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文學(xué)史記載,辛棄疾在南歸之后、隱居帶湖之前,曾三度在臨安做官,但時間都很短。乾道六年(1170)夏五月,辛棄疾在三十一歲時,受命任司農(nóng)寺主簿,乾道七年春山知滁州。下面是分享的滿江紅題冷泉亭原文及全詞賞析。歡迎閱讀!
辛棄疾《滿江紅·題冷泉亭》
滿江紅
題冷泉亭
直節(jié)堂堂,看夾道冠纓拱立。漸翠谷、群仙東下,珮環(huán)聲急。誰信天峰飛墮地,傍湖千丈開青壁。是當年、玉斧削方壺,無人誤。
山木潤,瑯玕濕。秋露下,瓊珠滴。向危亭橫跨,玉淵澄碧。醉舞且搖鸞鳳影,浩歌莫遣魚龍泣。恨此中、風物本吾家,今為客。
【賞析】
據(jù)文學(xué)史記載,辛棄疾在南歸之后、隱居帶湖之前,曾三度在臨安做官,但時間都很短。乾道六年(1170)夏五月,辛棄疾在三十一歲時,受命任司農(nóng)寺主簿,乾道七年春山知滁州?!袄淙ぁ痹诤贾蒽`隱寺前的飛來峰下,為唐剌史元所建?!稘M江紅·題冷泉亭》就是詞人在杭州作的。
作者在南歸之后、隱居帶湖之前,曾三度在臨安做官,但時間都很短。乾道六年(1170)夏五月,作者三十一歲時,受命任司農(nóng)寺主簿,乾道七年春山知滁州。這段時間是三次中較長的一次,本詞可能就是這次在杭州作的。
冷泉亭在杭州靈隱寺前的飛來峰下,為唐剌史元所建。白居易《冷泉亭記》說:“東南山水,余杭郡為最;就郡言,靈隱寺為尤;由寺觀,冷泉亭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尋,廣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勝概,物無遁形?!彼坏拷`隱寺和飛來峰,而且就近登山,還有三天竺、韜光寺、北高峰諸名勝。詞的上闋寫冷泉亭附近的山林和冰來峰;下闋寫游亭的活動及所感。
上闋自上而下,從附近的山林和流泉曲澗寫起。
“直節(jié)堂堂,看夾道冠纓拱立?!闭f山路兩旁,整齊排列的高大的樹木,象戴冠垂纓的官吏,氣概堂堂地夾道拱立。這在修辭上是擬人手法;在句法上是形容句置在主句之前?!爸惫?jié)堂堂”,形容“拱立”的樹木高大挺拔,倒戟而出,形成突兀雄偉的氣勢,并寄托了作者的志趣;第二句綰合上句,并形容樹木枝葉的茂盛垂拂?!皾u翠谷、群仙東下,珮環(huán)聲急?!闭f兩旁翠綠谿谷的流泉,漸次流下,聲音琤琤琮琮,象神仙衣上的環(huán)珮叮噹作響一樣。其意本于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边@也是擬人的寫法。上一層以列隊官吏擬路旁樹木,有氣勢,但讀者不易領(lǐng)會,稍嫌晦澀;這一層比擬,由粗入細,形象自然、優(yōu)美,比較容易理解?!靶猎~才氣橫溢,常不擇粗細”,信手拈來,但都能靈活驅(qū)使,此處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下面四句,集中寫飛來峰,由“誰信”二字直領(lǐng)到底。飛來峰并不高,但是形勢奇矯如靈鷲《淳祐臨安志》引晏殊《輿地記》說:“晉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茲山,嘆曰:”此是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年飛來。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今此亦復(fù)爾耶?