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乱码视频,日韩 欧美 国产 动漫 一区,97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国产,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1. <legend id="ppnor"></legend>

      2. 
        
        <sup id="ppnor"><input id="ppnor"></input></sup>
        <s id="ppnor"></s>

        初三物理期末復習基礎知識歸納

        字號:

        這篇初三物理期末復習基礎知識歸納的文章,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另一個物體的
            位置改變 1、動與靜(2)參照物:被選作參照標準的另一個物體、
            (3)平常所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變化,運動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不變,就說物體是靜止
            意義: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 定義: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
            2、速度
            (3) 公式:v
            st
            ,(→svt,tsv)
            運
            (4) 單位:①國際單位:米/秒(m/s) ;②常用單位:千米/時(km/h);
            動③換算關系:1m/s=3.6km/h
            的速度保持不變的直線運動;任一時刻的描3、直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運動速度(瞬時速度)、任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述
            運動的分類
            (2)變速直線運動:物體運動的直線運動;不同時刻的速度瞬時速度)一般不同,不同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
            單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4、長度微米(μm)、納米(nm) ;單位換算(見本頁底面)
            的測量
            (2) 測量工具:刻度尺;使用方法(課本P24)
            特殊測量方法:累加法、輔助工具法、替代法等等
            5、時間單位:時(h)、分(min)、秒(s)、毫秒(ms)、微秒(μs) ;
            的測量
            單位換算(見本頁底面 )
            測量工具:停表、手表、時鐘(統(tǒng)稱為計時器)
            、聲音的產(chǎn)生:聲音是由物體(發(fā)聲體、或聲源)的產(chǎn)生的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液、氣) ,真空不能傳聲
            (2)聲速: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一般在氣體小,在固體中大;15ºC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
            聲
            響度:聲音的大小;聲源振幅(振動的幅度)越大,響度越大
            現(xiàn)
            3、(2)音調:聲音的高低;聲源 頻率(振動的快慢)越大,音調越高 象
            音色:反映聲音的品質和特色,由發(fā)聲體的結構和材料決定
            在聲源處減弱:消聲器,等
            4、(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隔音墻、植樹造林,等
            在人耳處減弱:耳塞
            人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20Hz——20000Hz 5、(2)超聲:頻率高于20000Hz;應用:①傳遞信息(聲吶、B超等),
            ②傳遞能量(破碎結石、清洗精密機械等 ) (3)次聲:頻率低于20Hz; 能量很高的次聲具有極大的破壞
            初三物理 (1)光源:能發(fā)光的物體
            1、光的(2)規(guī)律: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 ________傳播
            傳播
            (3)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______成像、影子、日食、______
            (4)光速:光在________中速度大,約為 _____________m/s
            (5)光線:帶箭頭的能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
            ______的直線
            光的
            ①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_______平面內(nèi) 反射定律②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_________
            ③反射角______入射角
            2、(2)可逆性: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光(3)兩種 ①鏡面反射:平行光束經(jīng)反射后,反射光束仍是平行的
            的反射
            ②漫反射:平行光束經(jīng)反射后,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個方向光反
            現(xiàn)射
            成像原理:光的_________定律
            象____像
            (4)平像與物大小_____
            ②成像規(guī)律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像物關于 _______
            鏡面對稱
            應用:改變光的傳播方向;成像
            ①折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_______平面內(nèi)
            (1)光的 ②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
            _________ 3、折射規(guī)律③入射角增大(減小)時,折射角_________(_________); 光
            ④光從空氣(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質 )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質(空氣) 的
            中時,折射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射角。垂直入射又如何?
            折
            (2)可逆性:在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 ________的。 射 (3)
            ①光的色散:大陽光可分解為紅、橙、黃、_______、藍、靛、______
            光
            七種顏色的光 的
            ②光的三基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
            ③顏料的三原色: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散 ④物體的顏色 透明物體:由
            ___________的色光決定
            ___________的色光決定
            1、基本
            (1)光心、主光軸
            概念
            (2)焦點:凸透鏡的實焦點、凹透鏡的虛焦點(3)焦距f:________和________
            的距離;如何測量焦距? 三條特殊光線(會畫!)
