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坐上校車時開始,我就一直憧憬著,武昌農民講習所,那將是怎樣一個地方?半個小時的時間趕到那里,很意外的發(fā)現另外幾個驚喜,因為它和毛澤東舊居、**五大會址、陳潭秋烈士紀念館是挨著的。這樣就可以在感受中國歷史的同時,來感受偉人的光環(huán)。
同學們一步步緩緩的走進武昌農*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一磚一瓦的去感受當年講習所內發(fā)生的種種,一樹一草的去體會八十多年的風雨洗凈的戰(zhàn)火的鉛華。一路上同學們都在討論這里的故事,仿佛他們曾經經歷過似的,這座講習所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毛澤東同志倡議創(chuàng)辦并主持的一所培養(yǎng)全國農*動干部的學校。我跟隨著人流走過操場,來到第二教室,邁過門檻,坐在一排排陳放整齊的大條凳上,很多同學也都坐了下來,感受著歷史,恍惚中似乎在不遠處的講臺上,有人在進行激情澎湃的演講,不住地揮舞著手臂;似乎還有眾多身穿淺藍色學生裝,腳踏草鞋的學員坐在我身邊,在不停地鼓掌,在激烈的討論。
隨后我們參觀了毛澤東舊居,聽說這是他和妻子楊開慧最后相聚的地方,不管怎樣還是很羨慕這唯美的、簡單樸素的愛情,或者說是親情吧。據說毛主席在這里寫下了的--《湖南農*動考察報告》。當時與他同住在這里的有蔡和森、彭湃、郭亮、夏明翰、毛澤民、羅哲等***人。在那個艱苦歲月的年代,他們對革命的執(zhí)著與探索,對建設新中國的渴望,至今讓人佩服不已。
在**五大會址紀念館印象最深刻的是惲代英的蠟像,因為在我們華師的廣場上有一副他的石像,當時很是不知輕重的稱他為青澀少年,如今看到他那威武帥氣的樣子,心里真是慚愧至極,以后,再也不笑著叫他青澀少年了,應該真誠的稱他一聲老前輩。
同學們一步步緩緩的走進武昌農*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一磚一瓦的去感受當年講習所內發(fā)生的種種,一樹一草的去體會八十多年的風雨洗凈的戰(zhàn)火的鉛華。一路上同學們都在討論這里的故事,仿佛他們曾經經歷過似的,這座講習所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毛澤東同志倡議創(chuàng)辦并主持的一所培養(yǎng)全國農*動干部的學校。我跟隨著人流走過操場,來到第二教室,邁過門檻,坐在一排排陳放整齊的大條凳上,很多同學也都坐了下來,感受著歷史,恍惚中似乎在不遠處的講臺上,有人在進行激情澎湃的演講,不住地揮舞著手臂;似乎還有眾多身穿淺藍色學生裝,腳踏草鞋的學員坐在我身邊,在不停地鼓掌,在激烈的討論。
隨后我們參觀了毛澤東舊居,聽說這是他和妻子楊開慧最后相聚的地方,不管怎樣還是很羨慕這唯美的、簡單樸素的愛情,或者說是親情吧。據說毛主席在這里寫下了的--《湖南農*動考察報告》。當時與他同住在這里的有蔡和森、彭湃、郭亮、夏明翰、毛澤民、羅哲等***人。在那個艱苦歲月的年代,他們對革命的執(zhí)著與探索,對建設新中國的渴望,至今讓人佩服不已。
在**五大會址紀念館印象最深刻的是惲代英的蠟像,因為在我們華師的廣場上有一副他的石像,當時很是不知輕重的稱他為青澀少年,如今看到他那威武帥氣的樣子,心里真是慚愧至極,以后,再也不笑著叫他青澀少年了,應該真誠的稱他一聲老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