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乱码视频,日韩 欧美 国产 动漫 一区,97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国产,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1. <legend id="ppnor"></legend>

      2. 
        
        <sup id="ppnor"><input id="ppnor"></input></sup>
        <s id="ppnor"></s>

        最新政府工作報告房產新政策(模板7篇)

        字號:

            報告,漢語詞語,公文的一種格式,是指對上級有所陳請或匯報時所作的口頭或書面的陳述。優(yōu)秀的報告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政府工作報告房產新政策篇一
            房產的契稅問題是很多買房子的人最關心的,下面小編為大家搜集的一篇“2019最新房產契稅新政策”,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營改增對一般個人買賣二手房的意愿影響不大,整體稅負只減不增。”嚴躍進稱,對于二手房交易來說,目前動靜比較大的就是營業(yè)稅和契稅;而營改增政策后,則會體現(xiàn)為增值稅和契稅。
            嚴躍進分析稱,如果是交易滿兩年的房屋,不考慮144平方米以上的非普通住宅和免征等類型,對于營業(yè)稅而言,計算方式一般是房屋買賣差價總額*5%。所以,如果此類100萬元的房屋按照目前房價的全國年均7%的增幅計算,2年內房價約為114萬元,那么買賣差價為14萬元。這個時候營業(yè)稅為14*5%即為0.7萬元。而如果是換成增值稅的計算方式,則為14/(1+5%)*5%即為0.67萬元。
            “如果是交易未滿兩年的普通住宅,則要征收全額。”北京鏈家地產一位中介人員告訴中新網(wǎng)記者,營改增之前,征收二手房交易的營業(yè)稅是按照網(wǎng)簽價*5%;換成增值稅的計算方式后,就是用現(xiàn)在的網(wǎng)簽價除以1.05再乘以5%。以網(wǎng)簽價為100萬元的房屋為例,可以比之前少繳稅2400元。
            “相應地,盡管5%的稅率不變,但應稅收入降低,契稅、個人所得稅等交易環(huán)節(jié)稅額也會減少。”嚴躍進指出。
            談及契稅的變化,嚴躍進向記者舉例說明稱,目前全國100萬元的房屋,面積基本上在90-144平方米的范圍內,按照1.5%的契稅進行計算,則契稅為1.5萬元;但如果按照目前新的政策,則為100/(1+5%)*1.5%即為1.4萬元。
            事實上,無論從前期測算還是從目前實際辦理情況看,在營改增之后,納稅人個人存量房業(yè)務的整體稅負是下降的。
            根據(jù)北京市地稅局的統(tǒng)計,5月1日營改增落地首日,北京18個區(qū)(分)局試運行二手房交易稅收征管工作,共開具二手房交易增值稅發(fā)票85張,征收稅款638.55萬元,比營改增前的稅負降低16.03萬元,降幅2.45%,平均單筆業(yè)務稅負下降1885.88元。
            為此,中新網(wǎng)記者撥打12366納稅服務熱線獲知,目前來看,北京地區(qū)個人買賣二手房交稅手續(xù)、辦稅地點,以及提交材料、辦理流程等都沒有變化,買賣雙方依然要到當?shù)氐囟惒块T進行辦理。
            不僅如此,根據(jù)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發(fā)布的《關于明確應該增試點若干征管問題的公告》,明確個人轉讓住房,在2019年4月30日前已簽訂轉讓
            合同
            ,2019年5月1日以后辦理產權變更事項的,應繳納增值稅,不繳納營業(yè)稅。
            在嚴躍進看來,官方雖然未對后續(xù)二手房交易的納稅地點和手續(xù)等做出明確規(guī)定,但大方向是盡量降低成本,同時簡化計算方式,民眾對此類事項的顧慮可以降低。
            “增值稅發(fā)票不存在延期開具的問題,只要資料齊全并繳納了相應稅款,地稅部門工作人員就可以開出發(fā)票?!币晃槐本╂溂业禺a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政府工作報告房產新政策篇二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三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調整房地產交易環(huán)節(jié)契稅 營業(yè)稅優(yōu)惠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確規(guī)定了最新房產契稅政策。新房產契稅政策自2019年2月22日起執(zhí)行。也就是,只要2月22日之后去辦理,就可以享受到最新的稅收優(yōu)惠!對于購房者來說,新的房產契稅政策無疑是一大利好。下面小編帶你去看看!
