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頻道為大家整理的高中議論文論據(jù)大全:同情,供大家參考。更多閱讀請查看本站 高中作文網(wǎng)頻道。
論點
每個人都應(yīng)有同情心。
同情有時候就是一句暖人的話語。
同情需要寬闊的胸懷。
對待惡人,決不能同情。
同情需要積極行動。
沒有同情心的社會是殘酷的社會。
真正的同情是不圖回報的。
市場不會同情失敗者。
能拒絕同情,才能變得堅強。
名言
市場不會同情弱者,更不相信淚水?!酚裰?BR> 正是通過對其他生命的同情與關(guān)切,人把自己與世界的自然關(guān)系提升為一種有教養(yǎng)的精神關(guān)系?!亍な窇颜?BR>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祆?BR> 只有憐憫心和愛心才能揭示人生的奧秘?!獝勰?BR> 同情是一種愛,此種愛使人對他人的幸福感到快樂,對他的不幸感到痛苦?!官e諾莎
如果丑陋的人偏想要別人稱贊他美,跛腳的人偏想表現(xiàn)矯健,那么原來引起我們同情的不幸情況又會引起我們的譏笑了。——菲爾丁
同情心使人類與眾不同。——帕克·派恩
同情是一種力量,這種力量不僅使我自己興致勃勃地振奮起來,也能夠超過我自己對別人發(fā)生撫慰的作用?!耐?BR> 憐憫是一筆借款,為小心起見,還是不要濫用的好。——羅曼·羅蘭
愛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迷漫,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也不是悲涼。——冰心
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的同情、很多的愛,比維持我們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我們應(yīng)該把它分散給別人,這就是生命開花?!佑?BR> 典型論據(jù)
愛因斯坦與畫家
——同情就是急人之所急
有位畫家想給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畫一幅畫,可是卻遭到了拒絕:“不,不,先生,我沒有時間?!?BR> 幾番請求之后愛因斯坦仍不同意,畫家有些著急:“你必須答應(yīng)我為您畫像,因為我急著靠這幅畫得錢啊 ! ”
“噢,原來是這樣,”愛因斯坦馬上改變了態(tài)度,“我當然可以坐下來讓您畫像?!?BR> 桑雅的老師
——給予機會也是同情
維爾斯特拉斯是富有同情心的柏林大學教授。當桑雅來到柏林而無法進入柏林大學時,維爾斯特拉斯收留了桑雅,并讓她跟著自己學習。
一開始,維爾斯特拉斯隨手給了她一道出給班上高材生的題目,想試試桑雅的能力。結(jié)果桑雅不但清晰、快速的解決了問題,而且寫的是從前沒有的解法。維爾斯特拉斯被桑雅的熱切及聰穎感動了,終于讓桑雅加入了他的班,在課堂上聽課,更將未發(fā)表的論文、新的科學發(fā)展消息,都與她分享討論。維爾斯特拉斯是影響桑雅一輩子的老師。
印度洋海嘯發(fā)生之后
——眾人的同情心助受災(zāi)者渡過難關(guān)
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度洋發(fā)生大地震和海嘯,沿岸國家遭到了毀滅性的災(zāi)難。據(jù)報道,在這次災(zāi)難中的遇難人數(shù)和失蹤人數(shù)總共接近 30 萬人。
世界被這一災(zāi)難震驚了。海嘯發(fā)生之后,人們用各種方式表達對受災(zāi)地區(qū)人民的同情和關(guān)注。世界各國都積極幫助災(zāi)區(qū)恢復(fù)重建,各國人民紛紛解囊相助。在中國,人們短短幾天就捐贈了十幾億元的現(xiàn)金與物資,政府給災(zāi)區(qū)提供了大量的專業(yè)救助人員和支持。這也是對地球村居民同情心的大檢驗。
我國外長李肇星表示,印度洋海嘯災(zāi)難發(fā)生后,中國政府和人民積極展開救災(zāi)援助,與災(zāi)區(qū)人民患難與共,支持他們重建家園的努力,對災(zāi)區(qū)捐助已逾 12 億元人民幣。中國政府支持并積極參與重大自然災(zāi)害預(yù)警機制的國際和地區(qū)合作。
心理健康測試表明不少孩子缺乏同情心
——應(yīng)當重視對兒童的同情心教育
2003 年,“海南省青少年安全健康科普宣傳教育巡回展”首次進入校園。依照科普宣教內(nèi)容,有關(guān)工作人員對某學校小學生隨機進行心理測試。學前班、一年級小朋友被問到如何對待路遇的小貓時,大都回答:“愛護它?!睅酌轿迥昙壍男W生卻帶著惡作劇的笑容說:“打死它。”或“帶回家玩死它。”另外還有一道題目是“小妹妹病了,冷得打哆嗦,你愿意把自己的衣服給她穿嗎?”接受測試的第一組小學生是一年級的,異口同聲地說愿意。第二組是三到五年級的小學生,他們?nèi)颊f:“不愿意。”一名三年級小男孩還擺出理由說:“我只有一件衣服,借給她穿,我穿什么?”