‘因掛錫造靈隱寺,號為飛來峰。“巖有矯龍、奔象、伏虎、驚猿等名稱,是因為遠看有高峻之感?!碧旆屣w墮地“,狀飛來:”傍湖“,指在西湖之濱:”千丈“,狀高:”青壁“指山峰,承”天峰墮地“:”開“承”飛“字。”誰信“二句描寫飛來峰,氣勢雄偉,但和起兩句比較,則辭意細密,峭而不粗。”是當年、玉斧削方壺,無人識?!坝窀褐赶扇说纳窀?;方壺,《列子。湯問》所寫的海上五個神山之一。句中意思是:飛來峰象是仙人用”玉斧“削成的神山一樣,可惜時間一久,滄桑變幻,現(xiàn)在已無人能認識它”當年“的來歷和面貌,以補充解釋、描寫飛來峰作結(jié),調(diào)子轉(zhuǎn)為舒和。
下闋“山木潤,瑯玕濕。秋露下,瓊珠滴”,寫亭邊的木石?,槴\,美石;瓊珠,即秋露。因秋露結(jié)成瓊珠般的水點下滴,所以木石都呈濕潤。這四句形式平列,但前后有因果關(guān)系?!跋蛭MM跨,玉淵澄碧?!鄙暇鋵懹瓮ぃ戮鋵懤淙锾炝魉吻迦绫逃?。
以上幾句,調(diào)子承上闋的歇拍,仍然舒和。“醉舞且搖鸞鳳影,浩歌莫遣魚龍泣。轉(zhuǎn)寫自己游亭活動,觸動豪情和身世,調(diào)子又轉(zhuǎn)為豪邁激昂?!薄白砦琛本鋵懞狼?,“鸞鳳”自喻,“浩歌”句寫感慨,“魚龍”因泉水而聯(lián)想?!昂薮酥小L物本呈家,今為客?!睘槭裁醋砦柽€會發(fā)出悲痛的“浩歌”,怕歌聲會使“魚龍”感泣呢?這二句正可說明其內(nèi)在的,復(fù)雜的原因。作者的家鄉(xiāng)在歷城(今濟南),是山東的“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勝地,原有的七十二泉,其中也有叫冷泉的;那里大明湖、趵突泉附近有許多的亭子,如歷下亭、水香亭、水西亭、觀瀾亭等,也有可觀的美景“風物本吾家”,即謂冷泉亭周圍景物,有和作者家鄉(xiāng)相似的地方。為什么又會因此而產(chǎn)生“恨”呢?原因是作者南歸之后,北方失地未能收復(fù),不但素愿難酬,而且永難再回故鄉(xiāng)。只能長期在南方作客,郁郁不得志,因而觸景懷舊,便有了無限傷感。要想排遣這種傷感,只能通過醉中的歌舞,但事實上是排遣不了的。話說得平淡、含蓄,“恨”卻是很深沉的。
這個“恨”,不僅是關(guān)系個人思鄉(xiāng)之“恨”,而且是關(guān)系整個國家、民族命運之“恨”,自然會引起讀者強烈的同情。這首詞由西湖景物觸動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聯(lián)想到國家民族的悲哀,表達含蓄悲憤深廣;寫景形容逼肖,而開闔自然。它并非是作者刻意經(jīng)營的,但是能見出作者詞作的風格特點和功力。
賞析二:
詞的上片寫冷泉亭附近的山林和冰來峰。詞人首先從附近的山林和流泉曲澗寫起。詞人寫道:“直節(jié)堂堂,看夾道冠纓拱立?!钡谝痪渲械摹爸惫?jié)”是說樹正直的形象,而實際是暗示了詞人守正不阿的操守。宋代范仲淹《依韻和龐殿院見寄》中寫道“直節(jié)羨君如指佞,孤根憐我異凌霄?!薄疤锰谩边\用疊詞方式來形容陣式或氣勢很大。這兩句的意思是說,山路兩旁,整齊排列的高大的樹木,象戴冠垂纓的官吏,氣概堂堂地夾道拱立。從寫作的角度來說,詞人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而鮮活地描繪了冷泉亭附近樹木的形象。接著寫道:“漸翠谷、群仙東下,佩環(huán)聲急?!