            (一)對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員范圍包括購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1.5%的稅率征收契稅。
            (二)對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2%的稅率征收契稅。
            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是指已擁有一套住房的家庭,購買的家庭第二套住房。
            (三)納稅人申請享受稅收優(yōu)惠的,根據(jù)納稅人的申請或授權,由購房所在地的房地產主管部門出具納稅人家庭住房情況書面查詢結果,并將查詢結果和相關住房信息及時傳遞給稅務機關。暫不具備查詢條件而不能提供家庭住房查詢結果的,納稅人應向稅務機關提交家庭住房實有套數(shù)書面誠信保證,誠信保證不實的,屬于虛假納稅申報,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有關規(guī)定處理,并將不誠信記錄納入個人征信系統(tǒng)。
            按照便民、高效原則,房地產主管部門應按規(guī)定及時出具納稅人家庭住房情況書面查詢結果,稅務機關應對納稅人提出的稅收優(yōu)惠申請限時辦結。
            (四)具體操作辦法由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財政、稅務、房地產主管部門共同制定。
            除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暫不實行契稅新政策第一條第二項之外,其余地區(qū)均適用本政策。
            以首次購買一套145平方米的市區(qū)房為例,按照2萬元/平方米計算,此前市民需要交納3%的契稅,共87000元,如今新政下,契稅降低為1.5%,這意味著市民可以省下4.35萬元。如果是購買第二套改善性住房,則契稅從3%降低至2%,市民可節(jié)約契稅約3萬元。
            政府工作報告房產新政策篇三
            關于房產稅與房地產稅的新聞資訊數(shù)不勝數(shù),但是有多少置業(yè)者真正了解房產稅與房地產稅?知道征收的全過程?不知道不要緊,下面筆者帶您了解房產稅與房地產稅的相關知識。
            什么是房產稅?
            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以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jù),向產權所有人征收的一種財產稅。這是政府針對目前市面上的房產投機者進行的一次宏觀市場調控,以保證人民住房的公平、降低房價的有效方法?,F(xiàn)行的房產稅是第二步利改稅以后開征的,1986年9月15日,國務院正式發(fā)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從 當年10月1日開始實施。
            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后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稱《決定》)里明確提到: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加快資源稅改革,推動環(huán)境 保護費改稅。此后,房地產稅成為熱點,但需要明白的是“房產稅”跟“房地產稅”是有區(qū)別。
            什么是房地產稅?
            房地產稅是一個綜合性概念。即一切與房地產經濟運動過程有直接關系的稅都屬于房地產稅。在我國包括房地產業(yè)營業(yè)稅、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城市房地產稅、印花稅、土地增值稅、契稅、耕地占用稅等。
            全國政協(xié)委員、原國稅總局副局長許善達在一個論壇上表示,上屆政府推行的重慶和上海試點的房產稅已經失敗,已經被本屆財政部、建設部廢棄。作為前任稅務總局領導,許善達的這番表態(tài)正式宣布試點不到三年的房產稅已經退完成使命,壽終正寢。
            以上海為例,數(shù)據(jù)顯示房產稅試點效果非常一般。2011年上海各類房產稅收入總計22.1億元,2012年的收入24.6億元,上述金額和上海的每年的土地出讓金收入,可謂杯水車薪。房產稅征收都主要集中在交易環(huán)節(jié),并非在持有環(huán)節(jié),征稅效果遭各方質疑,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房產稅的推出,并未起到抑制房價的作用,上海和重慶的房價漲幅并未受到任何影響。
            房地產稅與房產稅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房產稅作為財產稅,其征稅對象為房產,而房地產稅征稅對象既包括房產又包括土地。通俗解釋就是:一個財產稅稅種,兩個財產 主體。而房地產的財產主體有兩個:房屋屬于賣方人,而腳下的土地卻屬于國家,拿住宅來說,只有70年使用權,并沒有實際擁有權。
            房地產稅實施必須具備兩大先決條件:一是需要依靠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制度,搞清楚全國的房產數(shù)量,這些房產分布在那些人手里。根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再行確定房地產稅的 征收對象、征收標準和相關稅率。兩會過后,住建部已經明確表態(tài),將在6月份實施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制度,但何時上述數(shù)據(jù)能夠搞清楚,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表。