            2、
            (1)結構特點:中間______、邊緣______ 凸透鏡
            成像規(guī)律
            透
            鏡及應
            用
            物近像近,物遠像遠),像距變大
            (小),像變大(小)
            結構特點:中間______、邊緣______ 3、 凹透鏡
            (2)對光的作用:對光有 _______作用,所叫________透鏡 成像特點:總是成正立、縮小的虛像
            正常眼晶狀體相當于__________ ,焦距可調;__________相當于光屏
            4、遠、近物體都能成像在__________上,能看清遠處和近處的物體
            應
            對光的會聚能力太 ______,將______處物體的像 用(2)近視眼成在視網(wǎng)膜________,看不清______處物體 矯正方法:戴一副_______ 透鏡
            對光的會聚能力太______,將______處物體的像
            遠視眼成在視網(wǎng)膜________,看不清
            ______處物體 矯正方法:戴一副_______透鏡
            作光路圖注意事項:
            (1)要借助工具作圖;
            (2)是實際光線畫實線,不是實際光線畫虛線;
            (3)光線要帶箭頭,光線與光線之間要連接好,不要斷開;
            (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圖時,應先在入射點作出法線(虛線),然后根據(jù)反射角與入射角或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作出光線;
            (5)光發(fā)生折射時,處于空氣中的那個角較大;
            (6)平行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發(fā)散后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相交在虛焦點上; (7)
            平面鏡成像時,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經(jīng)過鏡后的像。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應用
            1、實驗: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2、若在實驗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 ①蠟燭在焦點以內(nèi); ②燭焰在焦點上
            ③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④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遠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無法移到該位置。 2、實驗結論:(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倒虛正, 3、對規(guī)律的進一步認識:
            ⑴u=f是成實像和虛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側和異側的分界點。 ⑵u=2f
            是像放大和縮小的分界點
            ⑶當像距大于物距時成放大的實像(或虛像),當像距小于物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⑷成實像時: 物距減小 像距增大 像變大 (增大) (減?。?(變?。?BR>    ⑸成虛像時: 物距減小
            像距減小 像變小
            (增大) (增大) (變大)
            山東省煙臺招遠 初三物理上冊基礎知識網(wǎng)絡 期末復習資料 2011-12
            初三上冊物理基礎知識總結
            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
            一、參照物
            1、定義:為研究物體的運動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通常選擇參照物以研究問題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體的運動,常選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體為參照物,在這種情況下參照物可以不提。
            3、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
            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4、不能選擇所研究的對象本身作為參照物!那樣研究對象總是靜止的。 二、機械運動
            1、定義: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2、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普遍的現(xiàn)象。 3、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⑴相同路程通過時間的長短。 ⑵相同時間通過路程的長短。 4、分類:(根據(jù)運動路線)⑴曲線運動 ⑵直線運動
            B、“觀”:使用刻度尺前要觀察它的零刻度線、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測長度時,尺要沿著所測直線(緊貼物體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損的零刻線。
            (用零刻線磨損的的刻度尺測物體時,要從整刻度開始) D、“看”: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E、“讀”:在精確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記”:測量結果由數(shù)字和單位組成。(測量結果由準確值、估讀值和單位組成)。 5、誤差:
            (1)定義:測量值和真實值的差異叫誤差。
            (2)產(chǎn)生原因:測量工具 測量環(huán)境 人為因素。
            (3)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用更精密的儀器
            (4)誤差只能減小而不能避免 ,而錯誤是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和主觀粗心造成的,
            是能夠避免的。 四、時間的測量: 1、單位:秒(S)
            2、測量工具: 現(xiàn)代:秒表、機械鐘、石英鐘、電子表等
            古代: 日晷、沙漏、滴漏、脈搏等
            5、勻速直線運動: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 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第二章 聲現(xiàn)象
            一、聲音的發(fā)生與傳播
            1、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 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
