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不僅僅是總結成績,更重要的是為了研究經驗,發(fā)現做好工作的規(guī)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誤的教訓。這些經驗教訓是非常寶貴的,對工作有很好的借鑒與指導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進提高,趨利避害,避免失誤。寫總結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的總結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武術》教學反思總結篇一
在教學目標方面,過去的武術教學多半只是教動作,學生掌握的是拳腳功夫。這固然不可缺少,但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能初步領悟到作為中國“國粹”之一的武術有一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體系,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還要培養(yǎng)良好的“武德”?!拔丛曃湎让鞯隆保涞孪扔?、高于武技,是中華武術的優(yōu)良傳統,也是中華傳統美德的組成部分。為了更好地完成增強體質和培育民族精神兩大任務,武術教學必須與時俱進。
教學內容與方法方面,重點提示摟手沖拳、彈踢沖拳動作到位、剛勁有力,動作學習結束后,可以組織小組之間匯報表演,表揚學得好的同學,并請幾個優(yōu)秀者在全班展示,這樣可以激勵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
在教學手段方面。一要加強知識教學,不但要講述中國武術的起源與發(fā)展,也要講中國武術走出國門在世界各地“安家落戶”的現狀。二要尊重學生主導地位,重視學生自學自練、互幫互學等教學方法的運用,這樣做不但可以發(fā)揮學生和積極性和智慧,而且可以加快教學進度。
教師在武術教學中的示范十分重要的。優(yōu)美的示范,能讓學生感受到武術獨特的藝術風格,體會到武術“真功夫”,進而產生躍躍欲試之感。正確運動口訣讓學生初學武術時,可以把動作歸納成教學口訣,便于學生記憶。在初學完成動作、成定勢處加號子,象“嘿”“哈”等,渲染練習氣氛,增加氣勢,提高練習興趣。讓個人或小組出列表演,既完成動作,又可本互學習,取長補短,形成競爭局面,也可用照相留影的形式促使學生追求動作的完美。
針對體育課的特殊情況,我對本節(jié)課自己出現的問題總結了一下:
1、自己對新動作的教學教法在細節(jié)上下的功夫還不夠,忽視了自己面對的學生并不是專業(yè)運動員,對一些武術基本的手型、手法、步法的教學不夠重視,導致學生做出來的動作死板僵硬。
2、在上課期間自己做得說得過多,沒有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沒有把學習完全的還給學生。不僅收到的效果不好,而且自己的身體也不能承受。應多給學生時間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讓他們自己消化。
3、對于有的老師給我提出的準備活動的問題。我覺得也是一直困惑我的。怎樣可以即把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出來又能真正的把身體完全活動開,而且時間還要在8分鐘左右。這一點我想還得在今后多向我們體育組的各位老師請教。
4、對于武術的實用性,在教學中開展得還不夠,畢竟武術同別的專業(yè)不一樣。任何說的,看的,做的最終都要拿到實戰(zhàn)技擊上來,現在我就在思考以實戰(zhàn)為基礎的教學方式怎么才能吸引學生興趣,同時又不會過度,出現安全事故。 除以上的一些東西外,我覺得體育課有別與其他學科,因為我們體育學科是很容易改變一個學生的,特別是學校現在提倡“男拳女舞”為綱的校園特色。發(fā)展武術運動必然能深入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但開展武術運動也會遇到很多問題: 大多學生對武術的了解不深認為武術是很過時的,學武術覺得很“土”。發(fā)展武術運動比較困難。 學生根本沒有武術底子,平時課堂練習武術其實都是一些皮毛的東西,要想在今后真正的組建一個武術隊還需要很多的事要做。首先,武術是一個從小,也就是7-8歲開始學習的東西,它不像跆拳道,可以經過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都可以出成績。想要在初中,高中學習完全不現實,學??梢栽诒緟^(qū)或者臨近的小學設點把該校有武術基礎的學生送到我們學校。其次,必須確保學生訓練時間,武術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要想出成績不是訓練一兩天的事情,必須天天練習。在查閱了許多學校開展武術教學的方法和視頻資料后,發(fā)現要把武術作為一個學校的特色運動項目,就必須擴大它的影響。特別是對外的影響。在對外宣傳武術特色的同時又宣傳學校的德育教育,從而把學校建成一個具有一定影響的高完中。