            第二個條件就是房地產稅里“土地”部分的稅如何征收。在購買商品房時,房價已經包括開發(fā)商獲取土地時繳納的土地出讓金,這就意味著土地使用年限內,已經一次 性繳清所有的租金。房地產稅作為財產稅一種,是以納稅人所有或屬其支配的財產為課稅對象的一類稅收。它以財產為課稅對象,向財產的所有者征收。
            只有使用權,而無所有權,按照法理是無法向房屋所有權人征收“土地”稅的。即使退一萬步,強行“立法”容許征收,是否存在二次征收問題。因為土地出讓金的繳 納和房地產稅是重復征收的。70年出讓金一次性繳清,然后每年還繼續(xù)征稅,兩者本身就存在矛盾。所有有開發(fā)商和學者就建議,如果房地產稅真的征收,土地出讓金是否 應該免收?這樣才能起到真正意義的上降房價之目的。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提出“加快房地產稅立法”。此后,房地產稅取代房產稅試點,成為全國人大預工委、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工作重點所在。然而,盡管在法理等層面多有爭議,但真正困擾包括財政部、國稅總局在內的主管部門的問題,卻是“如何獲得、共享房產產權信息”的技術性問題。如果稅收征管部 門不能全面、及時地掌握房產產權信息,房地產稅的征收,在技術上就難以實現(xiàn)。
            目前,房屋產權登記信息主要由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系統(tǒng)的有關職能部門負責。這一產權信息登記系統(tǒng)由住建系統(tǒng)垂直掌握,按照目前的政府政務信息共享框架,系統(tǒng)內房 屋產權信息并未與稅收征管部門實現(xiàn)實時共享。
            “現(xiàn)有房地產稅負主要集中在交易環(huán)節(jié),即二手房交易的營業(yè)稅,契稅等。針對這些稅種的征收,稅收征管部門和住建職能部門采用的是‘先稅后證’的行政方式,也就是持稅務部門的完稅證明,由住建系統(tǒng)辦理產權登記,所以,原有制度框架下,是沒有房屋產權信息的共享機制或者方式的,房地產稅是持有環(huán)節(jié)稅,不掌握這些信息就 無法真正征收?!敝袊康禺a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霍域寧表示。
            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制度的建立和實施,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多位稅務系統(tǒng)人士表示,在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制度的構建和實施過程中,國稅總局方面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興趣”。國稅總局與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的牽頭部門——國土資源部,在一定層面上進行了非正式的詢問和溝通,對不動產登記的流程、規(guī)程,不動產權證的頒發(fā)、換領的程序、規(guī)定進行了解。
            在此過程中,國家稅務總局也開始考慮將“納稅人識別號”接入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制度、不動產權證頒發(fā)、換領的可能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識。在此共識的基礎上,“不動產登記須提交納稅人識別號”被寫入了《稅收征管法》征求意見稿。
            “如果在《稅收征管法》修訂之后,納稅人識別號成為了辦理不動產登記的前置條件,那么就意味著,不提交這個唯一編號,房屋產權就無法辦理登記,也無法辦理換發(fā)不動產權證,從而無法獲得法定的財產權,這實際上是上了兩道強制性的‘鎖’?!被粲驅幷f。
            據(jù)了解,按照目前國土資源部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的有關制度設計,不動產登記主要涉及兩方面的工作,一是“登記”,二是“頒證”。按照《稅收征管法》的設想,房屋產權人在申請辦理不動產產權登記時,須提交“納稅人識別號”。與此相同,在辦理“房產證”換發(fā)“不動產權證”的過程中,也須提交“納稅人識別號”方能辦理有 關換發(fā)手續(xù)。
            此外,房地產稅征收的另外一個技術難題在于存量房產的稅收征收問題,由于這些房產年代久遠,其產權信息未能信息化,即便實現(xiàn)了共享機制,這部分房產的房地產稅征收問題,也存在障礙。前述稅務系統(tǒng)的權威人士認為,通過“納稅人識別號”這個制度設計,實際上解決了房地產稅征收的技術瓶頸。這實際上使“納稅人識別號” 包括了納稅人的房屋產權信息,而“納稅人識別號”由稅收征管部門掌握?!八?,通過‘納稅人識別號’,稅收征管系統(tǒng)的有關部門就掌握了房屋產權信息,從而獲得了 征收房地產稅的基礎?!彼f。
            按照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制的要求,所有不動產將頒發(fā)、換發(fā)不動產權證,通過將原有房產證換發(fā)為不動產權證的環(huán)節(jié),存量房產未被信息化的產權信息,也將實現(xiàn)信息化,從而使對其征收房地產稅變?yōu)榭赡堋?BR>    “所以,現(xiàn)在就要看納稅人識別號這項工作推進的工作進度是什么節(jié)奏,從現(xiàn)在的情況看,這項工作會作為重點工作去推進,而且企業(yè)機構本身就有稅務登記號,個人有個人所得稅繳納的編碼,現(xiàn)在所需要的,就是把這些已經存在的編碼統(tǒng)一化、唯一化,這個工作做完,房地產稅征收就不存在什么技術瓶頸了?!被粲驅幷f。
            政府工作報告房產新政策篇四
