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乱码视频,日韩 欧美 国产 动漫 一区,97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国产,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1. <legend id="ppnor"></legend>

      2. 
        
        <sup id="ppnor"><input id="ppnor"></input></sup>
        <s id="ppnor"></s>

        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一筆記

        字號:

        高中化學分為必修和選修,高一化學有許多需要記憶的知識,例如化學方程式、化學實驗、化學元素等等。為各位同學整理了《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一筆記》,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一筆記 篇一
            鐵
            1、單質鐵的物理性質:鐵片是銀白色的,鐵粉呈黑色,純鐵不易生銹,但生鐵(含碳雜質的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原因:形成了鐵碳原電池。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
            2、單質鐵的化學性質:
            ①鐵與氧氣反應:3Fe+2O2===Fe3O4(現(xiàn)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體)
            ②與非氧化性酸反應:Fe+2HCl=FeCl2+H2↑(Fe+2H+=Fe2++H2↑)
            常溫下鋁、鐵遇濃硫酸或_鈍化。加熱能反應但無氫氣放出。
            ③與鹽溶液反應:Fe+CuSO4=FeSO4+Cu(Fe+Cu2+=Fe2++Cu)
            ④與水蒸氣反應:3Fe+4H2O(g)==Fe3O4+4H2
            2.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一筆記 篇二
            1.區(qū)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離子、原子團、取代基的概念。正確書寫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離子符號,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氣體元素、1~20號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變化中分子不變,化學變化中原子不變,分子要改變。常見的物理變化:蒸餾、分餾、焰色反應、膠體的性質(丁達爾現(xiàn)象、電泳、膠體的凝聚、滲析、布朗運動)、吸附、蛋白質的鹽析、蒸發(fā)、分離、萃取分液、溶解除雜(酒精溶解碘)等。
            常見的化學變化:化合、分解、電解質溶液導電、蛋白質變性、干餾、電解、金屬的腐蝕、風化、硫化、鈍化、裂化、裂解、顯色反應、同素異形體相互轉化、堿去油污、明礬凈水、結晶水合物失水、濃硫酸脫水等。(注:濃硫酸使膽礬失水是化學變化,干燥氣體為物理變化)
            3.理解原子量(相對原子量)、分子量(相對分子量)、摩爾質量、質量數(shù)的涵義及關系。
            4.純凈物有固定熔沸點,冰水混和、H2與D2混和、水與重水混和、結晶水合物為純凈物。
            混合物沒有固定熔沸點,如玻璃、石油、鋁熱劑、溶液、懸濁液、乳濁液、膠體、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堿石灰、王水、同素異形體組成的物質(O2與O3)、同分異構體組成的物質C5H12等。
            5.掌握化學反應分類的特征及常見反應:
            a.從物質的組成形式: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b.從有無電子轉移:氧化還原反應或非氧化還原反應c.從反應的微粒:離子反應或分子反應
            d.從反應進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應或不可逆反應e.從反應的熱效應:吸熱反應或放熱反應
            6.同素異形體一定是單質,同素異形體之間的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基本相同。紅磷和白磷、O2和O3、金剛石和石墨及C60等為同素異形體,H2和D2不是同素異形體,H2O和D2O也不是同素異形體。同素異形體相互轉化為化學變化,但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7.同位素一定是同種元素,不同種原子,同位素之間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異構是指由分子構成的化合物之間的關系。
            9.強氧化性酸(濃H2SO4、濃HNO3、稀HNO3、HClO)、還原性酸(H2S、H2SO3)、_氧化物(Al2O3)、_氫氧化物[Al(OH)3]、過氧化物(Na2O2)、酸式鹽(NaHCO3、NaHSO4)
            10.酸的強弱關系:(強)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強):H2SO3、H3PO4>(弱):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11.與水反應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義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的物質是_氧化物或_氫氧化物,如SiO2能同時與HF/NaOH反應,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離子應為HCOO-而不是COOH-
            14.離子晶體都是離子化合物,分子晶體不一定都是共價化合物,分子晶體許多是單質
            15.同溫同壓,同質量的兩種氣體體積之比等于兩種氣體密度的反比
            3.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一筆記 篇三