《武術》教學反思總結篇二
1、搏擊操
目的:準備活
隊形:四列橫隊體操隊形
教學方法:
(1)教師簡單介紹搏擊操。
(2)學生模仿老師跟著老師一起做搏擊操(音伴)
(設計意圖:用和武術接近的搏擊操來做準備活動,一是可以起到準備活動的目的,還可以為下面的教學打下伏筆,因為搏擊操里面的拳和我們的教學內容相呼應。)
2基本手型:
教學方法:
(1)出示課件:老師講解示范拳、掌、勾動作(在搏擊操的基礎上,老師規(guī)范拳的手型,引出掌和勾的手型教學)。
拳:五指卷緊,拇指壓于食指、中指第二指節(jié)上。
掌:四指伸直并攏,拇指彎曲緊扣于虎口處。
勾:五指第一指節(jié)捏握在一起,屈腕。
(2)學生跟著畫面自主學習拳、掌、勾基本手型。
(3)老師強調基本手型動作
3、基本步法
教學方法:
(1)出示多媒體課件。
(2)老師講解示范弓步、馬步的動作要領。
(3)學生自主練習,老師巡回指導。
4、游戲:石頭、剪子、布
目的:
進一步鞏固練習基本手型和基本步法,使學生能更好的掌握。
方法:
手上動作:
用拳代替石頭,掌代替布,勾代替剪子。腳上動作:用弓步代替剪子,用馬步代替步,并步代替石頭。要求學生將兩拳抱于腰的兩側,邊跳邊唱(石頭、剪子、布)邊做游戲。
a、兩人或多人一組做游戲
b、老師和全體學生一起游戲,看誰勝老師的次數多。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可以讓枯燥的動作生動化,學生不但愉悅了身心,而且還鞏固了動作,從而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5、組合練習:出示課件
(1)學習預備式:并步抱拳(做游戲的時候已經有基礎了)。
動作要領:兩手握拳抱于腰間,拳心向上,挺胸收腹,夾肘。
(2)馬步沖拳
(3)弓步推掌
教師講解示范后,學生集體演練。
(4)擂臺賽:學生根據已有的動作,創(chuàng)編不同的動作,然后分組進行擂臺賽,比一比哪一組的同學創(chuàng)編得最好。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創(chuàng)編動作,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學習
的能力,符合新課標精神。通過設立擂臺賽,提高學
生活動的能力,增強對武術的興趣,為目標的達成進
一步創(chuàng)造了條件)
《武術》教學反思總結篇三
作為一名剛到校不久的年輕教師,今天是我來到大港油田四中后的第一次體育公開課,說實話,心理有一些緊張,雖然整堂課下來老師們都覺得流程比較完整,課堂氣氛活躍,但自己覺得并不是很滿意,因為緊張,多多少少有些不自如,而我的情緒也多多少少影響了學生的表現。一堂體育課下來值得總結的地方很多,現總結如下:
一、課的構思中規(guī)中矩,雖有變化,但缺乏創(chuàng)新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練能力是當前體育教學過程中實施《新課程標準》的需要,也是體現主體性教學的一種現代教學思想。每節(jié)課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建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課以“運動技能”“社會適應”“運動參與”“心理健康”“身體健康”為主要目標,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建立印象,直觀的體驗和感受,并先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性思維及多樣性思維和自我的創(chuàng)新能力。本堂體育課,在設計上以教師為主導,對學生主體地位重視不夠,從而也就限制了部分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此乃本課一大遺憾。另外,本課雖在設計上有效的利用了場地及器材,但在教學的組織上缺乏創(chuàng)新點,沒有突出自己及學生的特點,使整堂體育課略顯平淡。
二、對學生了解不夠,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青年教師面臨的最大不足就是缺少經驗,而青年教師一旦失去了對學生的了解,那么對于課堂的駕馭肯定要大打折扣。今天我上的是一堂武術課,而課前我不是很了解學生武術掌握情況,他們有沒有學過武術?基礎掌握到什么程度?在沒有弄清楚這些問題以前就想當然的去上課了,結果導致一上來我的語速和教學進程有些快,學生跟不上,教學效果受到一定影響。包括課前隊列練習過程,也出現類似情況,如原地四面轉法的練習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我用了反口令練習法,當向右轉的口令發(fā)出后,正確的應向左轉,但有好多學生方向會搞錯,而當我意識到這個問題,把向右轉的右字口令拖長,給學生足夠的反應時間后,學生練習效果立刻要好了許多。