            一、水資源稅改革實施時間與取用水量計量起始時間 根據(jù)《山東省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實施辦法》(魯政發(fā)〔2017〕42號)規(guī)定,水資源稅開征時間為2017年12月1日,取用水量計量起始時間為2017年12月1日零時。原先征收的水資源費標準降為零。
            二、水資源稅改革的主要內容
            1.納稅人。水資源稅的納稅人為直接取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單位和個人。同時,納稅人應當按照有關規(guī)定申領取水許可證。
            2.征稅對象。水資源稅的征稅對象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是陸地表面上動態(tài)水和靜態(tài)水的總稱,包括江、河、湖泊(含水庫)等水資源;地下水是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種形式的水資源。3.計稅依據(jù)。水資源稅實行從量計征。與現(xiàn)行水資源費制度相銜接,明確對一般取用水按照實際取用水量計征;對疏干排水按照排水量計征;對水力發(fā)電和火力發(fā)電貫流式(不含循環(huán)式)冷卻取用水按照實際發(fā)電量計征。
            三、稅費改革后公共供水價格的確定
            水資源稅改革試點期間,按稅費平移原則對城鎮(zhèn)公共供水征收水資源稅。因征收水資源稅引起城鎮(zhèn)公共供水企業(yè)稅費負擔變動的,由當?shù)卣y(tǒng)籌解決,不增加居民生活用水和城鎮(zhèn)公共供水企業(yè)負擔。因征收水資源稅引起供農村人口生活用水的集中式飲水工程稅費負擔變動的,由當?shù)卣y(tǒng)籌解決。
            四、水資源稅征收管理機制
            建立稅務機關與水行政主管部門協(xié)作征稅機制。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取用水單位和個人的取水許可、實際取用水量、超計劃(定額)取用水量、違法取水處罰等水資源管理相關信息,定期送交稅務機關。
            納稅人根據(jù)水行政主管部門核定的實際取用水量向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稅務機關應當按照核準的實際取用水量征收水資源稅,并將納稅人的申報納稅等信息定期送交水行政主管部門。
            稅務機關定期將納稅人申報信息與水行政主管部門送交的信息進行分析比對。征管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的,由稅務機關與水行政主管部門聯(lián)合進行核查。
            五、對超計劃(定額)取用水稅額的確定
            (一)超計劃(定額)10%以內(含)部分,按水資源稅稅額標準的2倍征收。
            (二)超計劃(定額)10%—30%(含)部分,按水資源稅稅額標準的2.5倍征收。
            (三)超計劃(定額)30%以上部分,按水資源稅稅額標準的3倍征收。
            六、適用不繳納水資源稅情況 下列情形,不繳納水資源稅:
            (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從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水庫中取用水的。
            (二)家庭生活和零星散養(yǎng)、圈養(yǎng)畜禽飲用等少量取用水的。(三)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為配置或者調度水資源取水的。(四)為保障礦井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產安全必須進行臨時應急取用(排)水的。
            (五)為消除對公共安全或者公共利益的危害臨時應急取水的。(六)為農業(yè)抗旱和維護生態(tài)與環(huán)境必須臨時應急取水的。
            七、免征或減征水資源稅情況
            下列情形,予以免征或者減征水資源稅:(一)規(guī)定限額內的農業(yè)生產取用水,免征水資源稅。(二)取用污水處理再生水,免征水資源稅。
            (三)除接入城鎮(zhèn)公共供水管網(wǎng)以外,軍隊、武警部隊通過其他方式取用水的,免征水資源稅。(四)抽水蓄能發(fā)電取用水,免征水資源稅。
            (五)采油排水經分離凈化后在封閉管道回注的,免征水資源稅。
            (六)財政部、稅務總局規(guī)定的其他免征或者減征水資源稅情形。
            八、對拒絕接受監(jiān)督檢查或者弄虛作假的取用水戶的處理規(guī)定
            對拒絕接受監(jiān)督檢查或者弄虛作假的取用水戶,水行政主管部門可聯(lián)合稅務部門暫時按照日最大取水(排水)能力核定取用水量,按照《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進行處理。涉嫌偷漏稅的,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追究法律責任。
            附件:
            山東省水資源稅(試點)稅額標準表
            政府工作報告房產新政策篇五
            房產契稅新政策已經出來了,快來了解一下新政策優(yōu)惠了多少。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岁P于最新的房產契稅新政策,僅供大家參考。
            財政部近日發(fā)布《關于調整房地產交易環(huán)節(jié)契稅、營業(yè)稅優(yōu)惠政策的通知》,自2月22日起,將首套房面積為140平方米以上的,從3%減按1.5%的稅率征收契稅;二套房契稅則從3%降為1-2%不等——不過,二套房優(yōu)惠政策,北上廣深四地暫不實施。