币馑际钦f,兩旁翠綠下溪谷的流泉,漸次流下,聲音像神仙衣上環(huán)佩發(fā)出急促的叮當聲一樣。由此。我們自然能想到柳宗元在《至小丘西小石潭記》中的句子:“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痹~人從聲音的角度來寫,表現(xiàn)出溪谷之空曠,溪水之綿延。接著寫道:“誰信天峰飛墮地,傍湖千丈開青壁。是當年、玉斧削方壺,無人誤?!边@里幾句集中寫飛來峰。上句“誰信”是領(lǐng)起詞?!疤旆屣w墮地”中,一個“飛”字,描寫了飛來峰形勢奇矯。據(jù)靈鷲《淳佑臨安志》引晏殊《輿地記》中說:“晉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茲山,嘆曰:‘此是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年飛來。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今此亦復(fù)爾耶?’因掛錫造靈隱寺,號為飛來峰?!毕戮洹鞍д砷_青壁”中,“傍湖”指在西湖之濱。“千丈”狀山之高。“青壁”指山峰。其中的“開”承“飛”字,表現(xiàn)出了西湖之濱的開闊景象。接著寫道:“是當年、玉斧削方壺,無人識?!薄坝窀狈褐赶扇说纳窀!胺綁亍痹从诹凶印稖珕枴分兴鶎懙暮I衔鍌€神山之一。這幾句的意思是,飛來峰像是仙人用“玉斧”削成的神山一樣,可惜時間一久,滄桑滄海桑田,到現(xiàn)在已無人能認識它了。這里,詞人通過補充描寫了,更加具體的展示飛來峰的面貌的奇特。
下片寫詞人游亭活動及所感。首先寫道:“山木潤,瑯玕濕。秋露下,瓊珠滴。”則幾句寫亭邊的木石。“瑯玕”即美石?!碍傊椤奔辞锫?。因秋露結(jié)成瓊珠般的水點下滴,所以木石都呈濕潤。“向危亭橫跨,玉淵澄碧。”“?!奔锤?。其中,一個“跨”字,一個“橫”字,從空間上表明了高亭的氣勢之大。下句寫冷泉秋天時,流水澄清如碧玉?!皽Y”即深水,水潭。前面加一“玉”字,突出了水之清澈。接著詞人由物及人寫道:“醉舞且搖鸞鳳影,浩歌莫遣魚龍泣?!鄙暇涿鑼懗隽司谱碇蟮暮狼橹疇?。其中,詞人以“鸞鳳”自喻?!胞[鳳”即鸞鳥和鳳凰。在古代詩詞中,往往比喻賢能、俊美或良善的人。其中,“搖”字,描寫了“醉”之狀態(tài)。下句寫感慨?!昂聘琛奔捶怕暩吒?,大聲歌唱。唐代杜甫《玉華宮》詩:“憂來藉草坐,浩歌淚盈把。清代的龔自珍《己亥雜詩》中說:“陶潛詩喜說荊軻,想見《停云》發(fā)浩歌?!薄棒~龍”應(yīng)該是大鯢,大鯢是一種兩棲動物,并不是魚,俗稱為“娃娃魚”。“遣”即打發(fā),引發(fā)。在此,我們不得不想,為什么醉舞還會發(fā)出悲痛的“浩歌”,而怕歌聲引發(fā)“魚龍”感泣呢?這里,詞人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并通過“玉龍”聽到“浩歌”而哭泣來突出詞人的太傷感與凄切。其中一個“泣”字,暗示了不能回到故鄉(xiāng)而傷情。最后寫道:“恨此中、風物本吾家,今為客。”這里的“本吾家”與“今為客”相對。意思是說,本來就是自己家里的,現(xiàn)在反而當作客人了。在這樣的境況下,詞人用一個“恨”字,不但表現(xiàn)了北方失地未能收復(fù)而壯志難酬,而且更無法回到自己的故鄉(xiāng),只能在南方客居??梢哉f,多重傷感,積郁于心,更無法排解。