三、教學形式單一,缺乏互動環(huán)節(jié)
本節(jié)課是一堂武術課,因為教材的緣故,我并沒有改變傳統的我講、你做的教學方法,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練積極性,動腦思考、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新練習方面做的不夠。整堂課教學形式略顯單一,在武術教學過程中,我其實可以應用更多種教學手段,采用直觀的圖片示范、教師的標準動作示范、甚至多媒體的觀看;采用啟發(fā)式教學,讓學生敢于自我嘗試,在實踐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應及時點撥,誘導,使學生由過去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思考,自主活動,自主創(chuàng)造,自我管理的活動方式,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愉快體驗。
四、課堂上教師角色的轉變做的不夠
一堂好的體育課,教師在課堂上要合理組織好內容,優(yōu)化教學手段,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但同時要注意對學生做到收放自如。不能讓學生過于活躍,否則不利于控制課堂紀律,進而影響學習的效果。教師一定要注重自己角色的轉變,這一點開始我做得不好,跟學生走的太近,不利于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嚴形象,不利于教與學。而后來的游戲部分,跟學生走的又有些太遠,其實這時候我完全可以以一名學生的身份參與到其中,師生共同游戲。
五、本課亦有亮點,亮點在于課的結束部分
本課設計前后呼應,準備部分是利用跳繩自編繩操來做準備活動,游戲部分利用跳繩創(chuàng)編游戲,在充分利用現有器材的同時,使學生練習積極性高漲,在發(fā)展學生體質的同時,很好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放松部分采用“意念”放松方式,這也是本次課的大膽嘗試,雖有不如意之處,但總體效果不錯。
總之,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在本堂課暴露的問題很多,我會繼續(xù)反思、繼續(xù)總結。我深知,作為一名年輕教師,今后我要走的路還有很長,我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我會時刻鞭策自己,以本次課為契機,向更高的層次奮起努力!
《武術》教學反思總結篇一
在教學目標方面,過去的武術教學多半只是教動作,學生掌握的是拳腳功夫。這固然不可缺少,但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能初步領悟到作為中國“國粹”之一的武術有一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體系,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還要培養(yǎng)良好的“武德”?!拔丛曃湎让鞯隆保涞孪扔?、高于武技,是中華武術的優(yōu)良傳統,也是中華傳統美德的組成部分。為了更好地完成增強體質和培育民族精神兩大任務,武術教學必須與時俱進。
教學內容與方法方面,重點提示摟手沖拳、彈踢沖拳動作到位、剛勁有力,動作學習結束后,可以組織小組之間匯報表演,表揚學得好的同學,并請幾個優(yōu)秀者在全班展示,這樣可以激勵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
在教學手段方面。一要加強知識教學,不但要講述中國武術的起源與發(fā)展,也要講中國武術走出國門在世界各地“安家落戶”的現狀。二要尊重學生主導地位,重視學生自學自練、互幫互學等教學方法的運用,這樣做不但可以發(fā)揮學生和積極性和智慧,而且可以加快教學進度。
教師在武術教學中的示范十分重要的。優(yōu)美的示范,能讓學生感受到武術獨特的藝術風格,體會到武術“真功夫”,進而產生躍躍欲試之感。正確運動口訣讓學生初學武術時,可以把動作歸納成教學口訣,便于學生記憶。在初學完成動作、成定勢處加號子,象“嘿”“哈”等,渲染練習氣氛,增加氣勢,提高練習興趣。讓個人或小組出列表演,既完成動作,又可本互學習,取長補短,形成競爭局面,也可用照相留影的形式促使學生追求動作的完美。
針對體育課的特殊情況,我對本節(jié)課自己出現的問題總結了一下:
1、自己對新動作的教學教法在細節(jié)上下的功夫還不夠,忽視了自己面對的學生并不是專業(yè)運動員,對一些武術基本的手型、手法、步法的教學不夠重視,導致學生做出來的動作死板僵硬。
