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作者背景】
駱賓王(約640-684),唐代詩人,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少年時就有名,擅長七言歌和五言律詩,是“初唐四杰”之一。
【注詞釋義】
詠鵝:用詩詞來贊美鵝。
項:頸的后部。這里代指脖子。
撥:劃。
【古詩今譯】
鵝,高昂著頭頸朝著天,唱著歌。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動在綠水上,紅色的鵝掌劃動著清清的水波。
【名句賞析】
據說這首小詩是駱賓王七歲時所作。頭一句三個鵝字,寫出了孩子們初見鵝時的驚喜。接下來的三句話,寫活了鵝的神態(tài)。那一群白鵝悠閑地游來,正昂著頸高叫著,像是在談天,更像是在向天歌唱。它們在水中游來游去,潔白的身體浮在綠水中,紅紅的鵝掌向后輕輕撥動著清清的河水,蕩起一片漣漪。這是一幅多么輕松、快樂、自由,多么純真美麗的畫面??!這是孩子們眼中的世界,是他們認識生活的開始,猶如小鳥沖向大自然,多么歡暢。它讓我們體會到了童心、童趣,純潔了我們的心靈。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作者背景】
駱賓王(約640-684),唐代詩人,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少年時就有名,擅長七言歌和五言律詩,是“初唐四杰”之一。
【注詞釋義】
詠鵝:用詩詞來贊美鵝。
項:頸的后部。這里代指脖子。
撥:劃。
【古詩今譯】
鵝,高昂著頭頸朝著天,唱著歌。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動在綠水上,紅色的鵝掌劃動著清清的水波。
【名句賞析】
據說這首小詩是駱賓王七歲時所作。頭一句三個鵝字,寫出了孩子們初見鵝時的驚喜。接下來的三句話,寫活了鵝的神態(tài)。那一群白鵝悠閑地游來,正昂著頸高叫著,像是在談天,更像是在向天歌唱。它們在水中游來游去,潔白的身體浮在綠水中,紅紅的鵝掌向后輕輕撥動著清清的河水,蕩起一片漣漪。這是一幅多么輕松、快樂、自由,多么純真美麗的畫面??!這是孩子們眼中的世界,是他們認識生活的開始,猶如小鳥沖向大自然,多么歡暢。它讓我們體會到了童心、童趣,純潔了我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