            (一)對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員范圍包括購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1.5%的稅率征收契稅。
            (二)對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2%的稅率征收契稅。
            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是指已擁有一套住房的家庭,購買的家庭第二套住房。
            個人將購買不足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全額征收營業(yè)稅;個人將購買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征營業(yè)稅。
            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暫不實施本通知第一條第二項契稅優(yōu)惠政策及第二條營業(yè)稅優(yōu)惠政策,上述城市個人住房轉讓營業(yè)稅政策仍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個人住房轉讓營業(yè)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39號)執(zhí)行。
            從直接影響看,房地產政策繼續(xù)寬松,有利于非一線城市樓市去庫存。從政策的直接影響看,其中契稅主要影響改善需求,在過去的政策中,大部分城市針對首套房有不同程度的減免,140或144平米以上及二套全部安裝3%收取。
            這種情況下,舉例來說,假如小編要買一套改善性住房,如果在90平米以內,如果總價在200萬,在過去需要交納6萬契稅、現(xiàn)在新政策后只需要繳納2萬。如果面積在90平米以上則以前需要繳納6萬,新政后只需要4萬。
            假設,小編想出售一套面積150平米,價值300萬的房子,該房是2019年1月拿到房產證的(營業(yè)稅年限是以拿到房產證后開始計算的)。假如小編出售此房,營業(yè)稅免征年限調整前,按照營業(yè)稅及附加稅率5.5%,小編需繳納165000元;營業(yè)稅免征調整后,直接省了165000元。
            政府工作報告房產新政策篇六
            繼月初下調首付比例后,房地產市場再迎新的刺激政策。19日,財政部等多部門發(fā)文通知,宣布自2019年2月22日起下調房地產交易環(huán)節(jié)契稅、營業(yè)稅。
            關于契稅政策,新政指出,自2019年2月22日起,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1.5%的稅率征收契稅。
            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2%的稅率征收契稅。
            在此之前的政策是,首套購房90平方米以下的普通住宅是1%的契稅,90——140(140或144,各地不同)平方米的是1.5%的契稅,非普通住宅3%的契稅。購買二套房,不管普通還是非普通住宅契稅都是3%。
            這里有一筆賬,比如南京王先生要買第二套改善性住房, 90平米以內,總價200萬,在過去需要繳納6萬契稅,新政策后只需要繳納2萬。如果面積在90平米以上,則以前需要繳納6萬,新政后需4萬。
            新政特別指出,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是指已擁有一套住房的家庭,購買的家庭第二套住房。
            新政不再提及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區(qū)別,直接按照90平方米面積上下來確定不同的稅率。新政也不再提及類似“滿五唯一”、“滿二唯一”、的說法,而是重新界定了首套房與二套房的概念。
            關于營業(yè)稅政策,新政指出,個人將購買不足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全額征收營業(yè)稅;個人將購買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征營業(yè)稅。
            營業(yè)稅原先的政策是,個人將購買不足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全額征收營業(yè)稅;個人將購買2年以上(含2年)的非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按照其銷售收入減去購買房屋的價款后的差額征收營業(yè)稅;個人將購買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征營業(yè)稅。
            而更早之前,普通住房營業(yè)稅免征門檻為5年,去年3月份,這一門檻被下調為2年,即“五改二”政策。
            營業(yè)稅政策相比之前不一樣的主要體現(xiàn)在非普通住房,針對大戶型、高價、別墅等物業(yè),在過去的政策中,滿2年也需要繳納差額營業(yè)稅,在新政策中未明確,如果各地落地細節(jié)中也按照住房計算,那么對于改善性需求有非常明顯的利好。
            新政特別指出,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暫不實施本通知第一條第二項契稅優(yōu)惠政策及第二條營業(yè)稅優(yōu)惠政策,上述城市個人住房轉讓營業(yè)稅政策仍按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個人住房轉讓營業(yè)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39號)執(zhí)行。