“路遇小貓”的測試在北京的幼兒園也作過,測試結(jié)果表明, 62 %的孩子缺乏同情心,這部分孩子中,有 32 %的孩子說要弄死小貓。
專家指出,與安全、健康有關(guān)的不僅僅是生活經(jīng)驗、逃生知識等,心理健康也是其重要內(nèi)容。小學生缺乏同情心這一現(xiàn)象引人深思,若不加強教育,將會滋生種種心理問題。
“犯傻”的蔡明
——成功人士應(yīng)該具有同情心
蔡明每見到街上有人乞討,總要給錢。朋友勸她說,這些乞丐看著可憐,其實有不少都是假的,人家就是靠這發(fā)財?shù)?,家里的小洋樓都蓋起來了,比你住得還寬敞。蔡明點點頭,若有所悟??墒窍麓闻鲆娖蜇ぃ€照樣掏錢。朋友問:“你怎么還傻呢?她解釋說,萬一這個是真乞丐,他家里沒蓋樓呢?”一個富于同情心的演員,也許無法成為表演大師、藝術(shù)巨匠,但可貴的同情心,卻使其人格放出光彩,因而更加受到人們的喜愛。
小鎮(zhèn)居民與十二月黨人
——同情心源于正義感
在 19 世紀末的西伯利亞,富于正義感和同情心的某小鎮(zhèn)居民,常常在深夜房外的窗臺上放上酸奶、面包和舊衣服,以供那些從流亡地逃跑的十二月黨人食用。一些的十二月黨人,就是靠著這些食物和衣服才逃出了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小鎮(zhèn)居民的名字至今誰也不知道,也不見于經(jīng)傳史冊,可他們的義舉,卻至今為人傳頌。
文豪的同情心
——同情心使名人成為偉人
培根說:“同情在一切內(nèi)在的道德和尊嚴中為高的美德?!泵系滤锅F也說過:“同情是善良心所啟發(fā)的一種情感之反映?!彼?,人不可無同情心,同情心可以使人變得可親可敬,變得偉大崇高。詩人杜甫,只有寫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那樣滾燙的詩句,才能戴上人民詩人的桂冠;龔自珍,發(fā)出“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肺腑心聲,表現(xiàn)了悲天憫人的博大胸懷;面似冷峻的魯迅先生,則因“俯首甘為孺子?!钡娜?,更彰顯其思想之深邃,道德之高尚。
希爾頓飯店首任經(jīng)理的傳奇故事
——善有善報
一天,夜已經(jīng)很深了,一對年老的夫妻走進一家旅館,他們想要一個房間。前臺侍者回答說:“對不起,我們旅館已經(jīng)客滿了,一間空房也沒有剩下?!笨粗@對老人疲憊的神情,侍者又說:“但是,讓我來想想辦法?!?BR> 于是好心的侍者將這對老人引領(lǐng)到一個房間,說:“也許它不是好的,但現(xiàn)在我只能做到這樣了?!崩先艘娧矍捌鋵嵤且婚g整潔又干凈的屋子,就愉快地住了下來。
第二天,當他們來到前臺結(jié)賬時,侍者卻對他們說:“不用了,因為我只不過是把自己的屋子借給你們住了一晚,祝你們旅途愉快!”原來如此。侍者自己一晚沒睡,他就在前臺值了一個通宵的夜班。
兩位老人十分感動。老頭兒說:“孩子,你是我見到過的好的旅店經(jīng)營者。你會得到報答的。”侍者笑了笑,說這算不了什么。他送老人出了門,轉(zhuǎn)身接著忙自己的事,把這件事情忘了個一干二凈。
沒想到有一天,侍者接到了一封信函,打開看,里面有一張去紐約的單程機票并有簡短附言,聘請他去做另一份工作。他乘飛機來到紐約,按信中所標明的路線來到一個地方,抬眼一看,一座金碧輝煌的大酒店聳立在他的眼前。原來,幾個月前的那個深夜,他接待的是一個有著億萬資產(chǎn)的富翁和他的妻子。富翁為這個侍者買下了一座大酒店,深信他會經(jīng)營管理好這個大酒店。這就是全球赫赫有名的希爾頓飯店首任經(jīng)理的傳奇故事。
世界對美國同情日減
——傲慢者將逐漸失去別人的同情
據(jù)《紐約時報》報道,自“ 9 . 11 ”恐怖襲擊發(fā)生以來,外國對美國的看法越來越負面,世界對美國的同情也大減,取而代之的是對美國的不信任、不安和不滿,認為布什政府采取單邊主義行動攻打伊拉克是傲慢行為。
31 歲的南非航空公司職員赫恩的看法說出了世界各地不少人的心聲:“ 9 . 11 ”那段時間,有很多人同情美國。但美國此后的行為和他們的外交政策令人們不再同情他們,他們的行為像個到處欺壓別人的惡霸。
伊拉克戰(zhàn)爭對公眾的看法產(chǎn)生了很大的不良影響,人們由“ 9 . 11 ”后普遍同情美國,變成厭惡美國或少對美國失望。人們認為美國這超級大國喜歡先發(fā)制人,無論是否具有有說服力的原因或聯(lián)合國的授權(quán)。
在許多國家公眾輿論的普遍看法是:美國是典型的帝國主義者,它企圖控制全球石油供應(yīng)和在軍事上稱霸。
哲理材料
一碗白開水
*期間,某省重點中學紅衛(wèi)兵正在批判一位地委主要領(lǐng)導。由于天氣炎熱,再加上被強迫“駕飛機”——彎腰,兩只胳臂從后面上揚,這位老同志已被折磨得滿頭大汗,面色蠟黃,幾次暈倒在地。這時一位面目清秀的男學生,趁人不注意,走到茶爐房盛了一碗白水,端到了他面前。他接過碗來,咕嘟咕嘟喝個精光,然后用感激的目光掃視著這位男學生。不一會兒,這位老同志便恢復(fù)了原來的面色,精神狀態(tài)好多了。
幾年之后,這位“走資派”官復(fù)原職。但他始終沒有忘記當他在危難之時,送給他一碗白開水的男學生。
媽媽,我不是弱小的
有,有一家人全家在假日里到森林中去:父親、母親、五年級學生托利亞和四歲的薩沙。森林里是那么美好,那么歡快,孩子們的父母讓他們看看盛開著鈴蘭花的林中曠地。
林中曠地附近長著一叢叢野薔薇,第一朵花開放了,粉紅粉紅的,芬芳撲鼻。全家人都坐在灌木附近,父親在看一本有趣的書。突然雷聲大作,飄下幾滴雨點,接著大雨如注。
托利亞把自己的雨衣給了媽媽,雖然她并不怕淋雨;而媽媽又把雨衣給了托利亞,雖然他也不怕淋雨。
薩沙問道:
“媽,托利亞把自己的雨衣給您,您又把雨衣給托利亞。托利亞又把雨衣給我穿上,你們干嗎這樣做呢 ? ”
“每個人都應(yīng)該保護更弱小的人?!眿寢尰卮鹫f。
