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地理時往往對自然地理、區(qū)域地 理感到枯燥、抽象。這是由于感性認識不多,對學習地理的意義認識不深的緣故。 怎樣培養(yǎng)興趣呢,這就需要不斷深入認識學地理的意義。下面是為您整理的《初一地理下冊期中知識點總結》,僅供大家參考。
1.初一地理下冊期中知識點總結 篇一
一、東南亞
1、位置及領土組成: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2、地形特點:
⑴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⑵馬來群島——地勢崎嶇,山嶺居多,平原較少,河流湍急,多火山和地震。
3、氣候特點:
⑴中南半島——熱帶季風氣候,一年明顯的分為旱季和雨季。旱季(11月至次年5月吹東北風)雨季6月-----10月,吹西南風)。
⑵馬來群島——大部分是熱帶雨林氣候。
4、東南亞重要的地理位置:東南亞處在亞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南面的“馬六甲海峽”是通過這個路口的咽喉。
二、南亞
1、地理位置: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西兩段與印度洋的廣大地區(qū)、東臨孟加拉灣,西臨阿拉伯海,南臨印度洋。
2、南亞三大地區(qū):北部是喜馬拉雅山地、中部是印度河和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3、兩大河流:⑴印度河:發(fā)源于中國的西藏,由北自南注入阿拉伯海,主體在巴基斯坦境內(nèi);⑵恒河:發(fā)源于喜馬拉雅山由西向東注入孟加拉灣,流經(jīng)印度和孟加拉國。
4、氣候:大部分地區(qū)是熱帶季風氣候,該氣候一年分三季。熱季:3—5月,高溫多雨;雨季:6—10月溫熱多雨;涼季:11—次年2月,涼爽。
三、西亞
1、重要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亞、非、歐交界地帶,位于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內(nèi)陸海)之間。(見世界地理P41圖)。
2、認識兩個海峽:⑴土耳其海峽:黑海和地中海的通道;⑵霍爾木茲海峽:波斯海和阿拉伯海的通道,被稱為“石油海峽”。
3、干旱的農(nóng)牧業(yè):⑴西亞的自然環(huán)境以干旱為主,所以發(fā)展畜牧業(yè)和灌溉農(nóng)業(yè)。⑵的畜產(chǎn)品:土耳其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羊羔皮、羊毛地毯(阿富汗、伊朗)。⑶綠洲農(nóng)業(yè)的代表植物:棗椰樹——椰棗(伊拉克居世界首位)。
2.初一地理下冊期中知識點總結 篇二
地球和地球儀
1、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
2、大?。喊霃剑?371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
3、地球儀: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儀上找出地軸、兩極、赤道)
4、經(jīng)線:
經(jīng)線特點:所有經(jīng)線一樣長;經(jīng)線都指示南北方向;經(jīng)線是一個半圓。
經(jīng)度:0°—180°;0°經(jīng)線為本初子午線,以東為東經(jīng),用字母E表示,0°經(jīng)線以西為西經(jīng),用字母W表示;
5、緯線:
緯線特點:緯線長短不一,赤道最長,向南北兩極逐漸縮短;緯線都指示東西方向;
緯線是一個完整的圓。
緯度:0°—90°;0°緯線為赤道,赤道以北為北緯,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
用字母S表示。
3.初一地理下冊期中知識點總結 篇三
一、地形和河流
1、亞洲地形特點:中間高,四周低;地形復雜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
2、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黃河、長江、湄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印度河注入印度洋。
3、河流分布特點:大多發(fā)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4、湖泊:里?!澜绲暮?,咸水湖;貝加爾湖——世界最深、蓄水量的淡水湖;死?!澜珀懙氐淖畹忘c。
二、復雜的氣候
1、氣候特點: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
2、溫帶大陸性氣候:它是亞洲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其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溫暖而短暫,全年降水稀少。
3、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南部,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易發(fā)生旱澇災害。
4、在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的達雅克人居住的高腳屋長達200米,人們過聚居生活
5、生活在恒河三角洲以捕魚為生的孟加拉人,交通工具是船。
6、生活在東西伯利亞的亞庫特人居住木屋,身穿毛皮衣服,運輸工具是狗拉雪橇。
7、沙特阿拉伯的貝都因人居住帳篷,身穿寬大袍子,過著游牧生活。
4.初一地理下冊期中知識點總結 篇四
世界的季風氣候區(qū)
1、復雜多樣的氣候
(1)亞洲氣候的特征:一是氣候復雜多樣;二是季風氣候顯著;三是大陸性氣候強。
(2)亞洲的季風氣候:受海陸差異顯著,亞洲東部、南部成為世界上季風盛、最典型、影響范圍最廣的地區(qū)。
(3)北半球的寒極: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奧伊米亞康;世界的雨極: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
2、季風氣候與我們的生活
(1)亞洲冬、夏季風的`比較
發(fā)源地風向時間影響
冬季風蒙古、西伯利亞(陸地)偏北風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風太平洋、印度洋(海洋)偏南風夏季暖熱、多雨;
亞洲季風區(qū)的范圍和夏季風一致,因此降水的多少主要受夏季風的影響。
(2)季風氣候的影響:有利影響:雨熱同季,有利于水稻等農(nóng)作物的生長;(亞洲的季風區(qū)大多是富庶的農(nóng)耕區(qū))不利影響:降水季節(jié)、年際變化大,使得亞洲季風區(qū)水旱災害頻繁。
(3)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是溫帶大陸性氣候;亞洲沒有溫帶海洋性氣候。
5.初一地理下冊期中知識點總結 篇五
世界第一大洲
1、東方日出之地
(1)亞洲的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大部分在東半球、北半球;
②緯度位置:亞洲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面積的大洲。
③海陸位置: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
(2)分界線:①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
②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③亞洲與北美洲:白令海峽。
(3)分區(qū)與國家:亞洲有48個國家和地區(qū),按照地理方位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北亞6個地區(qū)中國在東亞。
2、地形與河流
(1)地形特點(特征):地形類型復雜,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地表起伏大,高低相差懸殊。
(2)地形與河流的關系:亞洲的許多大河均發(fā)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并呈放射狀流向海洋。如:長江流入太平洋,葉尼塞河流入北冰洋。
(3)亞洲之最:
世界海拔的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峰是珠穆朗瑪峰
世界大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世界陸地的最低點死海
世界最深的湖貝加爾湖
世界的湖泊里海(內(nèi)陸湖)
世界的群島馬來群島
世界的半島阿拉伯半島
亞洲的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