在藝術(shù)上,首先,觸景生情。詞人見西湖景物觸動思鄉(xiāng)之情,并聯(lián)想到國家民族的悲哀。其次,細致的描寫,形容逼肖。再次,比喻、擬人和夸張的修辭手法的運用。第四,用詞精當,表達含蓄深廣。
辛棄疾《滿江紅·題冷泉亭》
滿江紅
題冷泉亭
直節(jié)堂堂,看夾道冠纓拱立。漸翠谷、群仙東下,珮環(huán)聲急。誰信天峰飛墮地,傍湖千丈開青壁。是當年、玉斧削方壺,無人誤。
山木潤,瑯玕濕。秋露下,瓊珠滴。向危亭橫跨,玉淵澄碧。醉舞且搖鸞鳳影,浩歌莫遣魚龍泣。恨此中、風物本吾家,今為客。
【賞析】
據(jù)文學(xué)史記載,辛棄疾在南歸之后、隱居帶湖之前,曾三度在臨安做官,但時間都很短。乾道六年(1170)夏五月,辛棄疾在三十一歲時,受命任司農(nóng)寺主簿,乾道七年春山知滁州?!袄淙ぁ痹诤贾蒽`隱寺前的飛來峰下,為唐剌史元所建?!稘M江紅·題冷泉亭》就是詞人在杭州作的。
作者在南歸之后、隱居帶湖之前,曾三度在臨安做官,但時間都很短。乾道六年(1170)夏五月,作者三十一歲時,受命任司農(nóng)寺主簿,乾道七年春山知滁州。這段時間是三次中較長的一次,本詞可能就是這次在杭州作的。
冷泉亭在杭州靈隱寺前的飛來峰下,為唐剌史元所建。白居易《冷泉亭記》說:“東南山水,余杭郡為最;就郡言,靈隱寺為尤;由寺觀,冷泉亭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尋,廣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勝概,物無遁形?!彼坏拷`隱寺和飛來峰,而且就近登山,還有三天竺、韜光寺、北高峰諸名勝。詞的上闋寫冷泉亭附近的山林和冰來峰;下闋寫游亭的活動及所感。
上闋自上而下,從附近的山林和流泉曲澗寫起。
“直節(jié)堂堂,看夾道冠纓拱立?!闭f山路兩旁,整齊排列的高大的樹木,象戴冠垂纓的官吏,氣概堂堂地夾道拱立。這在修辭上是擬人手法;在句法上是形容句置在主句之前?!爸惫?jié)堂堂”,形容“拱立”的樹木高大挺拔,倒戟而出,形成突兀雄偉的氣勢,并寄托了作者的志趣;第二句綰合上句,并形容樹木枝葉的茂盛垂拂?!皾u翠谷、群仙東下,珮環(huán)聲急?!闭f兩旁翠綠谿谷的流泉,漸次流下,聲音琤琤琮琮,象神仙衣上的環(huán)珮叮噹作響一樣。其意本于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边@也是擬人的寫法。上一層以列隊官吏擬路旁樹木,有氣勢,但讀者不易領(lǐng)會,稍嫌晦澀;這一層比擬,由粗入細,形象自然、優(yōu)美,比較容易理解?!靶猎~才氣橫溢,常不擇粗細”,信手拈來,但都能靈活驅(qū)使,此處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下面四句,集中寫飛來峰,由“誰信”二字直領(lǐng)到底。飛來峰并不高,但是形勢奇矯如靈鷲《淳祐臨安志》引晏殊《輿地記》說:“晉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茲山,嘆曰:”此是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年飛來。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今此亦復(fù)爾耶?‘因掛錫造靈隱寺,號為飛來峰。“巖有矯龍、奔象、伏虎、驚猿等名稱,是因為遠看有高峻之感?!碧旆屣w墮地“,狀飛來:”傍湖“,指在西湖之濱:”千丈“,狀高:”青壁“指山峰,承”天峰墮地“:”開“承”飛“字。”誰信“二句描寫飛來峰,氣勢雄偉,但和起兩句比較,則辭意細密,峭而不粗。”是當年、玉斧削方壺,無人識?!坝窀褐赶扇说纳窀?;方壺,《列子。湯問》所寫的海上五個神山之一。句中意思是:飛來峰象是仙人用”玉斧“削成的神山一樣,可惜時間一久,滄桑變幻,現(xiàn)在已無人能認識它”當年“的來歷和面貌,以補充解釋、描寫飛來峰作結(jié),調(diào)子轉(zhuǎn)為舒和。