2、在上課期間自己做得說得過多,沒有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沒有把學習完全的還給學生。不僅收到的效果不好,而且自己的身體也不能承受。應多給學生時間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讓他們自己消化。
3、對于有的老師給我提出的準備活動的問題。我覺得也是一直困惑我的。怎樣可以即把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出來又能真正的把身體完全活動開,而且時間還要在8分鐘左右。這一點我想還得在今后多向我們體育組的各位老師請教。
4、對于武術的實用性,在教學中開展得還不夠,畢竟武術同別的專業(yè)不一樣。任何說的,看的,做的最終都要拿到實戰(zhàn)技擊上來,現在我就在思考以實戰(zhàn)為基礎的教學方式怎么才能吸引學生興趣,同時又不會過度,出現安全事故。 除以上的一些東西外,我覺得體育課有別與其他學科,因為我們體育學科是很容易改變一個學生的,特別是學校現在提倡“男拳女舞”為綱的校園特色。發(fā)展武術運動必然能深入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但開展武術運動也會遇到很多問題: 大多學生對武術的了解不深認為武術是很過時的,學武術覺得很“土”。發(fā)展武術運動比較困難。 學生根本沒有武術底子,平時課堂練習武術其實都是一些皮毛的東西,要想在今后真正的組建一個武術隊還需要很多的事要做。首先,武術是一個從小,也就是7-8歲開始學習的東西,它不像跆拳道,可以經過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都可以出成績。想要在初中,高中學習完全不現實,學??梢栽诒緟^(qū)或者臨近的小學設點把該校有武術基礎的學生送到我們學校。其次,必須確保學生訓練時間,武術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要想出成績不是訓練一兩天的事情,必須天天練習。在查閱了許多學校開展武術教學的方法和視頻資料后,發(fā)現要把武術作為一個學校的特色運動項目,就必須擴大它的影響。特別是對外的影響。在對外宣傳武術特色的同時又宣傳學校的德育教育,從而把學校建成一個具有一定影響的高完中。
《武術》教學反思總結篇二
1、搏擊操
目的:準備活
隊形:四列橫隊體操隊形
教學方法:
(1)教師簡單介紹搏擊操。
(2)學生模仿老師跟著老師一起做搏擊操(音伴)
(設計意圖:用和武術接近的搏擊操來做準備活動,一是可以起到準備活動的目的,還可以為下面的教學打下伏筆,因為搏擊操里面的拳和我們的教學內容相呼應。)
2基本手型:
教學方法:
(1)出示課件:老師講解示范拳、掌、勾動作(在搏擊操的基礎上,老師規(guī)范拳的手型,引出掌和勾的手型教學)。
拳:五指卷緊,拇指壓于食指、中指第二指節(jié)上。
掌:四指伸直并攏,拇指彎曲緊扣于虎口處。
勾:五指第一指節(jié)捏握在一起,屈腕。
(2)學生跟著畫面自主學習拳、掌、勾基本手型。
(3)老師強調基本手型動作
3、基本步法
教學方法:
(1)出示多媒體課件。
(2)老師講解示范弓步、馬步的動作要領。
(3)學生自主練習,老師巡回指導。
4、游戲:石頭、剪子、布
目的:
進一步鞏固練習基本手型和基本步法,使學生能更好的掌握。
方法:
手上動作:
用拳代替石頭,掌代替布,勾代替剪子。腳上動作:用弓步代替剪子,用馬步代替步,并步代替石頭。要求學生將兩拳抱于腰的兩側,邊跳邊唱(石頭、剪子、布)邊做游戲。
a、兩人或多人一組做游戲
b、老師和全體學生一起游戲,看誰勝老師的次數多。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可以讓枯燥的動作生動化,學生不但愉悅了身心,而且還鞏固了動作,從而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5、組合練習:出示課件
(1)學習預備式:并步抱拳(做游戲的時候已經有基礎了)。
動作要領:兩手握拳抱于腰間,拳心向上,挺胸收腹,夾肘。
(2)馬步沖拳
(3)弓步推掌
教師講解示范后,學生集體演練。
(4)擂臺賽:學生根據已有的動作,創(chuàng)編不同的動作,然后分組進行擂臺賽,比一比哪一組的同學創(chuàng)編得最好。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創(chuàng)編動作,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學習
的能力,符合新課標精神。通過設立擂臺賽,提高學
生活動的能力,增強對武術的興趣,為目標的達成進
一步創(chuàng)造了條件)
《武術》教學反思總結篇三
作為一名剛到校不久的年輕教師,今天是我來到大港油田四中后的第一次體育公開課,說實話,心理有一些緊張,雖然整堂課下來老師們都覺得流程比較完整,課堂氣氛活躍,但自己覺得并不是很滿意,因為緊張,多多少少有些不自如,而我的情緒也多多少少影響了學生的表現。一堂體育課下來值得總結的地方很多,現總結如下:
一、課的構思中規(guī)中矩,雖有變化,但缺乏創(chuàng)新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練能力是當前體育教學過程中實施《新課程標準》的需要,也是體現主體性教學的一種現代教學思想。每節(jié)課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建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課以“運動技能”“社會適應”“運動參與”“心理健康”“身體健康”為主要目標,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建立印象,直觀的體驗和感受,并先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性思維及多樣性思維和自我的創(chuàng)新能力。本堂體育課,在設計上以教師為主導,對學生主體地位重視不夠,從而也就限制了部分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此乃本課一大遺憾。另外,本課雖在設計上有效的利用了場地及器材,但在教學的組織上缺乏創(chuàng)新點,沒有突出自己及學生的特點,使整堂體育課略顯平淡。
二、對學生了解不夠,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青年教師面臨的最大不足就是缺少經驗,而青年教師一旦失去了對學生的了解,那么對于課堂的駕馭肯定要大打折扣。今天我上的是一堂武術課,而課前我不是很了解學生武術掌握情況,他們有沒有學過武術?基礎掌握到什么程度?在沒有弄清楚這些問題以前就想當然的去上課了,結果導致一上來我的語速和教學進程有些快,學生跟不上,教學效果受到一定影響。包括課前隊列練習過程,也出現類似情況,如原地四面轉法的練習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我用了反口令練習法,當向右轉的口令發(fā)出后,正確的應向左轉,但有好多學生方向會搞錯,而當我意識到這個問題,把向右轉的右字口令拖長,給學生足夠的反應時間后,學生練習效果立刻要好了許多。
三、教學形式單一,缺乏互動環(huán)節(jié)
本節(jié)課是一堂武術課,因為教材的緣故,我并沒有改變傳統的我講、你做的教學方法,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練積極性,動腦思考、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新練習方面做的不夠。整堂課教學形式略顯單一,在武術教學過程中,我其實可以應用更多種教學手段,采用直觀的圖片示范、教師的標準動作示范、甚至多媒體的觀看;采用啟發(fā)式教學,讓學生敢于自我嘗試,在實踐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應及時點撥,誘導,使學生由過去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思考,自主活動,自主創(chuàng)造,自我管理的活動方式,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愉快體驗。
四、課堂上教師角色的轉變做的不夠
一堂好的體育課,教師在課堂上要合理組織好內容,優(yōu)化教學手段,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但同時要注意對學生做到收放自如。不能讓學生過于活躍,否則不利于控制課堂紀律,進而影響學習的效果。教師一定要注重自己角色的轉變,這一點開始我做得不好,跟學生走的太近,不利于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嚴形象,不利于教與學。而后來的游戲部分,跟學生走的又有些太遠,其實這時候我完全可以以一名學生的身份參與到其中,師生共同游戲。
五、本課亦有亮點,亮點在于課的結束部分
本課設計前后呼應,準備部分是利用跳繩自編繩操來做準備活動,游戲部分利用跳繩創(chuàng)編游戲,在充分利用現有器材的同時,使學生練習積極性高漲,在發(fā)展學生體質的同時,很好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放松部分采用“意念”放松方式,這也是本次課的大膽嘗試,雖有不如意之處,但總體效果不錯。
總之,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在本堂課暴露的問題很多,我會繼續(xù)反思、繼續(xù)總結。我深知,作為一名年輕教師,今后我要走的路還有很長,我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我會時刻鞭策自己,以本次課為契機,向更高的層次奮起努力!