            即一線城市無法享受購買二套改善性住房契稅優(yōu)惠,及營業(yè)稅優(yōu)惠。新政對購買一套房的契稅優(yōu)惠政策,和此前一線城市一套房契稅政策并無二致。
            本月2日,央行下調首套房貸款比例,同樣繞開一線城市及旅游城市三亞,這些地方仍然執(zhí)行限購措施。
            專家認為,政策繼續(xù)繞開一線城市,整體看,一線城市不存在庫存問題,預計后續(xù)寬松政策也很難覆蓋到一線城市,但這些政策對一線城市的心理影響依然比較大。
            近來,中央主管部門接連出臺樓市去庫存執(zhí)行手段,逐步落實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化解房地產庫存”——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促進房地產業(yè)兼并重組,提高產業(yè)集中度,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
            “各地在密集發(fā)布去庫存政策,預計兩會前后各省都將針對房地產庫存出臺不同力度的政策,整體看,房地產市場有望在一季度迎接一輪密集的政策寬松。但整體政策的力度將不同,分城施策是未來政策放松的主要特點?!睂<冶硎荆斍敖洕狈恿?,房地產依然是最重要的引擎。
            關于調整房地產交易環(huán)節(jié)契稅 營業(yè)稅優(yōu)惠政策的通知
            財稅[2019]23號
            (一)對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員范圍包括購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1.5%的稅率征收契稅。
            (二)對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2%的稅率征收契稅。
            (三)納稅人申請享受稅收優(yōu)惠的,根據(jù)納稅人的申請或授權,由購房所在地的房地產主管部門出具納稅人家庭住房情況書面查詢結果,并將查詢結果和相關住房信息及時傳遞給稅務機關。暫不具備查詢條件而不能提供家庭住房查詢結果的,納稅人應向稅務機關提交家庭住房實有套數(shù)書面誠信保證,誠信保證不實的,屬于虛假納稅申報,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有關規(guī)定處理,并將不誠信記錄納入個人征信系統(tǒng)。
            按照便民、高效原則,房地產主管部門應按規(guī)定及時出具納稅人家庭住房情況書面查詢結果,稅務機關應對納稅人提出的稅收優(yōu)惠申請限時辦結。
            (四)具體操作辦法由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財政、稅務、房地產主管部門共同制定。
            個人將購買不足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全額征收營業(yè)稅;個人將購買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征營業(yè)稅。
            辦理免稅的具體程序、購買房屋的時間、開具發(fā)票、非購買形式取得住房行為及其他相關稅收管理規(guī)定,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建設部等部門關于做好穩(wěn)定住房價格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fā)〔2019〕26號)、《國家稅務總局 財政部 建設部關于加強房地產稅收管理的通知》(國稅發(fā)〔2019〕89號)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房地產稅收政策執(zhí)行中幾個具體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2019〕172號)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暫不實施本通知第一條第二項契稅優(yōu)惠政策及第二條營業(yè)稅優(yōu)惠政策,上述城市個人住房轉讓營業(yè)稅政策仍按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個人住房轉讓營業(yè)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39號)執(zhí)行。
            政府工作報告房產新政策篇七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方案明確提出,在預算改革、稅制改革、中央和地方事權以及支出責任劃分等三方面推進改革,在2016年之前完成基本的重點工作和任務,2020年基本建立現(xiàn)代財政制度。那么,財稅體制改革會對老百姓的經濟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稅收變化會直接影響到哪些行業(yè)、企業(yè)?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約評論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著名財經評論員張鴻共同評論。
            財稅體制改革步入快車道,個稅、房產稅、企業(yè)稅,如何改?