“那么,我干嗎又保護不了任何人呢 ? ”薩沙問道,“就是說,我是弱小的人嘍 ? ”
“要是你誰也保護不了,那你就是弱小的人 ! ”媽媽笑著回答說。
他朝薔薇叢走去,掀起雨衣的下部,蓋在粉紅的薔薇花上。滂沱大雨已經(jīng)沖掉了兩片薔薇花瓣,花兒低垂著頭,因為它嬌嫩纖弱,毫無自衛(wèi)能力。
“現(xiàn)在我該不是弱小的了吧,媽媽?”薩沙問道。
“是呀,現(xiàn)在你是強者,是勇敢的人啦 ! ”媽媽這樣回答他。
同情關(guān)愛之心常常是從懂得保護比自己更弱小的東西開始。
給人本應(yīng)享有的關(guān)注
有一年夏天,天氣又悶又熱,弗爾帕斯教授走進擁擠的列車餐車去吃午飯。
在服務(wù)員遞給他菜單的時候,他說:
“今天那些在爐子邊燒菜的小伙子一定是夠受的了?!?BR> 那位服務(wù)員聽了以后,吃驚地看著他說:
“上這兒來的人不是抱怨這里的食物,便是指責這里的服務(wù),要不就是因為車廂內(nèi)悶熱大發(fā)牢騷。 19 年來,你是第一個對我們表示同情的人?!?BR> 好心的撒馬利亞人
一個*人由耶路撒冷到耶利哥去,半路上被強盜打劫,不但財物被洗劫一空,還被打得遍體鱗傷,倒在地上。這時,一個祭司經(jīng)過,他裝作看不見,繞道走開了;之后,一個利米人也經(jīng)過,也照樣避開;后來,一個被*人瞧不起的撒馬利亞人經(jīng)過,他趕緊上前蹲到那人身旁,為他抹油和酒,然后把他扶上了自己的牲口,送到旅店并整宿照顧。第二天,又替他付了房錢,并且對店主說:“好好照顧他,如果錢不夠,我回來再付清?!?BR> 老鼠報恩
一天,一只小老鼠不小心摔倒在一只熟睡的獅子旁。獅子睜開眼睛,瞥了老鼠一眼,“求求你,放過我吧 ! 如果你放過我的話,也許有一天我會報答你 ! ”老鼠乞求獅子,獅子心里想,你能報答我什么。不過,它是一只好心的獅子,所以就把老鼠放了。過了幾天,獅子不慎被獵人的網(wǎng)套住了,它越是掙扎,網(wǎng)就結(jié)得越緊。這時,小老鼠跑過來,將網(wǎng)上的繩子咬斷,把獅子救了出來。看來,同情并不只是強者給弱者的禮物。
王奶奶的愛
小時候,爸爸媽媽經(jīng)常吵架。記得有,他們吵得特別兇,到后摔鍋砸碗,差點沒打起來。我當時嚇得躲到了家門外,街坊鄰居都聽到了他們的吵架聲,看到我一個人坐在門口,都連連嘆氣?!斑@孩子真可憐”,“唉,是啊,天天這么吵??煽嗔撕⒆恿恕!薄抑浪麄兌际峭槲业模液芨袆???僧斘腋嬖V他們,我還沒吃飯時,他們一個個都露出了為難之色,因為他們都吃完了,沒有剩飯了。這時,只有王奶奶過來了,她說:“孩子,到我家去吧,我給你重新做飯。晚上也在我家睡吧?!蔽铱拗鴵溥M了王奶奶的懷里,因為我感覺到了溫暖。
把別人當作自己
一位十六歲的少年去拜訪一位年長的智者。
他問:我如何才能變成一個使自己愉快、也能夠給別人愉快的人呢 ?
智者笑著望著他說:孩子,在你這個年齡有這樣的愿望,已經(jīng)是很難得了。很多比你年長很多的人,從他們問的問題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給他們多少解釋,都不可能讓他們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讓他們那樣好了。
少年滿懷虔誠地聽著,臉上沒有流露出絲毫得意之色。
智者接著說:我送給你四句話。第一句話是,把自己當成別人。你能說說這句話的含義嗎 ?
少年回答說:是不是說,在我感到痛苦憂傷的時候,就把自己當成是別人,這樣痛苦就自然減輕了;當我欣喜若狂之時,把自己當成別人,那些狂喜也會變得平和中正一些 ?
智者微微點頭,接著說:第二句話,把別人當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會兒,說:這樣就可以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求,并且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予恰當?shù)膸椭??
智者兩眼發(fā)光,繼續(xù)說道:第三句話,把別人當成別人。
少年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說,要充分地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領(lǐng)地 ?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 ! 第四句話是,把自己當成自己。這句話理解起來太難了,留著你以后慢慢品味吧。
少年說:這句話的含義,我是一時體會不出。但這四句話之間就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我用什么才能把它們統(tǒng)一起來呢 ?
智者說:很簡單,用一生的時間和經(jīng)歷。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別。
后來少年變成了壯年人,又變成了老人。再后來在他離開這個世界很久以后,人們都還時時提到他的名字。人們都說他是一位智者,因為他是一個愉快的人,而且也給每一個見到過他的人帶來了愉快。
小小的陽光
以前,有一位女孩,名叫埃爾莎。她有一位年紀很大的老奶奶,老奶奶頭發(fā)都白了,臉上也布滿了皺紋。
埃爾莎的父親在山上有一棟大房子。
每天,太陽都從南邊的窗戶射進來,房子里的每件東西都亮亮的,漂亮極了。
奶奶住在北邊的屋子里,太陽從來照不進她的屋子。
一天,埃爾莎對她的父親說:“為什么太陽照不進奶奶的屋子呢 ? 我想,她也是喜歡陽光的。”
“太陽公公的頭探不進北邊的窗戶?!彼赣H說。
“那么,我們把房子轉(zhuǎn)個個吧,爸爸?!?BR> “房子太大了,不好轉(zhuǎn)。”她爸爸說。
“那奶奶就照不到一點兒陽光了嗎 ? ”埃爾莎問。
