和陽離子交換作用。
12. 膳食纖維是 _ 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 __的多糖,主要來自__植物 的復合糖類。
13.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的多糖及木質素,統(tǒng)稱為 纖食纖維 。
14.膳食纖維可分為 可溶性膳食纖維 與 非可溶性膳食纖維 。
15. 直鏈淀粉由葡萄糖經__α-1,4__糖苷鍵連接而成,纖維素則由葡萄糖經_β-1,4_糖苷鍵連接而成。
1. “節(jié)約蛋白質作用”是指膳食中一定要有足夠的_ 碳水化合物__供給,以限度地把氨基酸用于合成蛋白質,減少蛋白質作為能量而消耗。
2. 由攝取食物而引起能量消耗額外增加的現象稱為 食物熱效應 。
3. 人體所需的能量來源于食物中的產熱營養(yǎng)素,即碳水化合物、脂肪和 蛋白質 。
4. 人體熱能需要量的測定方法主要是_直接測熱__法和_ 間接測熱_ 法。
5. 凱氏定氮法測定樣品中蛋白質含量時,其蛋白質換算系數為_ 6.25 __。
6. 嬰兒必需氨基酸除了成人所需的八種必需氨基酸以外,還有 組氨酸 。
7. 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在人體和食物中有20余種,按照是否能在體內合成分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8. 公認的n-6系列必需脂肪酸是 亞油酸 。
9. 人造黃油含 飽和 脂肪酸較多。
10. 機體能量的主要儲存形式是__ 脂肪___。
11. 膳食纖維的主要特征是_ 吸水作用 、黏滯作用、結合膽酸作用和陽離子交換作用。
12. 膳食纖維是 _ 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 __的多糖,主要來自__植物 的復合糖類。
13.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的多糖及木質素,統(tǒng)稱為 纖食纖維 。
14.膳食纖維可分為 可溶性膳食纖維 與 非可溶性膳食纖維 。
15. 直鏈淀粉由葡萄糖經__α-1,4__糖苷鍵連接而成,纖維素則由葡萄糖經_β-1,4_糖苷鍵連接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