            1、常溫常壓下為氣態(tài)的有機物:1~4個碳原子的烴,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態(tài)烴(如苯、汽油)、鹵代烴(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難溶于水;苯酚在常溫微溶與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烴、酯、一氯烷烴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烴、多鹵代烴、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應褪色的有機物有:烯烴、炔烴、苯酚、醛、含不飽和碳碳鍵(碳碳雙鍵、碳碳叁鍵)的有機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態(tài)烷烴等。
            5、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有機物:烯烴、炔烴、苯的同系物、醇類、醛類、含不飽和碳碳鍵的有機物、酚類(苯酚)。
            6、碳原子個數(shù)相同時互為同分異構體的不同類物質:烯烴和環(huán)烷烴、炔烴和二烯烴、飽和一元醇和醚、飽和一元醛和_、飽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無同分異構體的有機物是:烷烴:ch4、c2h6、c3h8;烯烴:c2h4;炔烴:c2h2;氯代烴: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屬于取代反應范疇的有:鹵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間脫水(如:乙醇分子間脫水)等。
            9、能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的物質:烯烴、炔烴、苯及其同系物、醛、_、不飽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發(fā)生水解的物質:金屬碳化物(cac2)、鹵代烴(ch3ch2br)、醇鈉(ch3ch2ona)、酚鈉(c6h5ona)、羧酸鹽(ch3coona)、酯類(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麥芽糖、纖維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纖維素)((c6h10o5)n)、蛋白質(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4.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一筆記 篇四
            1、伏加德羅常數(shù):(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數(shù))
            (1)科學上規(guī)定為:0.012KgC中所含的碳原子數(shù)。
            如果某物質含有與0。012KgC中所含的碳原子數(shù)相同的粒子數(shù),該物質的量為1mol。
            注意:不能認為6.02×10就是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也不能認為1mol粒子=6.02×10個—123N
            (2)物質的量、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與粒子數(shù)間的關系n=NA
            2、區(qū)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離子、原子團、取代基的概念。正確書寫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離子符號,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氣體元素、1~20號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3、理解原子量(相對原子量)、分子量(相對分子量)、摩爾質量、質量數(shù)的涵義及關系。
            4、同素異形體一定是單質,同素異形體之間的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基本相同。紅磷和白磷、O2和O3、金剛石和石墨及C60等為同素異形體,H2和D2不是同素異形體,H2O和D2O也不是同素異形體。同素異形體相互轉化為化學變化,但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5、同位素一定是同種元素,不同種原子,同位素之間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基本相同。
            6、同系物、同分異構是指由分子構成的化合物之間的關系。
            5.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一筆記 篇五
            一、物理性質:
            1、色態(tài):均為銀白色,有金屬光澤的金屬
            2、密度:按由上到下的規(guī)律排列,其密度遵循由小到大的趨勢,但鉀鈉反常。
            3、熔沸點:由上到下依次降低。
            二、原子結構
            1、原子結構的`共同點:最外層電子數(shù)目均為1,在化學反應過程中易失去一個電子形成+1價的陽離子。
            2、原子結構的遞變性:由上到下,電子層數(shù)依次增加,原子半徑依次增大,對外層電子的吸引力逐漸減弱,電子越易失去,還原性越強。
            三、化學性質:4Li+O2===2Li2O
            與氧氣發(fā)生反應2Na+O2===Na2O2
            1、與非金屬反應K+O2===KO2(超氧化鉀)
            Rb、Cs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越來越大與Cl2、S反應只有一種產物
            2、與水反應:Li與水反應較平穩(wěn),而K與水反應有可能爆炸,Rb、Cs遇水就爆炸,均生成強堿(LiOH是弱堿)ROH
            三、焰色反應
            1、焰色反應:用于檢驗元素(化合物固體、溶液、單質)
            2、Na為黃色,K為紫色(透過藍鈷玻璃)
            3、鈷玻璃的作用:濾去黃色排除Na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