            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財稅體制改革被視為中國改革路上難啃的“硬骨頭”,經濟社會發(fā)展諸多難題的破解都與之有著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也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向深水區(qū)攻堅的重點。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將重點推進三個方面的改革:
            第一,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全面規(guī)范、公開透明的現(xiàn)代預算制度;第二,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科學發(fā)展、社會公平、市場統(tǒng)一的稅收制度體系;第三,調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間財政關系,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
            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要在2016年基本完成重點工作和任務,2020年基本建立現(xiàn)代財政制度。作為深化稅制改革的重頭戲。
            賈康:財稅體制改革關乎千家萬戶的利益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實際上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納稅人意識上升以后,他知道我們消費品里邊包括增殖稅、營業(yè)稅這樣的流轉稅。比如有人說饅頭里原來還有稅,我中秋節(jié)買的月餅里還有稅。當然,有些人聽了以后還很氣憤,這是間接稅和老百姓生活要發(fā)生的關系。
            直接稅那就可能更有感受了,比如現(xiàn)在很多人要交個人所得稅,或者說預期我工作一段時間,我收入上到什么水平以后,要交個人所得稅,這是跟老百姓關系很直接的一種直接稅。還有就是,現(xiàn)在大家更多關心房地產稅,以后在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這個進程中間,可能有不少的家庭作為納稅人,也要有這個稅的問題。這就是和千家萬戶的利益,必然要產生大家會看重的關聯(lián)。
            張鴻:財政體制改革要讓我們納稅人做主人的概念越來越清晰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我看到這個方案的新聞出來以后,我看很多女性朋友在網(wǎng)上說,說以后消費稅要改了,一般消費品,可能化妝品,洗發(fā)水什么的,可能消費稅就免了,只有奢侈品才交,消費品有30%。具體我也不是特別清楚,他們會怎么樣?但是在我看來,就是我們這個改革方案總體這樣的一個框架出來,最大的意義不在于說我是不是少交點兒稅,或者說是不是多交點兒稅。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那這個改革其實是特別大的一個抓手。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現(xiàn)代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是財政,那財政處理的什么事情呢?非常簡要地說,它首先表現(xiàn)為錢從哪里來,跟著要問用到哪里去。這樣一個公共資源的配置表現(xiàn),錢從哪里來?最主要的這個政策上面運用工具是稅收,稅收要占財政收入的90%以上的比重。那這個稅收又聯(lián)系到千家萬戶。那么在具體的稅收產生的支柱作用上面,首先它要滿足我們各級政府履行職能的需要,政府是要為老百姓辦實事,給老百姓的美好生活來添磚加瓦,提供老百姓盡可能滿意的公共服務。這是政府職能要履行的,哪個事情要把它做實,都離不開一個財力后盾,就是錢的問題,所以首先要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問題。
            同時,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錢在籌集的過程中間,這個稅還會產生調節(jié)作用,不同稅種的調節(jié)作用還要分別來具體考慮。有的稅種更多的是籌集收入的功能,有的稅種可能更多的是調節(jié)收入的功能。它在這里邊我們稱為再分配的一種調節(jié),實際上是在整個社會里還要起點兒抽肥補瘦,來增進整個社會和諧度的再分配作用。
            賈康:房地產稅就是抽肥補瘦 在2016年前后會見眉目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現(xiàn)在房地產稅要加快立法,那么它在以后要通過立法,然后正式推行的稅制的運行中間,首先給地方政府形成地方稅體系里面的有望逐漸成為支柱的這樣一個稅收來源,在未來有可能在很多地方政府的轄區(qū)之內,這還是個主力的財源。
            那么,有多套房,住豪宅的人的支付能力比較強,那么他應該給我們的財政公庫,我們國家金庫多做點兒貢獻。他多做貢獻的時候,對他來說不傷筋動骨,因為他比較富裕,他是在自己享受的層面讓出一些利益。從全社會來說,這樣一種所謂抽肥補瘦,讓有支付能力的社會成員多交一些稅,比如在房地產稅上,他多承擔一些納稅義務,同時政府手里的錢可以再轉回來,用到哪里去呢?加快保障房建設,扶助弱勢群體,推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現(xiàn)在的房地產稅就有一個很明確的說法,加快立法,如果按照前面時間表說,2016年,我們重大的事項上要見眉目的話,那么我的理解就是那是不是房產稅,它作為一個應該稱得上重大事項的改革任務,那么能不能夠按這個理解,2016年前后應該見到眉目。