“當然了,我的孩子,除非你給她帶一點兒進去?!?BR> 從那以后,埃爾莎就想啊想啊,想著如何能帶一點兒陽光給她的奶奶。
當她在田野里玩耍的時候,她看到小草和花兒都向她點頭,鳥兒一邊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一邊唱著甜美的歌兒。
世間萬物好像都在說:“我們熱愛陽光,我們熱愛明亮、溫暖的陽光?!?BR> “奶奶肯定也喜歡的,”孩子想,“我一定要帶一點兒給她?!?BR> 一天早晨,她在花園里玩時,看到太陽溫暖的光線照到了她金色的頭發(fā)上,然后,她低下頭,看到衣擺上也有陽光。
“我要用衣服把陽光包住,”她想,“然后把它們帶進奶奶的房子?!庇谑?,她跳了起來,跑進了奶奶的屋子。
“看,奶奶,看 ! 我給你帶來了一些陽光 ! ”她叫著。然后,她打開了她的衣服,可是看不到一絲陽光。
“孩子,陽光從你的雙眼里照出來了,”奶奶說,“它們在你金色的頭發(fā)里閃耀。有你在我身邊,我就不需要陽光了。”
埃爾莎不懂為什么她的眼睛里可以照出陽光,但她很愿意讓奶奶高興。
每天早上,她都在花園里玩耍,然后,她跑進奶奶的房子里,用她的眼睛和頭發(fā),給奶奶帶去陽光。
寄予同情是孩子的天性,一種非常美好可貴的天性,需要好好呵護。
獨自完成實驗
記得小時候,有我摔了一跤,哭著喊媽媽。媽媽卻并沒有過來扶我,而是嚴厲地說:“自己爬起來。”我停止了哭喊,自己從地上爬了起來。從那以后,我就開始變得堅強,不再將希望寄托在別人的同情上。有一節(jié)實驗課,我做得很不順利,快下課時別人都做完了,只有我還忙得焦頭爛額。同桌可憐我,想幫我一起做,可是我拒絕了。自己的事自己完成,只有拒絕別人的同情,才會變得堅強,才會學有所成。那天,我是一個人完成實驗的。
同情心
他,只是一個農(nóng)村人,一個偏遠山區(qū)的連電燈也沒有看見過的普普通通的種地人。
他,過著剛剛能糊口的生活。但,他并不覺得他過的生活有什么不好——畢竟,他所認識的人都和他過著同樣的生活。
一個極偶然的原因,他,來到了城里。
他用敬畏而好奇的眼神打量著城里人,城里那似乎捅破了天的建筑,以及城里的一切。
而城里人,也用同情而好奇的眼神打量著他,打量著他那件爛得不能再爛的棉襖,他那充滿污垢的臉,他背的那個似乎已絕跡了幾個世紀的破麻袋,以及他的一切。
走累了,餓了。
他猛然發(fā)現(xiàn)一個大桶旁邊有許多白色的盒子,而有些盒子里還有些飯菜。他毫不猶豫地拿起吃了起來——這些吃的是他甚至在過年時都不敢想的。
而旁邊的城里人,詫異,更多的是同情地看著他,這在他們眼中,幾乎不可想像。
困了,他把麻袋墊在頭下睡著了,他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對——在家鄉(xiāng),他就是這樣睡在田邊的。
終于,一個小女孩再也看不下去了,把一元錢放在了他剛吃完飯的快餐盒里,于是,其余的人也紛紛解囊。不久,錢就堆滿了一盒。
他醒來后,驚訝不已,在他驚訝時,居然又有一些人走過來,把錢扔給他。
“天啊 ! 原來坐在這里就會有人給錢 ! 這比我半年種地的錢還多哩 ! ”他欣喜地想。
……
于是,馬路上又多了一個乞丐。
無知的同情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在森林中,不小心被樹枝戳傷了胸部,于是它捂住傷口搖搖擺擺的回家。一路上遇到其他的猴子就出示傷口,以博取它們的同情,猴子們?yōu)榱吮硎娟P(guān)懷,也都撥開它的傷口,仔細的檢視,并且七嘴八舌的建議它如何治療,于是原來的小傷口逐漸變成了大傷口,并且嚴重感染發(fā)炎了。就在小猴子奄奄一息時,其他的猴子為了表示友愛,紛紛跑來看它,再三撥開傷口檢視,甚至希望它恢復(fù)活力,抱著它活蹦亂跳的,經(jīng)過這三番兩次的折騰,小猴子承受不了,終于氣絕身亡了,其他的猴子不相信它竟因如此小傷而死,一再的撥弄它,希望能使它起死回生,一直到小猴子的尸體發(fā)臭,才黯然的把它埋葬了。
我們不能苛責猴子們彼此間的關(guān)懷與友情,但卻無法不痛心其愚昧無知,竟然因為好心而斷送了小猴子寶貴的生命。在為枉死的小猴子嘆息的同時,不禁警覺到,在萬物之靈的人與人之間,不是也常發(fā)生類似的問題,許多小小的誤會,造成的委屈與不平,由于親友們的撥弄檢視,造成傷口越來越大,終至不可收拾,永遠無法愈合。
創(chuàng)新論證
同情不是憐憫
同情和理解,是指對他人的不幸遭遇產(chǎn)生共鳴,能設(shè)身處地理解他人此時的思想、感情和需求,并給予及時的關(guān)心、安慰、支持和幫助。有人說,看一個人道德、情操和待人接物的修養(yǎng)如何,只要看他對別人的不幸做出怎樣的反應(yīng)就可以判斷出來。面對他人的不幸和困難,是為他焦急,為他解難,還是冷漠甚至幸災(zāi)樂禍,就能充分顯示一個人的精神境界。一個人的情感修養(yǎng),直接表明其道德教養(yǎng)程度;道德教養(yǎng)決定著一個人同情和關(guān)心他人的愿望及能力。
然而同情不是憐憫,或者說不僅僅是憐憫。任何人在遭受不幸時都需要同情,但不是任何人都需要憐憫。有許多自尊心很強的人是很少向人訴說自己的困難與不幸的。因此,僅僅是憐憫的表示,非但不能為他解除痛苦,反而使他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但是很少有人會對出于真誠同情的幫助予以拒絕。
坦然走過乞丐
某天和海外宗教界的朋友結(jié)伴乘地鐵。骯臟的老乞丐裹著污濁破氈,半跪半俯地擋住了階梯,破舊草帽中,零星小幣閃著黯淡的光。氈下像槍管一般刺出半截腿,該長腳的地方,卻是一團褐色的腐肉。情景使人不得不遠遠拋下點錢,逃也似的躲開。我知趣地退后了幾步,和朋友拉開距離。依她的慈悲和博愛,無論捐出多少,都是心意,也是隱私。
她端莊地走了過去,俯身對殘疾老人說,請您讓一讓,不要阻了通道,您沒看到人們都繞開你走嗎 ? 這讓大家多不方便啊。老人抬起半張臉,并不答她的話,我行我素道:行行好,太太,給幾個小錢……