            3、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 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
            4、回聲是由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
            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qū)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17m。
            在屋子里談話比在曠野里聽起來響亮,原因是屋子空間比較小造成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不足0.1s 終回聲和原聲混合在一起使原聲加強。
            利用:利用回聲可以測定海底深度、冰山距離、敵方潛水艇的遠近
            測量中要先知道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
            測量方法是:測出發(fā)出聲音到受到反射回來的聲音訊號的時間t,查出聲音在介質中的傳
            播速度v,則發(fā)聲點距物體S=vt/2。
            s = 計算公式: t t v v 1m/s=3.6km/h 。
            人步行速度約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人勻速步行時1秒中運動1.1m
            直接測量工具:速度計
            6、變速運動: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
            平均速度:= 總時間
            總路程
            物理意義:表示變速運動的平均快慢
            平均速度的測量:原理 三、長度的測量:
            1、長度測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主單位是 m ,常用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微米 (μm),納米(nm)。
            1、聲音在耳朵里的傳播途徑: 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jīng)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
            3、主單位與常用單位的換算關系:
            給聽覺神經(jīng),聽覺神經(jīng)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 3369
            1 km=1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nm
            2、耳聾: 分為神經(jīng)性耳聾和傳導性耳聾. 3
            1μm=10nm
            3、骨傳導:聲音的傳導不僅僅可以用耳朵,還可以經(jīng)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jīng),引起聽覺。這種
            4、刻度尺的使用規(guī)則:
            聲音的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一些失去聽力的人可以用這種方法聽到聲音。
            A、“選”:根據(jù)實際需要選擇刻度尺。
            4、雙耳效應:人有兩只耳朵,而不是一只。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
            山東省煙臺招遠 初三物理上冊基礎知識網(wǎng)絡 期末復習資料 2011-12
            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
            三、樂音及三個特征
            1、樂音是物體做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
            2、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與發(fā)聲體的頻率有關系。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物體在1s振動的次數(shù)叫頻率,物體振動越快 頻率越高。頻率單位次/秒又記作Hz 。
            練習:解釋蜜蜂飛行能憑聽覺發(fā)現(xiàn),為什么蝴蝶飛行聽不見?蜜蜂翅膀振動發(fā)聲頻率在人耳聽覺范圍內(nèi),蝴蝶振動頻率不在聽覺范圍內(nèi)。
            3、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跟發(fā)聲體的振幅、聲源與聽者的距離有關系。 振幅: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大距離叫振幅。
            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女高音音調高、響度??;男低音音調低、響度大。
            4、音色:由物體本身決定。人們根據(jù)音色能夠辨別樂器或區(qū)分人。 5、區(qū)分樂音三要素:聞聲知人——依據(jù)不同人的音色來判定;
            高聲大叫——指響度; 高音歌唱家——指音調。
            分類:自然光源:如 太陽、螢火蟲;
            人造光源:如 篝火、蠟燭、油燈、電燈。月亮 本身不會發(fā)光,它不是光源。
            2、規(guī)律:光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3、光線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練習:☆為什么在有霧的天氣里,可以看到從汽車頭燈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在傳播過程中,部分光遇到霧發(fā)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線傳播。
            ☆早晨,看到剛從地平線升起的太陽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 ,該現(xiàn)象說明:光在非均勻介質中不是沿直線傳播的。
            4、光沿直線傳播的例子:
            ① 激光準直。②影子的形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④ 小孔成像:
            858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m/s=3×10km/s;光在空氣中速度約為3×10m/s。光在水中
            速度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表面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介質的現(xiàn)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線同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光路可逆. 3、分類:⑴ 鏡面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條件:反射面 平滑。