            張鴻:財稅改革還涉及中央和地方勢權和財權的重新分配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它其實這也是一個抓手,它其實提到的不是財稅改革,它提到的是整個宏觀經濟的結構和經濟發(fā)展更科學。所以我們通過財稅這樣的一個調整,包括富人和窮人之間的這樣一個平衡,還有富地區(qū)和窮地區(qū)這樣的一個轉移支付,所以第三點就是這個任務,就是中央和地方勢權和財權的一個重新分配。
            其實,我們看到一個一個小的稅種,比如說營改增,其實我們最后要達到的目的,都不是單純的稅收的目的,或多拿點兒錢,少拿點兒錢的目的,是一個產業(yè)升級的目的背后。比如說我們的資源稅,或者環(huán)境這樣的稅費,它其實是產業(yè)結構調整的目的。比如你要環(huán)境友好型的產業(yè)結構,還有包括房地產稅,房地產其實是我們房、整個房地產市場的一個結構調整,讓它市場的歸市場,保障政府的歸政府,這樣的一個結構。所以我們全都是在通過財稅這樣一個手段完成我們整個宏觀經濟,讓它更健康。
            賈康:財稅改革牽一發(fā)動全身 配套一定會跟上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首先還是要講配套,因為財稅改革是牽一發(fā)動全身。那么現(xiàn)在看起來在推進過程中間,又要掌握所謂最小一攬子式的推進,不可能全面改革齊頭并進一起推,還是要有一個配套。這個配套應該體現(xiàn)為一攬子的特征,這個一攬子在每一輪的推進中間要夠格?,F(xiàn)在這一輪的最小一攬子,首先是營改增動起來了,它會倒逼財稅改革必須要考慮怎么樣加快配套,為什么?地方政府過日子,原來手里稍微像樣一點的稅種就是營業(yè)稅。按照體制,現(xiàn)在的辦法是四分之三歸中央的增值稅了,那地方靠什么過日子呢?要打造地方體系,要發(fā)展地方陽光融資,地方債制度。這些事情要配套改革一起考慮。
            另外,要強化和合理化,中央省兩級自上而下的對欠發(fā)達地區(qū)的轉移支付,哪怕是窮地方、欠發(fā)達地方,也要有財政支持讓他們能夠推進基本服務均等化。這樣一攬子式的配套,首先是個著眼點。這里面還不能太允許我們比較早期改革上的思維,你抓住一個突破口,突破了以后,全局皆活,在這個階段上也有突破口的選擇問題,也有輕重緩急的掌握,但是首先一個視野,還是在中央講了頂層規(guī)劃之后,我們抓住這一輪財稅配套改革,通盤是怎么樣的一個設計。
            賈康:營改增要全行業(yè)覆蓋 最后營業(yè)稅這個概念要退出歷史舞臺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營改增這一方面,首先是會使大量的小微企業(yè),他按照小規(guī)模納稅人定位,然后就是一個比較低的比例稅率,那么是得到減稅的好處的。所謂營改增叫做結構性減稅,結構上的重點首先還是照顧了小微企業(yè)。小微企業(yè)能夠得到減稅的好處,不能說就解決了他一切問題,但是體現(xiàn)了政策信號,體現(xiàn)了在我們現(xiàn)在這個階段上,更鼓勵從草根層面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這樣的一個稅收的配合。
            從中型企業(yè)來講,我觀察,營改增里邊內在有一個機理,就是打通整個市場上的抵扣鏈條。中型企業(yè)一般來說,能不能做大做強,這個階段很關鍵。那么他要做大做強,要進一步的發(fā)揮潛力,專業(yè)化細分方面體現(xiàn)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那么營改增恰恰是鼓勵專業(yè)化細分的。你在可細分的方面,把它形成一個新的企業(yè)的組織結構,沒有重復征稅這方面的顧慮。營業(yè)稅的特點實際上不鼓勵企業(yè)做專業(yè)化細分,這時中型企業(yè)就可以在沒有顧慮的情況下做專業(yè)化細分。這個抵扣鏈條有什么好好處?他做大做強,他應該更穩(wěn)定的形成自己的上游,就是來要這方面的客戶跟他形成長期的合作關系。另外,他對自己的下游,自己的產品賣給誰,也應該拉入一批客戶,形成長久的合作關系,恰恰按照一般納稅人定位的中型企業(yè),他可以很好的貫穿上下游的抵扣鏈條,來爭取更穩(wěn)定住和發(fā)展出一批上下游的客戶。
            再者,后面的配套要進一步的考慮,在各個行業(yè)里的營改增里要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各個行業(yè)的特點不一樣,逐漸的推行,最后一兩年內要全行業(yè)覆蓋。那么按照全行業(yè)的說法,就是營業(yè)稅這個概念可能就要退出歷史舞臺了。
            張鴻:如果營改增增加了中小物流企業(yè)的稅費 那就應該給它減掉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營改增,它方向肯定沒問題,而且國稅總局也公布了,說去年光營改增減稅就1400億,占比占到了95%,所以它也不僅僅是一個稅制的問題,它也是我們整個經濟轉型,對我們的產業(yè)升級會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那5%,我覺得應該研究研究。因為前階段,我們和物流業(yè)協(xié)會也交流過,就是很多物流企業(yè)集中在這里邊,它沒有可以抵扣的,所以它就會面臨著這個問題,可能沒減到它,所以這5%咱們研究一下,是不是集中在某一個領域。
            因為中國物流問題是一個大問題,我們都說經濟的梗阻,所以他那個地方成本反而增加了,尤其這些中小企業(yè),如果增加了的話,那我們就要把這個給他減掉。
            賈康:營改增倒逼我們把改革的配套政策都要考慮進來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配套政策很關鍵,我們前面說營改增是個倒逼,倒逼出來的就是要把其他的配套的事情都要考慮進來。那怎么樣鼓勵創(chuàng)新,光靠營改增本身有限,專業(yè)化細分是有一些鼓勵創(chuàng)新的意味,但特定的,比如說有一些現(xiàn)在營改增里并沒有感受到在這個改革事項之下得到什么特定的政策傾斜支持的,那么是不是需要一些別的政策配上去呢?那顯然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