朋友悄然走了過去,不曾放下一枚硬幣。進入地鐵站,找到站內(nèi)的工作人員,她說,通道上有個乞丐,妨礙了交通,請你們敦促她走開。朋友說,我是從不在馬路邊施舍的,那樣不是仁慈,而是愚蠢。當然了,我不敢說馬路邊的每一個人都不該救助,但救助,也要有現(xiàn)代的意識。你給了一點錢,他就叩頭,他靠出賣尊嚴得到金錢,你收獲了廉價的欲望滿足。你的那幾個小錢,是不配得到這樣的回報的。利用丑惡博得金錢,古來就被稱為“惡乞”,為人所不齒。如果你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卻助長了不良之風,不正與你善良的愿望相悖嗎 ?! 朋友說,要有正式的慈善機構(gòu)來負責這些事務(wù),它要接受各方面的監(jiān)督,來有來路,去有去向,一清二白才能把好鋼使在刀刃上,又省了普通民眾的甄別之難。從那以后,我可以坦然走過乞丐身旁,對那些慷慨解囊之人不再仰慕,對那些揚長而去之人也不再側(cè)目,當然了,也積極向正規(guī)機構(gòu)捐助,并期待他們的清廉。
論點
每個人都應(yīng)有同情心。
同情有時候就是一句暖人的話語。
同情需要寬闊的胸懷。
對待惡人,決不能同情。
同情需要積極行動。
沒有同情心的社會是殘酷的社會。
真正的同情是不圖回報的。
市場不會同情失敗者。
能拒絕同情,才能變得堅強。
名言
市場不會同情弱者,更不相信淚水?!酚裰?BR> 正是通過對其他生命的同情與關(guān)切,人把自己與世界的自然關(guān)系提升為一種有教養(yǎng)的精神關(guān)系?!亍な窇颜?BR>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祆?BR> 只有憐憫心和愛心才能揭示人生的奧秘?!獝勰?BR> 同情是一種愛,此種愛使人對他人的幸福感到快樂,對他的不幸感到痛苦?!官e諾莎
如果丑陋的人偏想要別人稱贊他美,跛腳的人偏想表現(xiàn)矯健,那么原來引起我們同情的不幸情況又會引起我們的譏笑了。——菲爾丁
同情心使人類與眾不同。——帕克·派恩
同情是一種力量,這種力量不僅使我自己興致勃勃地振奮起來,也能夠超過我自己對別人發(fā)生撫慰的作用?!耐?BR> 憐憫是一筆借款,為小心起見,還是不要濫用的好。——羅曼·羅蘭
愛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迷漫,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也不是悲涼。——冰心
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的同情、很多的愛,比維持我們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我們應(yīng)該把它分散給別人,這就是生命開花?!佑?BR> 典型論據(jù)
愛因斯坦與畫家
——同情就是急人之所急
有位畫家想給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畫一幅畫,可是卻遭到了拒絕:“不,不,先生,我沒有時間?!?BR> 幾番請求之后愛因斯坦仍不同意,畫家有些著急:“你必須答應(yīng)我為您畫像,因為我急著靠這幅畫得錢啊 ! ”
“噢,原來是這樣,”愛因斯坦馬上改變了態(tài)度,“我當然可以坐下來讓您畫像?!?BR> 桑雅的老師
——給予機會也是同情
維爾斯特拉斯是富有同情心的柏林大學教授。當桑雅來到柏林而無法進入柏林大學時,維爾斯特拉斯收留了桑雅,并讓她跟著自己學習。
一開始,維爾斯特拉斯隨手給了她一道出給班上高材生的題目,想試試桑雅的能力。結(jié)果桑雅不但清晰、快速的解決了問題,而且寫的是從前沒有的解法。維爾斯特拉斯被桑雅的熱切及聰穎感動了,終于讓桑雅加入了他的班,在課堂上聽課,更將未發(fā)表的論文、新的科學發(fā)展消息,都與她分享討論。維爾斯特拉斯是影響桑雅一輩子的老師。
印度洋海嘯發(fā)生之后
——眾人的同情心助受災(zāi)者渡過難關(guān)
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度洋發(fā)生大地震和海嘯,沿岸國家遭到了毀滅性的災(zāi)難。據(jù)報道,在這次災(zāi)難中的遇難人數(shù)和失蹤人數(shù)總共接近 30 萬人。
世界被這一災(zāi)難震驚了。海嘯發(fā)生之后,人們用各種方式表達對受災(zāi)地區(qū)人民的同情和關(guān)注。世界各國都積極幫助災(zāi)區(qū)恢復(fù)重建,各國人民紛紛解囊相助。在中國,人們短短幾天就捐贈了十幾億元的現(xiàn)金與物資,政府給災(zāi)區(qū)提供了大量的專業(yè)救助人員和支持。這也是對地球村居民同情心的大檢驗。
我國外長李肇星表示,印度洋海嘯災(zāi)難發(fā)生后,中國政府和人民積極展開救災(zāi)援助,與災(zāi)區(qū)人民患難與共,支持他們重建家園的努力,對災(zāi)區(qū)捐助已逾 12 億元人民幣。中國政府支持并積極參與重大自然災(zāi)害預(yù)警機制的國際和地區(qū)合作。
心理健康測試表明不少孩子缺乏同情心
——應(yīng)當重視對兒童的同情心教育
2003 年,“海南省青少年安全健康科普宣傳教育巡回展”首次進入校園。依照科普宣教內(nèi)容,有關(guān)工作人員對某學校小學生隨機進行心理測試。學前班、一年級小朋友被問到如何對待路遇的小貓時,大都回答:“愛護它?!睅酌轿迥昙壍男W生卻帶著惡作劇的笑容說:“打死它。”或“帶回家玩死它。”另外還有一道題目是“小妹妹病了,冷得打哆嗦,你愿意把自己的衣服給她穿嗎?”接受測試的第一組小學生是一年級的,異口同聲地說愿意。第二組是三到五年級的小學生,他們?nèi)颊f:“不愿意。”一名三年級小男孩還擺出理由說:“我只有一件衣服,借給她穿,我穿什么?”