下闋“山木潤,瑯玕濕。秋露下,瓊珠滴”,寫亭邊的木石?,槴\,美石;瓊珠,即秋露。因秋露結(jié)成瓊珠般的水點下滴,所以木石都呈濕潤。這四句形式平列,但前后有因果關(guān)系?!跋蛭MM跨,玉淵澄碧?!鄙暇鋵懹瓮ぃ戮鋵懤淙锾炝魉吻迦绫逃?。
以上幾句,調(diào)子承上闋的歇拍,仍然舒和。“醉舞且搖鸞鳳影,浩歌莫遣魚龍泣。轉(zhuǎn)寫自己游亭活動,觸動豪情和身世,調(diào)子又轉(zhuǎn)為豪邁激昂?!薄白砦琛本鋵懞狼?,“鸞鳳”自喻,“浩歌”句寫感慨,“魚龍”因泉水而聯(lián)想?!昂薮酥小L物本呈家,今為客?!睘槭裁醋砦柽€會發(fā)出悲痛的“浩歌”,怕歌聲會使“魚龍”感泣呢?這二句正可說明其內(nèi)在的,復(fù)雜的原因。作者的家鄉(xiāng)在歷城(今濟南),是山東的“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勝地,原有的七十二泉,其中也有叫冷泉的;那里大明湖、趵突泉附近有許多的亭子,如歷下亭、水香亭、水西亭、觀瀾亭等,也有可觀的美景“風物本吾家”,即謂冷泉亭周圍景物,有和作者家鄉(xiāng)相似的地方。為什么又會因此而產(chǎn)生“恨”呢?原因是作者南歸之后,北方失地未能收復(fù),不但素愿難酬,而且永難再回故鄉(xiāng)。只能長期在南方作客,郁郁不得志,因而觸景懷舊,便有了無限傷感。要想排遣這種傷感,只能通過醉中的歌舞,但事實上是排遣不了的。話說得平淡、含蓄,“恨”卻是很深沉的。
這個“恨”,不僅是關(guān)系個人思鄉(xiāng)之“恨”,而且是關(guān)系整個國家、民族命運之“恨”,自然會引起讀者強烈的同情。這首詞由西湖景物觸動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聯(lián)想到國家民族的悲哀,表達含蓄悲憤深廣;寫景形容逼肖,而開闔自然。它并非是作者刻意經(jīng)營的,但是能見出作者詞作的風格特點和功力。
賞析二:
詞的上片寫冷泉亭附近的山林和冰來峰。詞人首先從附近的山林和流泉曲澗寫起。詞人寫道:“直節(jié)堂堂,看夾道冠纓拱立?!钡谝痪渲械摹爸惫?jié)”是說樹正直的形象,而實際是暗示了詞人守正不阿的操守。宋代范仲淹《依韻和龐殿院見寄》中寫道“直節(jié)羨君如指佞,孤根憐我異凌霄?!薄疤锰谩边\用疊詞方式來形容陣式或氣勢很大。這兩句的意思是說,山路兩旁,整齊排列的高大的樹木,象戴冠垂纓的官吏,氣概堂堂地夾道拱立。從寫作的角度來說,詞人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而鮮活地描繪了冷泉亭附近樹木的形象。接著寫道:“漸翠谷、群仙東下,佩環(huán)聲急?!币馑际钦f,兩旁翠綠下溪谷的流泉,漸次流下,聲音像神仙衣上環(huán)佩發(fā)出急促的叮當聲一樣。由此。我們自然能想到柳宗元在《至小丘西小石潭記》中的句子:“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痹~人從聲音的角度來寫,表現(xiàn)出溪谷之空曠,溪水之綿延。