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坐在公共汽車上看風景,車停了,上來一位年老的老奶奶。讓還是不讓?經(jīng)過一番思想斗爭,我終于讓了座```````”在我們學校的同學中,有不少都寫了這樣的情節(jié),用來表現(xiàn)自己文明和社會的嶄新面貌,就連走路上學或騎自行車同學也寫公共汽車見聞,好像除了讓座外,再沒有什么可表現(xiàn)出現(xiàn)代文明禮貌的事了。 巴爾扎克說過:“第一個把女子比作鮮花的人是天才,第二個子比作鮮花的人是笨蛋。”在我們周圍有不少的同學都在自覺地充當笨蛋。一寫作文就無話可說,只好東拼西湊,說一些空話。作文本一交,萬事大吉。老師看到這些千篇一律的作文就頭痛,但還得硬著頭皮改,挑燈熬夜,最后講評。大家都費了半天勁,結果收效甚微,白忙一場。 其實不論老師還是同學都想提高寫作的水平,只是方法不對頭,勁沒往一處使。應該把中心抓住,打中它的要害,再補充次要的成分,拌好調(diào)料,一篇作文便迎刃而解了。 要想讓大家有話可說——對自己的作文有好的評價,應先要學會觀察,學會思考。不是泛泛而談,而是擊中要害,有理有據(jù)。其次要熱愛生活,要從平凡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閃光點,從瑣屑小事中挖掘素材。當你感到沸騰的生活,就要精思傅會,提煉中心,這樣寫出的作文才會讓你愛不釋手,而不是一交了之。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我認為弄清語句才是基礎,對高等級的文章應該多用句子的手法,如:比喻句、排比句、擬人句等手法。 我想如果全校同學都能接受我的想法,那么我相信他們的作文水平將會有飛一般的進步。同學們?yōu)榱俗屛覀兊淖魑乃教岣?,也讓我們的作文有個“改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