“路遇小貓”的測試在北京的幼兒園也作過,測試結(jié)果表明, 62 %的孩子缺乏同情心,這部分孩子中,有 32 %的孩子說要弄死小貓。
專家指出,與安全、健康有關(guān)的不僅僅是生活經(jīng)驗、逃生知識等,心理健康也是其重要內(nèi)容。小學生缺乏同情心這一現(xiàn)象引人深思,若不加強教育,將會滋生種種心理問題。
“犯傻”的蔡明
——成功人士應(yīng)該具有同情心
蔡明每見到街上有人乞討,總要給錢。朋友勸她說,這些乞丐看著可憐,其實有不少都是假的,人家就是靠這發(fā)財?shù)?,家里的小洋樓都蓋起來了,比你住得還寬敞。蔡明點點頭,若有所悟??墒窍麓闻鲆娖蜇ぃ€照樣掏錢。朋友問:“你怎么還傻呢?她解釋說,萬一這個是真乞丐,他家里沒蓋樓呢?”一個富于同情心的演員,也許無法成為表演大師、藝術(shù)巨匠,但可貴的同情心,卻使其人格放出光彩,因而更加受到人們的喜愛。
小鎮(zhèn)居民與十二月黨人
——同情心源于正義感
在 19 世紀末的西伯利亞,富于正義感和同情心的某小鎮(zhèn)居民,常常在深夜房外的窗臺上放上酸奶、面包和舊衣服,以供那些從流亡地逃跑的十二月黨人食用。一些的十二月黨人,就是靠著這些食物和衣服才逃出了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小鎮(zhèn)居民的名字至今誰也不知道,也不見于經(jīng)傳史冊,可他們的義舉,卻至今為人傳頌。
文豪的同情心
——同情心使名人成為偉人
培根說:“同情在一切內(nèi)在的道德和尊嚴中為高的美德?!泵系滤锅F也說過:“同情是善良心所啟發(fā)的一種情感之反映?!彼?,人不可無同情心,同情心可以使人變得可親可敬,變得偉大崇高。詩人杜甫,只有寫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那樣滾燙的詩句,才能戴上人民詩人的桂冠;龔自珍,發(fā)出“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肺腑心聲,表現(xiàn)了悲天憫人的博大胸懷;面似冷峻的魯迅先生,則因“俯首甘為孺子?!钡娜?,更彰顯其思想之深邃,道德之高尚。
希爾頓飯店首任經(jīng)理的傳奇故事
——善有善報
一天,夜已經(jīng)很深了,一對年老的夫妻走進一家旅館,他們想要一個房間。前臺侍者回答說:“對不起,我們旅館已經(jīng)客滿了,一間空房也沒有剩下?!笨粗@對老人疲憊的神情,侍者又說:“但是,讓我來想想辦法?!?BR> 于是好心的侍者將這對老人引領(lǐng)到一個房間,說:“也許它不是好的,但現(xiàn)在我只能做到這樣了?!崩先艘娧矍捌鋵嵤且婚g整潔又干凈的屋子,就愉快地住了下來。
第二天,當他們來到前臺結(jié)賬時,侍者卻對他們說:“不用了,因為我只不過是把自己的屋子借給你們住了一晚,祝你們旅途愉快!”原來如此。侍者自己一晚沒睡,他就在前臺值了一個通宵的夜班。
兩位老人十分感動。老頭兒說:“孩子,你是我見到過的好的旅店經(jīng)營者。你會得到報答的。”侍者笑了笑,說這算不了什么。他送老人出了門,轉(zhuǎn)身接著忙自己的事,把這件事情忘了個一干二凈。
沒想到有一天,侍者接到了一封信函,打開看,里面有一張去紐約的單程機票并有簡短附言,聘請他去做另一份工作。他乘飛機來到紐約,按信中所標明的路線來到一個地方,抬眼一看,一座金碧輝煌的大酒店聳立在他的眼前。原來,幾個月前的那個深夜,他接待的是一個有著億萬資產(chǎn)的富翁和他的妻子。富翁為這個侍者買下了一座大酒店,深信他會經(jīng)營管理好這個大酒店。這就是全球赫赫有名的希爾頓飯店首任經(jīng)理的傳奇故事。
世界對美國同情日減
——傲慢者將逐漸失去別人的同情
據(jù)《紐約時報》報道,自“ 9 . 11 ”恐怖襲擊發(fā)生以來,外國對美國的看法越來越負面,世界對美國的同情也大減,取而代之的是對美國的不信任、不安和不滿,認為布什政府采取單邊主義行動攻打伊拉克是傲慢行為。
31 歲的南非航空公司職員赫恩的看法說出了世界各地不少人的心聲:“ 9 . 11 ”那段時間,有很多人同情美國。但美國此后的行為和他們的外交政策令人們不再同情他們,他們的行為像個到處欺壓別人的惡霸。
伊拉克戰(zhàn)爭對公眾的看法產(chǎn)生了很大的不良影響,人們由“ 9 . 11 ”后普遍同情美國,變成厭惡美國或少對美國失望。人們認為美國這超級大國喜歡先發(fā)制人,無論是否具有有說服力的原因或聯(lián)合國的授權(quán)。
在許多國家公眾輿論的普遍看法是:美國是典型的帝國主義者,它企圖控制全球石油供應(yīng)和在軍事上稱霸。
哲理材料
一碗白開水
*期間,某省重點中學紅衛(wèi)兵正在批判一位地委主要領(lǐng)導。由于天氣炎熱,再加上被強迫“駕飛機”——彎腰,兩只胳臂從后面上揚,這位老同志已被折磨得滿頭大汗,面色蠟黃,幾次暈倒在地。這時一位面目清秀的男學生,趁人不注意,走到茶爐房盛了一碗白水,端到了他面前。他接過碗來,咕嘟咕嘟喝個精光,然后用感激的目光掃視著這位男學生。不一會兒,這位老同志便恢復(fù)了原來的面色,精神狀態(tài)好多了。
幾年之后,這位“走資派”官復(fù)原職。但他始終沒有忘記當他在危難之時,送給他一碗白開水的男學生。
媽媽,我不是弱小的
有,有一家人全家在假日里到森林中去:父親、母親、五年級學生托利亞和四歲的薩沙。森林里是那么美好,那么歡快,孩子們的父母讓他們看看盛開著鈴蘭花的林中曠地。
林中曠地附近長著一叢叢野薔薇,第一朵花開放了,粉紅粉紅的,芬芳撲鼻。全家人都坐在灌木附近,父親在看一本有趣的書。突然雷聲大作,飄下幾滴雨點,接著大雨如注。
托利亞把自己的雨衣給了媽媽,雖然她并不怕淋雨;而媽媽又把雨衣給了托利亞,雖然他也不怕淋雨。
薩沙問道:
“媽,托利亞把自己的雨衣給您,您又把雨衣給托利亞。托利亞又把雨衣給我穿上,你們干嗎這樣做呢 ? ”
“每個人都應(yīng)該保護更弱小的人?!眿寢尰卮鹫f。
“那么,我干嗎又保護不了任何人呢 ? ”薩沙問道,“就是說,我是弱小的人嘍 ? ”
“要是你誰也保護不了,那你就是弱小的人 ! ”媽媽笑著回答說。
他朝薔薇叢走去,掀起雨衣的下部,蓋在粉紅的薔薇花上。滂沱大雨已經(jīng)沖掉了兩片薔薇花瓣,花兒低垂著頭,因為它嬌嫩纖弱,毫無自衛(wèi)能力。
“現(xiàn)在我該不是弱小的了吧,媽媽?”薩沙問道。