接著寫道:“誰信天峰飛墮地,傍湖千丈開青壁。是當年、玉斧削方壺,無人誤?!边@里幾句集中寫飛來峰。上句“誰信”是領(lǐng)起詞?!疤旆屣w墮地”中,一個“飛”字,描寫了飛來峰形勢奇矯。據(jù)靈鷲《淳佑臨安志》引晏殊《輿地記》中說:“晉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茲山,嘆曰:‘此是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年飛來。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今此亦復(fù)爾耶?’因掛錫造靈隱寺,號為飛來峰?!毕戮洹鞍д砷_青壁”中,“傍湖”指在西湖之濱。“千丈”狀山之高。“青壁”指山峰。其中的“開”承“飛”字,表現(xiàn)出了西湖之濱的開闊景象。接著寫道:“是當年、玉斧削方壺,無人識?!薄坝窀狈褐赶扇说纳窀!胺綁亍痹从诹凶印稖珕枴分兴鶎懙暮I衔鍌€神山之一。這幾句的意思是,飛來峰像是仙人用“玉斧”削成的神山一樣,可惜時間一久,滄桑滄海桑田,到現(xiàn)在已無人能認識它了。這里,詞人通過補充描寫了,更加具體的展示飛來峰的面貌的奇特。
下片寫詞人游亭活動及所感。首先寫道:“山木潤,瑯玕濕。秋露下,瓊珠滴。”則幾句寫亭邊的木石。“瑯玕”即美石?!碍傊椤奔辞锫?。因秋露結(jié)成瓊珠般的水點下滴,所以木石都呈濕潤。“向危亭橫跨,玉淵澄碧。”“?!奔锤?。其中,一個“跨”字,一個“橫”字,從空間上表明了高亭的氣勢之大。下句寫冷泉秋天時,流水澄清如碧玉?!皽Y”即深水,水潭。前面加一“玉”字,突出了水之清澈。接著詞人由物及人寫道:“醉舞且搖鸞鳳影,浩歌莫遣魚龍泣?!鄙暇涿鑼懗隽司谱碇蟮暮狼橹疇?。其中,詞人以“鸞鳳”自喻?!胞[鳳”即鸞鳥和鳳凰。在古代詩詞中,往往比喻賢能、俊美或良善的人。其中,“搖”字,描寫了“醉”之狀態(tài)。下句寫感慨?!昂聘琛奔捶怕暩吒?,大聲歌唱。唐代杜甫《玉華宮》詩:“憂來藉草坐,浩歌淚盈把。清代的龔自珍《己亥雜詩》中說:“陶潛詩喜說荊軻,想見《停云》發(fā)浩歌?!薄棒~龍”應(yīng)該是大鯢,大鯢是一種兩棲動物,并不是魚,俗稱為“娃娃魚”。“遣”即打發(fā),引發(fā)。在此,我們不得不想,為什么醉舞還會發(fā)出悲痛的“浩歌”,而怕歌聲引發(fā)“魚龍”感泣呢?這里,詞人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并通過“玉龍”聽到“浩歌”而哭泣來突出詞人的太傷感與凄切。其中一個“泣”字,暗示了不能回到故鄉(xiāng)而傷情。最后寫道:“恨此中、風物本吾家,今為客。”這里的“本吾家”與“今為客”相對。意思是說,本來就是自己家里的,現(xiàn)在反而當作客人了。在這樣的境況下,詞人用一個“恨”字,不但表現(xiàn)了北方失地未能收復(fù)而壯志難酬,而且更無法回到自己的故鄉(xiāng),只能在南方客居??梢哉f,多重傷感,積郁于心,更無法排解。
在藝術(shù)上,首先,觸景生情。詞人見西湖景物觸動思鄉(xiāng)之情,并聯(lián)想到國家民族的悲哀。其次,細致的描寫,形容逼肖。再次,比喻、擬人和夸張的修辭手法的運用。第四,用詞精當,表達含蓄深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