            應用:迎著太陽看平靜的水面,特別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為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⑵ 漫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著不同的方向 ,每條光線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條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應用:能從各個方向看到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是由于光射到物體上發(fā)生漫反射的緣故。 4、面鏡:實像:實際光線會聚點所成的像
            虛像: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會聚點所成的像 ⑵球面鏡:
            定義:用球面的 內(nèi) 表面作反射面。
            性質:凹鏡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線 會聚在一點;從焦點射向凹鏡的反射光是平行
            凹面鏡
            光
            應 用:太陽灶、手電筒、汽車頭燈 定義: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凸面鏡
            性質:凸鏡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凸鏡所成的象是縮小的虛像 應用:汽車后視鏡、商場中的反光鏡
            ☆ 汽車司機前的玻璃不是豎直的,而是上方向內(nèi)傾斜,
            從光學角度考慮這樣做的好處是:使車內(nèi)的物體的像成在司機視線上方,不影響司機看路面。汽車頭燈安裝在車頭下部:可以使車前障礙物在路面形成較長的影子,便于司機及早發(fā)現(xiàn)。 三、光的折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線同面,法線居中,空氣中角大,光路可逆 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
            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 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fā)出的聲音;
            2、 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噪聲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
            干擾作用的聲音。
            3、 人們用分貝(dB)來劃分聲音等級;聽覺下限0dB;為保護聽力應控制噪聲不超過90dB;為
            保證工作學習,應控制噪聲不超過70dB;為保證休息和睡眠應控制噪聲不超過50dB 。 4、 減弱噪聲的方法: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五、聲的利用
            1.可以利用聲來傳播信息和傳遞能量
            2.可聽聲:頻率在20Hz~20000Hz之間的聲波: 超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 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
            3.超聲波特點: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聲能較集中。
            具體應用有:聲吶、B超、超聲波速度測定器、超聲波清洗器、超聲波焊接器等。
            4.次聲波的特點:可以傳播很遠,很容易繞過障礙物,而且無孔不入。一定強度的次聲波對人體會造成危害,甚至毀壞機械建筑等。
            它主要產(chǎn)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發(fā)、海嘯地震等,另外人類制造的火箭發(fā)射、飛機飛行、火車汽車的奔馳、核爆炸等也能產(chǎn)生次聲波。
            第三章 光現(xiàn)象
            一、光的直線傳播
            1、光源:定義:能夠自行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山東省煙臺招遠 初三物理上冊基礎知識網(wǎng)絡 期末復習資料 2011-12
            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
            3、應用:從空氣看水中的物體,或從水中看空氣中的物體看到的是物體的虛像,看到的位置比實
            際位置 高
            練習: ☆池水看起來比實際淺 是因為光從 水中斜射向 空氣中時發(fā)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藍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魚兒在“云中”自由穿行。這里我們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虛像 ,看到的魚兒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虛像 。
            四、不可見光
            紅外線:熱效應——能使被照射的物體發(fā)熱;
            紫外線:熒光效應——能使熒光物質發(fā)光,另外還可以滅菌 。
            第四章 透鏡及其應用
            薄透鏡:透鏡的厚度遠小于球面的半徑。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 光心:(O)即薄透鏡的中心。性質:通過光心的光線 焦點(F):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焦點。 焦距(f):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
            三、眼睛和眼鏡
            1.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凸透鏡),視網(wǎng)膜相當于照相機內(nèi)的膠片。
            2.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鏡; 遠視眼看不清近處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鏡。
            五、顯微鏡和望遠鏡
            1.望遠鏡能使遠處的物體在近處成像,(物鏡焦距長,目鏡焦距短)。
            望遠鏡目鏡可以是是凸透鏡、凹透鏡,物鏡可以是凹面鏡、凸透鏡,成像先縮小后放大; (我們能不能看清一個物體,它對我們的眼睛所成“視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遠鏡的物鏡所成的像雖然比原來的物體小,但它離我們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鏡的放大作用,視角就可以變得很大。)
            2.顯微鏡的目鏡物鏡都是凸透鏡(物鏡焦距短,目鏡焦距長),成像經(jīng)過兩次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