“是呀,現(xiàn)在你是強者,是勇敢的人啦 ! ”媽媽這樣回答他。
同情關(guān)愛之心常常是從懂得保護比自己更弱小的東西開始。
給人本應(yīng)享有的關(guān)注
有一年夏天,天氣又悶又熱,弗爾帕斯教授走進擁擠的列車餐車去吃午飯。
在服務(wù)員遞給他菜單的時候,他說:
“今天那些在爐子邊燒菜的小伙子一定是夠受的了?!?BR> 那位服務(wù)員聽了以后,吃驚地看著他說:
“上這兒來的人不是抱怨這里的食物,便是指責這里的服務(wù),要不就是因為車廂內(nèi)悶熱大發(fā)牢騷。 19 年來,你是第一個對我們表示同情的人?!?BR> 好心的撒馬利亞人
一個*人由耶路撒冷到耶利哥去,半路上被強盜打劫,不但財物被洗劫一空,還被打得遍體鱗傷,倒在地上。這時,一個祭司經(jīng)過,他裝作看不見,繞道走開了;之后,一個利米人也經(jīng)過,也照樣避開;后來,一個被*人瞧不起的撒馬利亞人經(jīng)過,他趕緊上前蹲到那人身旁,為他抹油和酒,然后把他扶上了自己的牲口,送到旅店并整宿照顧。第二天,又替他付了房錢,并且對店主說:“好好照顧他,如果錢不夠,我回來再付清?!?BR> 老鼠報恩
一天,一只小老鼠不小心摔倒在一只熟睡的獅子旁。獅子睜開眼睛,瞥了老鼠一眼,“求求你,放過我吧 ! 如果你放過我的話,也許有一天我會報答你 ! ”老鼠乞求獅子,獅子心里想,你能報答我什么。不過,它是一只好心的獅子,所以就把老鼠放了。過了幾天,獅子不慎被獵人的網(wǎng)套住了,它越是掙扎,網(wǎng)就結(jié)得越緊。這時,小老鼠跑過來,將網(wǎng)上的繩子咬斷,把獅子救了出來。看來,同情并不只是強者給弱者的禮物。
王奶奶的愛
小時候,爸爸媽媽經(jīng)常吵架。記得有,他們吵得特別兇,到后摔鍋砸碗,差點沒打起來。我當時嚇得躲到了家門外,街坊鄰居都聽到了他們的吵架聲,看到我一個人坐在門口,都連連嘆氣?!斑@孩子真可憐”,“唉,是啊,天天這么吵??煽嗔撕⒆恿恕!薄抑浪麄兌际峭槲业模液芨袆???僧斘腋嬖V他們,我還沒吃飯時,他們一個個都露出了為難之色,因為他們都吃完了,沒有剩飯了。這時,只有王奶奶過來了,她說:“孩子,到我家去吧,我給你重新做飯。晚上也在我家睡吧?!蔽铱拗鴵溥M了王奶奶的懷里,因為我感覺到了溫暖。
把別人當作自己
一位十六歲的少年去拜訪一位年長的智者。
他問:我如何才能變成一個使自己愉快、也能夠給別人愉快的人呢 ?
智者笑著望著他說:孩子,在你這個年齡有這樣的愿望,已經(jīng)是很難得了。很多比你年長很多的人,從他們問的問題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給他們多少解釋,都不可能讓他們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讓他們那樣好了。
少年滿懷虔誠地聽著,臉上沒有流露出絲毫得意之色。
智者接著說:我送給你四句話。第一句話是,把自己當成別人。你能說說這句話的含義嗎 ?
少年回答說:是不是說,在我感到痛苦憂傷的時候,就把自己當成是別人,這樣痛苦就自然減輕了;當我欣喜若狂之時,把自己當成別人,那些狂喜也會變得平和中正一些 ?
智者微微點頭,接著說:第二句話,把別人當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會兒,說:這樣就可以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求,并且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予恰當?shù)膸椭??
智者兩眼發(fā)光,繼續(xù)說道:第三句話,把別人當成別人。
少年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說,要充分地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領(lǐng)地 ?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 ! 第四句話是,把自己當成自己。這句話理解起來太難了,留著你以后慢慢品味吧。
少年說:這句話的含義,我是一時體會不出。但這四句話之間就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我用什么才能把它們統(tǒng)一起來呢 ?
智者說:很簡單,用一生的時間和經(jīng)歷。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別。
后來少年變成了壯年人,又變成了老人。再后來在他離開這個世界很久以后,人們都還時時提到他的名字。人們都說他是一位智者,因為他是一個愉快的人,而且也給每一個見到過他的人帶來了愉快。
小小的陽光
以前,有一位女孩,名叫埃爾莎。她有一位年紀很大的老奶奶,老奶奶頭發(fā)都白了,臉上也布滿了皺紋。
埃爾莎的父親在山上有一棟大房子。
每天,太陽都從南邊的窗戶射進來,房子里的每件東西都亮亮的,漂亮極了。
奶奶住在北邊的屋子里,太陽從來照不進她的屋子。
一天,埃爾莎對她的父親說:“為什么太陽照不進奶奶的屋子呢 ? 我想,她也是喜歡陽光的。”
“太陽公公的頭探不進北邊的窗戶?!彼赣H說。
“那么,我們把房子轉(zhuǎn)個個吧,爸爸?!?BR> “房子太大了,不好轉(zhuǎn)。”她爸爸說。
“那奶奶就照不到一點兒陽光了嗎 ? ”埃爾莎問。
“當然了,我的孩子,除非你給她帶一點兒進去?!?BR> 從那以后,埃爾莎就想啊想啊,想著如何能帶一點兒陽光給她的奶奶。
當她在田野里玩耍的時候,她看到小草和花兒都向她點頭,鳥兒一邊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一邊唱著甜美的歌兒。
世間萬物好像都在說:“我們熱愛陽光,我們熱愛明亮、溫暖的陽光?!?BR> “奶奶肯定也喜歡的,”孩子想,“我一定要帶一點兒給她?!?BR> 一天早晨,她在花園里玩時,看到太陽溫暖的光線照到了她金色的頭發(fā)上,然后,她低下頭,看到衣擺上也有陽光。
“我要用衣服把陽光包住,”她想,“然后把它們帶進奶奶的房子?!庇谑?,她跳了起來,跑進了奶奶的屋子。
“看,奶奶,看 ! 我給你帶來了一些陽光 ! ”她叫著。然后,她打開了她的衣服,可是看不到一絲陽光。
“孩子,陽光從你的雙眼里照出來了,”奶奶說,“它們在你金色的頭發(fā)里閃耀。有你在我身邊,我就不需要陽光了。”
埃爾莎不懂為什么她的眼睛里可以照出陽光,但她很愿意讓奶奶高興。
每天早上,她都在花園里玩耍,然后,她跑進奶奶的房子里,用她的眼睛和頭發(fā),給奶奶帶去陽光。
寄予同情是孩子的天性,一種非常美好可貴的天性,需要好好呵護。
獨自完成實驗
記得小時候,有我摔了一跤,哭著喊媽媽。媽媽卻并沒有過來扶我,而是嚴厲地說:“自己爬起來。”我停止了哭喊,自己從地上爬了起來。從那以后,我就開始變得堅強,不再將希望寄托在別人的同情上。有一節(jié)實驗課,我做得很不順利,快下課時別人都做完了,只有我還忙得焦頭爛額。同桌可憐我,想幫我一起做,可是我拒絕了。自己的事自己完成,只有拒絕別人的同情,才會變得堅強,才會學有所成。那天,我是一個人完成實驗的。
同情心
他,只是一個農(nóng)村人,一個偏遠山區(qū)的連電燈也沒有看見過的普普通通的種地人。
他,過著剛剛能糊口的生活。但,他并不覺得他過的生活有什么不好——畢竟,他所認識的人都和他過著同樣的生活。
一個極偶然的原因,他,來到了城里。
他用敬畏而好奇的眼神打量著城里人,城里那似乎捅破了天的建筑,以及城里的一切。
而城里人,也用同情而好奇的眼神打量著他,打量著他那件爛得不能再爛的棉襖,他那充滿污垢的臉,他背的那個似乎已絕跡了幾個世紀的破麻袋,以及他的一切。
走累了,餓了。
他猛然發(fā)現(xiàn)一個大桶旁邊有許多白色的盒子,而有些盒子里還有些飯菜。他毫不猶豫地拿起吃了起來——這些吃的是他甚至在過年時都不敢想的。
而旁邊的城里人,詫異,更多的是同情地看著他,這在他們眼中,幾乎不可想像。
困了,他把麻袋墊在頭下睡著了,他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對——在家鄉(xiāng),他就是這樣睡在田邊的。
終于,一個小女孩再也看不下去了,把一元錢放在了他剛吃完飯的快餐盒里,于是,其余的人也紛紛解囊。不久,錢就堆滿了一盒。
他醒來后,驚訝不已,在他驚訝時,居然又有一些人走過來,把錢扔給他。
“天啊 ! 原來坐在這里就會有人給錢 ! 這比我半年種地的錢還多哩 ! ”他欣喜地想。
……
于是,馬路上又多了一個乞丐。
無知的同情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在森林中,不小心被樹枝戳傷了胸部,于是它捂住傷口搖搖擺擺的回家。一路上遇到其他的猴子就出示傷口,以博取它們的同情,猴子們?yōu)榱吮硎娟P(guān)懷,也都撥開它的傷口,仔細的檢視,并且七嘴八舌的建議它如何治療,于是原來的小傷口逐漸變成了大傷口,并且嚴重感染發(fā)炎了。就在小猴子奄奄一息時,其他的猴子為了表示友愛,紛紛跑來看它,再三撥開傷口檢視,甚至希望它恢復(fù)活力,抱著它活蹦亂跳的,經(jīng)過這三番兩次的折騰,小猴子承受不了,終于氣絕身亡了,其他的猴子不相信它竟因如此小傷而死,一再的撥弄它,希望能使它起死回生,一直到小猴子的尸體發(fā)臭,才黯然的把它埋葬了。
我們不能苛責猴子們彼此間的關(guān)懷與友情,但卻無法不痛心其愚昧無知,竟然因為好心而斷送了小猴子寶貴的生命。在為枉死的小猴子嘆息的同時,不禁警覺到,在萬物之靈的人與人之間,不是也常發(fā)生類似的問題,許多小小的誤會,造成的委屈與不平,由于親友們的撥弄檢視,造成傷口越來越大,終至不可收拾,永遠無法愈合。
創(chuàng)新論證
同情不是憐憫
同情和理解,是指對他人的不幸遭遇產(chǎn)生共鳴,能設(shè)身處地理解他人此時的思想、感情和需求,并給予及時的關(guān)心、安慰、支持和幫助。有人說,看一個人道德、情操和待人接物的修養(yǎng)如何,只要看他對別人的不幸做出怎樣的反應(yīng)就可以判斷出來。面對他人的不幸和困難,是為他焦急,為他解難,還是冷漠甚至幸災(zāi)樂禍,就能充分顯示一個人的精神境界。一個人的情感修養(yǎng),直接表明其道德教養(yǎng)程度;道德教養(yǎng)決定著一個人同情和關(guān)心他人的愿望及能力。
然而同情不是憐憫,或者說不僅僅是憐憫。任何人在遭受不幸時都需要同情,但不是任何人都需要憐憫。有許多自尊心很強的人是很少向人訴說自己的困難與不幸的。因此,僅僅是憐憫的表示,非但不能為他解除痛苦,反而使他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但是很少有人會對出于真誠同情的幫助予以拒絕。
坦然走過乞丐
某天和海外宗教界的朋友結(jié)伴乘地鐵。骯臟的老乞丐裹著污濁破氈,半跪半俯地擋住了階梯,破舊草帽中,零星小幣閃著黯淡的光。氈下像槍管一般刺出半截腿,該長腳的地方,卻是一團褐色的腐肉。情景使人不得不遠遠拋下點錢,逃也似的躲開。我知趣地退后了幾步,和朋友拉開距離。依她的慈悲和博愛,無論捐出多少,都是心意,也是隱私。
她端莊地走了過去,俯身對殘疾老人說,請您讓一讓,不要阻了通道,您沒看到人們都繞開你走嗎 ? 這讓大家多不方便啊。老人抬起半張臉,并不答她的話,我行我素道:行行好,太太,給幾個小錢……
朋友悄然走了過去,不曾放下一枚硬幣。進入地鐵站,找到站內(nèi)的工作人員,她說,通道上有個乞丐,妨礙了交通,請你們敦促她走開。朋友說,我是從不在馬路邊施舍的,那樣不是仁慈,而是愚蠢。當然了,我不敢說馬路邊的每一個人都不該救助,但救助,也要有現(xiàn)代的意識。你給了一點錢,他就叩頭,他靠出賣尊嚴得到金錢,你收獲了廉價的欲望滿足。你的那幾個小錢,是不配得到這樣的回報的。利用丑惡博得金錢,古來就被稱為“惡乞”,為人所不齒。如果你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卻助長了不良之風,不正與你善良的愿望相悖嗎 ?! 朋友說,要有正式的慈善機構(gòu)來負責這些事務(wù),它要接受各方面的監(jiān)督,來有來路,去有去向,一清二白才能把好鋼使在刀刃上,又省了普通民眾的甄別之難。從那以后,我可以坦然走過乞丐身旁,對那些慷慨解囊之人不再仰慕,對那些揚長而去之人也不再側(cè)目,當然了,也積極向正規(guī)機構(gòu)捐助,并期待他們的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